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一貧困戶發明11件國家專利

2019-10-12     獨秀懷寧

「農民發明家」

|

|程進華

平山鎮平山社區楊塘組村民程進華,天生愛思考,從小就喜歡搗鼓機械,憑著一股勁頭,近年來發明、設計、製作各種機械設備,目前已獲得7個實用型國家專利、2個發明專利、2個外觀專利,被當地民眾稱為「農民發明家」。

今年42歲的程進華命運坎坷,10

年前,他在四川經商,一次外出乘車發生車禍,導致左手和左腿殘疾。為了醫治花去醫藥費

50多萬元,欠外債30

多萬元。由於身體殘疾,程進華只得在家休養,兒子還在念書,妻子在家務農,家庭沒有了收入來源,還欠了不少外債,生活十分貧困,

2014年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就是身體殘疾了,也要做點什麼,不能躺在家裡讓國家養著。」程進華開始琢磨做點什麼,他發現本縣不少農戶在全國各地經營饅頭生意,催生了家門口有不少生產蒸籠行業的個體戶,由於市場沒有專門生產蒸籠的相關設備,這些生產蒸籠戶基本都靠手工製作,耗時、耗力,這就需要更快、更好的製作蒸籠設備,程進華就關起門來在家裡研究。

這可讓得知消息的村民樂壞了:「一個貧困戶,還想搞發明?」程進華沒有在意,繼續潛心研究。通過觀察、琢磨、研究,兩個月後,大功告成,程進華發明了一種竹製蒸籠成型裝置設備,並獲得了國家專利。好多製作蒸籠戶都慕名前來學習,一舉提高了生產蒸籠效率。從此,程進華慢慢地走上了一條坎坷的發明之路。

前幾年,程進華發明了一種重組實木板的製造方法的專利,該發明的重組實木板不僅顏色逼真、木紋清晰,而且密度高、不變形,是高檔家具、辦工用具的最好選料,既節約森林資源,又提高木材加工邊角廢料、原木原料的利用率。目前,有不少客商看到這個專利後很感興趣,目前還在洽談中。

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建築垃圾也與日俱增,而建築垃圾中大部分都是木方和建築用的膠合板。目前工地上都採取焚燒的方法處理建築垃圾,以達到清理施工現場的目的。但此種做法雖能清除部分建築垃圾,但存在木材使用率低,浪費林木資源,焚燒的同時放出大量煙氣,嚴重污染環境等缺點。為此,程進華又琢磨著發明了一種利用廢舊建築模板製作再生建築板的方法的專利。

今年2月份,程進華與人合夥籌資近100

萬在家門口辦了一家蒸籠設備廠,廠里十多台套機械基本都是程進華自己設計製作的。「我這人手閒不住,就喜歡『搗鼓』機械。」程進華說,我是一個愛動腦的人,生活中的小事就可能讓我生成發明創造的火花。(檀志揚)

1.:農民豐收節曬出幸福好生活

2.「藍莓之鄉慶豐收·戲曲小鎮展新顏」暨2019·懷寧農民豐收節活動盛裝啟幕!

3.郭家滿帶隊到安慶市烈士陵園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4.曬豐收-石牌老街夜遊會

主 辦 / 懷寧縣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 / 陳朝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Hzewm0BMH2_cNUgSt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