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平台上,有個已上岸的研究生學姐撰文千字,只為客(feng)觀(kuang)陳(tu)述(cao)沒有科研經歷的同學有多麼不靠譜。
言語之激昂,觀點之鋒利,讓聞者卻步,聽者恐慌:本科沒有學術成果的人,是不配考學碩的!
「先不說訓練科學思維這些別的東西,老師和實驗室的師兄師姐肯定都喜歡一上來就能上手做實驗,而不是還得從頭帶的師弟師妹。」
在這位學姐的筆下,這些人不是「忘關儀器」,就是「不洗做完反應的瓶子,還得師兄師姐專門收拾善後,而且還屢教不改。」
反觀那些有科研經歷的同學,他們熟悉實驗室操作的基本常識,知道學術論文的基本格式和注意事項。
就在沒有科研成果的同學經歷從0到1的過程時,那些有過科研經歷的同學,已經在往更高的層面上努力了。
技術可以慢慢學,但好習慣很難養成!——這句話是這位學姐流露的真情實感,但也暴露了有無科研成果,已然成為彼此之間差距逐步拉開的重要苗頭。
不可否認的是,在很多學校的學碩複試成績打分表里,「科研成果」這一項都能以較高的分值拔得成績占比的頭籌。
一來是因為,相較於四六級證書以及普通的資格證書,做成一項科研成果所付出的精力要多出許多,而且並非每個人都能被本科老師選中,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去,能夠做科研本身就已經意味著他們的能力經過了一輪篩選,且得到了認可。
二來是因為,相較於專碩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學碩更看重學生的學術經歷,有過學術經歷的同學能夠比那些學術小白更快上手,不用導師操太多心,這樣的學生給誰都拒絕不了!
然而我要說的是,上文只呈現了一部分事實。本科沒有學術成果的人,怎麼就不配考學碩了!
學術成果在學術型研究生複試和保研階段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初試中,除非考試題與你的學術成果撞題,否則科研是沒有太大用處的。
這也就是說,對於保研的同學來說,這是一大升學的利器,這意味著你可以藉助學術成果,讓自己的保研材料更有競爭力。
而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當你順利通過了初試,如果有學術成果,那是再好不過了,它會成為你的加分項,為你增色不少,甚至有可能讓你名次逆轉,實現逆風翻盤,命運就此改寫。
如果你沒有學術成果,那也沒有關係,畢竟在現階段,你也不可能憑空創造一個出來。你能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在複試中表現得更好,發揮自己的優勢,以此彌補學術成果缺失帶來的競爭力減弱。
再則,一般意義上,有學術成果的同學幾乎都保研了,有學術成果但保研未遂的同學畢竟是少數,和你考同一目標院校的同學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個時候能夠決定勝負的,是你們的綜合實力,是你們在複試中表現出的個人綜合素質、學術潛力。
但不能否認的是,隨著考研人數增多,社會整體的學歷價值正在逐漸稀釋和貶值。
據報道,不少學校已經在細化研究生招生要求,並且對學生的學術能力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有無學術成果真的會成為決定考生能否過關的重要指標。
但在當下,小可愛們既要努力用各項能力武裝自己,又要有未雨綢繆的前瞻意識,並且更新相應的技能,這樣才不至於在變化到來之前,成為被浪潮淘去的人。
這期就到這裡啦~
希望看文章的每個你
希望12月是你的幸運月
2020和2021是你的幸運年~
愛泥萌~
接下來是一個大大大彩蛋
這件事,哪個考研人能頂得住啊!
十二月是個很有盼頭的月份
平安夜,聖誕節,跨年夜
以及來年嶄新的願望
今天,考研呱邀請大家一起來許願
pick你最喜歡的考研好用物
幾天後就能迎來願望成真的時刻
你投我們就送!
努力只能及格,拚命才會優秀。
圖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阿迅學姐
排版:烏魚
歡迎關注
希望你喜歡我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