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將於6日解散議會,開啟議會選舉競選。提前選舉是英國為打破「脫歐」僵局開出的「新藥方」,但由於選情難料,「無協議脫歐」風險仍然懸在愛爾蘭邊境居民的頭頂。
一旦英國「無協議脫歐」導致英國和愛爾蘭之間出現「硬邊界」,50多歲的埃蒙·菲茨派屈克可能失去賴以生存的收入來源。
他經營了20年的汽修店位於愛爾蘭北部,剛好被邊界線一分為二:一邊是出售各種零件和工具的五金商店,在英國境內;另一邊則是可供加油的區域,在愛爾蘭境內。
「硬邊界」意味著英愛邊界上會設立邊防檢查哨所和實體海關等,菲茨派屈克的店鋪可能被一分為二。
菲茨派屈克還在英愛之間從事運輸業務。「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我手裡這張國際運輸許可證就廢了。」
從3月到10月,「脫歐」的靴子一直沒有落地。目前歐盟已經同意「脫歐」延期到明年1月31日,但由於英國國內政治混沌、大選前景不明,「脫歐」何時、如何划上句號依然是未知數。
年初開始,菲茨派屈克便著手為「脫歐」做準備,他找過政府部門,也諮詢過商業機構。「但大家都對我聳聳肩,說他們也不知道。」無奈感嘆「該如何是好」的菲茨派屈克決定靠自己。
半個月前,菲茨派屈克在店鋪加油站的側後方立起了一個巨大的金屬罐。這是他用8000歐元從英國買來的飼料容器,一次能裝滿28噸飼料。
菲茨派屈克說,為了防止英國在10月底「無協議脫歐」,他幾個月前開始考慮如何通過多種經營來分散風險。他準備做飼料生意,因為這不受「硬邊界」限制,他身邊就有很多養牛和養羊的農戶。
和菲茨派屈克一樣,「90後」雜貨店老闆夏蘭·摩根也在為今後做打算。
正值聖誕節採購季,摩根位於邊境小鎮克朗斯的商店裡顧客很多。他在店裡放置了一個「脫歐」倒計時指示牌。可「脫歐」一拖再拖,指示牌也一直顯示距離「脫歐」僅剩1天。
摩根曾經設想最壞的結果——「硬邊界」將讓小店不得不關門,因為店裡商品大部分是英國進口來的,經營成本上升,外加客戶流失,他將損失慘重。不過,他的最新計劃是增加營業面積。
摩根說,不久前店裡剛從中國進了一整貨櫃的貨物,主要是聖誕節的裝飾物,還有一些家庭日用品,如拖把和掃帚等,很受當地消費者歡迎。
他說,這些來自中國的貨物不僅進價更低,而且質量很好,以後店裡可以不再只依靠英國這個進貨渠道。他和父母商量好,準備明年初將雜貨店搬到一家更大的店面內,面積比現在大三倍以上。
今年63歲的愛爾蘭新芬黨議員帕特·特雷納在克朗斯的地方議會工作了快30年。他認為英國大選後的「脫歐」前景難以預測,他和當地居民會保持高度警覺。
特雷納從年初便開始參與各種反對「無協議脫歐」和「硬邊界」的活動,近一段時間更加忙碌了,活動幾乎每天都有。他在解釋自己為何不遺餘力地做這件事的時候,主動提到了一段流血往事。
特雷納說,1994年7月的一天,他在英愛邊境向來自瑞典的兩名記者介紹「硬邊界」給居民帶來的種種問題時被來自英國北愛爾蘭地區的警察帶走,警車在駛往審訊中心的路上遭到幾名愛爾蘭共和軍成員襲擊,他在這次襲擊中被打斷了一根無名指,三名隨車警察受傷。
英國北愛爾蘭地區與愛爾蘭接壤,曾因天主教與基督教、獨立派與親英派之間的矛盾陷入長期動亂。1998年,英國政府、愛爾蘭政府與北愛各黨派簽署北愛和平協議,結束持續數十年的流血衝突,英愛之間的「硬邊界」也得以消除,雙方人員和貨物在兩地自由往來。
他說,當地像他這樣年紀的人都記得在那個動盪年代所發生的事情,如果出現「無協議脫歐」和「硬邊界」,愛爾蘭島上的和平進程就可能受到破壞。
「'無協議脫歐』和'硬邊界』的出現不僅會給居住在克朗斯鎮和附近5000多人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計。更可怕的是,往日噩夢般的經歷有可能重演。」(記者張琪;參與記者:陳靜)(完)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