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說:
很多人為了偷懶省時間,上來就跑,跑完了事,一段時間後就嚶嚶嚶:「跑步膝蓋痛,還會跑粗腿」
這能怪誰呢?
不熱身就開跑,身體沒進入狀態,跑得費勁,還容易岔氣拉傷。
所以在學習跑步姿勢前,有必要讓Limon先給大家上一堂熱身與拉伸課。
跑步熱身篇
就像汽車手動換擋,要從一檔開始慢慢升到五檔一樣,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通過熱身,讓身體從平靜狀態進入運動狀態。
01
跑前熱身的目的
1、降低肌肉和關節的粘滯性,預防受傷2、提高體溫和心率,加速血液循環3、促進關節潤滑,減少跑步剛開始時關節因為缺乏潤滑而發出異響和疼痛4、調動心肺機能提高氧氣輸送效率,縮短進入最佳跑步狀態的時間,推遲極點發生5、激活肌肉、神經,增強肌肉力量和反應速度,讓你跑得更快
02
跑前熱身怎麼做?
有些人把拉伸等同於熱身,其實是不對的。
我們的肌肉就像很多根橡皮筋擰在一塊,隨著我們的運動收縮拉長。溫度低的時候,橡膠就會發硬變脆,容易一拉就斷。
同樣的,如果體溫較低,肌肉和關節軟組織的彈性和延展性就會降低,運動損傷出現的風險也會增高。
所以,一個完整的熱身過程應該包括兩個階段:
全身預熱激活 + 動態拉伸
先做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預熱身體,比如跳繩、快走、慢速小跑幾百米。
當你感到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就算熱身到位了。
也可以看心率,熱身後達到最大心率的60-70%就行
(最大心率簡易的判斷方法是:220 - 年齡。例如,一個人30歲,那麼他的心率為:220-30=190次/分鐘,他熱身後的心率應在114~133次/分鐘之間較為合適。)
然後做一套動態拉伸動作,更好地活動關節,激發肌肉力量。
03
跑前動態拉伸動作
髖關節伸展(10~15次)
自然站立,雙手叉腰,雙腳微微分開,將左腿抬起—平移外展—收回—換右腿,交替進行
控制速度,上身別晃,抬腿時呼氣,落腿時吸氣
弓步轉體(10~15次)
俯撐,雙手與肩同寬,左腳向前邁開,做弓步,膝蓋不超過腳尖,右腿蹬直
挺直背部,左手肘觸地後用力向上伸展,目光跟隨手移動
依次回到起始狀態,做右側轉體,交替進行
正向箭步蹲(10~15次)
雙腳腳尖朝前,右腿在後呈弓箭步姿勢
左腿膝蓋不超過腳尖,左右腿均保持膝蓋屈曲90°,不要觸地
身體保持穩定,膝關節對準第二腳趾方向
交替側弓步(15~20次)
雙腳約兩倍肩寬,腳尖朝向斜前方
重心放在一側腿上,同側手扶膝蓋下蹲,腰背挺直,另一側手觸碰對側腳尖
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臀部發力蹲起,轉移重心做另一側
交替前踢觸腳尖(10~15次)
雙腿依次前踢,手臂前伸觸摸到腳尖,左手碰右腳,右手碰左腳
踢腿時保持重心穩定,雙腿可自然微屈,不要彎腰駝背
高抬腿(40秒)
儘可能抬高腿,大腿與小腿約成90%
落地時,腳尖點地
後踢腿跑(約40秒)
背部挺直,核心收緊,雙手扣於背後
向後踢腿,腳後跟儘量踢到臀部
ok!熱身完畢,開始跑吧!
如果不熟悉這些熱身動作,可以收藏本文,跑前拿出來複習一下,多做幾遍就養成習慣了。
科學跑步,遠離傷痛,告別粗腿,從細節做起!
(關注我們,下期告訴你跑後如何正確冷身和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