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京的鑫雨霏霏,大家都愛叫我霏霏姐,愛美食愛分享,請大家多多關注呦。
如果問北京最美味的菜是什麼?老饕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北京烤鴨。
提起烤鴨的名館子,非全聚德莫屬。這家156歲的百年老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這家百年老鋪的店主楊全仁,特地從山東請了幾名廚師,用宮廷御膳房的掛爐烤鴨技法,創出獨特的名菜北京烤鴨。楊全仁原本是販賣雞鴨的商人,小有積蓄後便在京城的前門大街擺地攤,開始販賣雞鴨,經過二十多年的辛勞,地攤變成小店鋪,再成為餐館。
北京烤鴨,極其考驗師傅的功力,對火候的掌握、對烤制角度的熟悉程度,決定了一隻烤鴨最後的風味。這家店烤出來的北京鴨,色如紅棗,皮響脆,肉極美,早已名傳京師。文人墨客一度把品嘗烤鴨,並為此作詩賦詞視為人生一大美事。連當時各國的駐華大公使館及外來的觀光團,都競相推崇,美食家更名之為全聚德,把這裡看作美味求真的聖地。
北京烤鴨,還附帶利用鴨舌、鴨胗、鴨胰、鴨肝、鴨膀、鴨掌等材料,做出各種冷盤或熱菜。但烹飪不可謂不講究。
例如芥末拌鴨用的是鴨蹼,琥珀鴨膀用肢膀部分,菊花鴨心用鴨心,炸鴨胗肝用沙囊和肝臟部分,燴鴨四寶用舌、蹼、胰、肢膀四種,糟熘鴨三白用蹼、肝、脯肉三種……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里提到,「在北平吃烤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有一副鴨架裝。鴨油可以蒸蛋羹,鴨架裝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湯打滷。」,骨頭渣都不浪費,熬成鮮美的湯,把鴨子吃出百來種花樣和講究的,怕也是在北京的全聚德了。
在時間的長河裡,全聚德鳳凰涅槃而來,和平門總店不忘初心、重新出發。將庭院美學搬進「老字號」餐廳,中式庭院的風格,仿佛時空穿梭,走進北京的大宅門裡去訪友赴宴。
全聚德的菜單也緊隨時代,做了一些變化,將古法烤鴨和時令菜色結合起來,讓這歲末年終之時多了幾分驚喜和慰藉。除了經典的掛爐烤鴨、鹽水鴨肝、芥末鴨掌等,全聚德也博採各地烹調方法,比如這道避風塘鴨舌,避風塘是粵菜館裡常見的菜式,避風塘的精髓是那蒜蓉的獨特風味,這種蒜蓉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甘口焦香,脆而不煳,蒜香味與辣味、豉味結合,達到了一種口味的平衡。與鴨舌一塊炒,味道和諧,可口極致。姜蔥蒜蓉的香味浸鴨舌,鴨舌香辣,味道濃郁,是一道很香口的小食。下酒被棒。
還有如紅果酥肉(將老北京傳統的炒紅果與小酥肉,酸甜可口、酥香解膩)、蔥燒瑪卡菌(用蔥燒海參的方法來烹制瑪卡菌,滋味濃郁且最為養生滋補)。此外,還有做出小鴨子狀的豌豆黃,以及少糖配方的糖火燒。
能看到這家百家老字號,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和方式去迎合當下,在守住傳統的同時創新出圈,煥發出新的活力。
去了很多次,才發現全聚德和平門總店的七樓是烤鴨博物館,在那裡我們更多地了解到全聚德的古往今來,文化底蘊。也是一個拍復古風的好場地。而且全免費,去吃鴨子的朋友可以去7樓參觀一下。
說是烤鴨何其多,全聚德的烤鴨為什麼能做到第一,京城叫得上名的烤鴨大師幾乎都師出全聚德,可以說全聚德是烤鴨界黃埔軍,這也是我好奇的地方。
多去觀察就會發現關於掛爐烤鴨的獨特更多故事——比如:掛爐烤鴨的特點是烤爐留有封口,並且是利用果木燒過之後的紅炭烤制,並且創新了烤鴨用水灌膛的技術,外面明火烤,裡面開水蒸,外麵皮脆,裡面肉嫩,一舉兩得。更多的全聚德故事,還是等著你們來這裡發現吧!
在全聚德吃鴨子,有一個特別有儀式感的的就是會給您一張明信片,表明您享用的這隻鴨子的編號,我們吃的是和平門店的低747381隻烤鴨,整個全聚德集團一共賣了了2.06億烤鴨,環繞地球一周是大約為40076公里,一隻鴨子目測有50cm,2.06億隻鴨子頭尾相連就是51500公里,繞地球一圈還多,世界人民有多愛吃全聚德烤鴨呀。
作為北京乃至中國的飲食界名片,某個角度而言,全聚德烤鴨可以說是實至名歸。時至今日,人們的口味與喜好也發生了許多不同的改變。這自然是好事,證明我們的認知與對不熟悉事物的接納性已然提升。而與此同時,適當地追尋某些依然具有價值的東西,亦不失為一件壞事。
鑫雨霏霏,健康管理師,美食作家,北京美食代言人,美食名博,多家平台簽約作者,每天分享健康、簡單的美食,關注我,第一時間掌握美食資訊!如果你喜歡,歡迎轉發,點贊,收藏,讓更多愛美食的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