#開始記日記#1531 浙香樓要開門迎客了

2021-04-09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開始記日記#1531 浙香樓要開門迎客了

#開始記日記#1531 浙香樓要開門迎客了

2821/04/08 星期四 北京

偉華約我吃飯,叫了幾個朋友,一起去了浙香樓。

浙香樓是個新餐廳,開在東方新天地那裡。見到君悅酒店的噴水池,浙香樓就在它的西南方位。目前餐廳還在內部測試,今晚這個飯局多少有點試菜的意思。

偉華設計的飯局,真是給我面子。

菜單

糖醋小排。這道菜獲得大家一致稱讚。酸甜適度,肉香濃郁,軟硬適口。

鹹魚汁茄子配鱘魚子

江南一口脆。酸甜口的蘿蔔,脆爽。

椒麻低溫帶子

蔬菜沙拉

辣汁熗花螺

脆皮白切雞。雞選的不夠好,有點老了。

二十年花雕牡丹蝦。酒香蝦甜,好吃。

宋嫂魚羹。改良版的,用的是黃魚。

糟骨頭蒸松葉蟹。非常好吃的一道菜。蟹肉汁浸潤了肉餅,鮮美。

紅燒肉燜仔烏。紅燒肉不錯,肥肉潤,瘦肉酥。

滿天紅焗千島湖魚頭。裡面的豆腐很好吃,入味透。

薺菜炒龍蝦。

黑松露豬手燒海參。海參不錯,如果不加黑松露就更好了。

薺菜炒春筍,杭州的春鮮。

麻婆嫩豆腐。終於有了一道重口味的菜。

片兒川

古法燕窩綠豆糕

甜品總匯。焦糖布丁特別香甜。

這家店的技術指導和主廚我認識,尤其是技術指導更是我多年的朋友。他知道我來吃飯,幾次推敲菜單,最後決定做一些新菜。今晚吃的這些菜,我吃過的有一兩個,其餘都是新菜,讚賞廚師這種態度,也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但是說到經營話題,我倒是願意廚師在新店開業時做那些成熟菜品給客人。我把這個想法說給技術指導,他靦腆的笑著說:「那些菜您都太熟悉了,因此我想做些新菜給您嘗嘗。」我回到說:「開店迎客並不是為了某一個人,而是進店消費的那些客人。我們相識很久,在杭州你的餐廳吃過很多次,因此我熟悉你的菜,但是餐廳開到北京來,大多數客人沒有去過你的餐廳,他們是衝著『浙香樓』這個名字來的,想吃的是浙江菜、杭州菜。我熟悉的客人不一定熟悉,也正是因為我熟悉你的菜,覺得你的出品肯定能在北京打響,才建議投資者找你的,因此我建議多做一些成熟的菜,做那些在杭州被四面八方客人認可的菜,這樣才能在北京打出名頭,也有利於新店的推廣。」

居於一地一時,我們可能和某些菜打交道多些,但是換成某時某地,時間、空間都有了變化,參與的人群也有了變化,某些人熟悉的這時可能就是大部分人不熟悉的。這樣的事情在我參與的美食節目中經常遇到。在浙江沿海說鯧魚,可能人人都能說兩句,換到北京西安,能說的人可能就不多了。《風味人間》拍攝的馬腸,在哈薩克族、在新疆可能有很多人知道,放到全國範圍,大多數觀眾會覺得很新奇。某地的家喻戶曉放到更多的範圍里、放到更多更廣大的人群中,也許就是一件新鮮的事情,局部的普遍變換了時間空間,非常可能就是一種特殊了,飲食上更是如此。在黔東南羊癟牛癟是很常見的食物,可是全國範圍內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即使是餐飲從業者知道的也不多。

發這番議論的目的,還是想說餐廳開業還是要做那些成熟的菜,因為這些菜已經經過市場檢驗,贏得了客人的喜歡,有一定的市場基礎。某人某地的熟悉是相對的,不同地區不同客人的陌生是普遍的。用成熟站住腳,讓外地的熟悉迅速轉化成在地的熟悉,餐廳立起來了,改變和創新的機會也就隨之而來了。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