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這種情況必須馬上剖腹產,不然你和孩子都有危險!」
聽到醫生這樣說,著實讓李女士嚇了一跳。「我剛剛才35周呢,現在剖腹產會不會對孩子不好?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這天早上,離分娩至少都還有兩周的李女士突然感覺肚子有點不舒服,為保險起見就跟家人來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醫生檢查發現,李女士雖然沒有明顯的腹痛、見紅以及破水,但她的肚子摸上去比籃球還硬,經B超檢查核實發現已有了胎盤早剝的情況。
拿到檢查結果的李女士有些將信將疑,醫生解釋道:不是說我們現在一定要你剖腹產,胎盤如果完全剝離,寶寶的供氧和營養傳輸也就終止了,你覺得還能繼續保胎嗎?
最終,李女士跟家人商量後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手術中醫生髮現,胎盤已剝離差不多三分之二,屬於重型早剝,所幸發現及時,母子平安。
一、胎盤早剝是孕晚期最危險的情況之一
孕育到分娩,我們常比喻為「瓜熟蒂落」,胎盤應該是在寶寶順利降生後才會排出。
如果胎盤早剝,那就意味著「瓜未熟而蒂先落」。這對胎兒來說,是不可逆轉的傷害。
一直都說孕晚期准媽媽們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但有時候可能看似很平常的動作都會導致胎盤早剝,如孕晚期「情不自禁」,不小心撞了一下桌角,亦或是肚子不舒服在廁所蹲的久了一點……
之前就看到有寶媽說起自己失去寶寶的遺憾,其中的心痛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
二、哪些情況容易發生胎盤早剝?
1、孕婦合併了原發的疾病,如高血壓合併妊娠,腎臟疾病合併妊娠,或者是妊娠期的高血壓疾病等,都有可能導致血管的痙攣硬化,引發破裂出血,從而出現胎盤早剝。
2、雙胞胎或多胎妊娠,或者孕晚期羊水過多出現胎膜早破,也會增加胎盤早剝的風險。
3、機械性外傷、過度擠壓或孕晚期過於勞累,運動、生活中發力過猛等。
4、高齡產婦、短時間內多次懷孕、有吸煙、吸DU史、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胎盤早剝的風險和幾率也會增加。
三、如何預防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對孕婦子很,對下一個寶寶的身體健康影響都很大。但是,大家也不必太害怕,胎盤早剝大多跟體質有關,孕媽們需要做的就是科學預防。
1、定期產檢,及時掌握胎兒和自身的健康狀況;
2、積極治療、控制妊娠期併發症以及慢性疾病,有此類問題的孕媽應及時告知醫生;
3、孕晚期運動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運動量切勿過大,堅持工作和做家務的寶媽也別太勞累,避免意外受傷和撞擊等。另外,孕晚期應避免長時間仰臥,最好採取側臥位休息,以免發生子宮底蛻膜靜脈淤血、破裂,發生出血。
結語:
臨近預產期,孕媽們應注意監測寶寶的胎心胎動,如果發現有胎動異常、腹痛、出血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千萬不能耽誤。胎盤早剝的併發症很多,若不能及時分娩可能導致無法彌補的後果。另外,孕婦平常應注意飲食,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而且孕期心情和心態也很重要,心情好了,胎兒才能發育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MRlu3UBxV5JH8q_eW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