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遠永遠。——張愛玲
引用張愛玲的這句話放在婆媳關係上並不過分,婆媳都是女人,而她們一輩子講的都是一個男人,這個男人是她的老公,是她的兒子。原本一個女人都講不清,更何況是兩個女人講一個男人,對於男人來說這兩個女人都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人,那婆媳之間就要爭個高下了,婆媳矛盾一直是存在的話題,沒人能說的清,也說不清。
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說一個男生周末帶著同學來家裡吃飯,男生的媽媽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吃完飯一群人就出去玩去了。等到了晚上男生回家後,男生的媽媽就問了,那個穿白色裙子的女生是不是你女朋友,男孩表示很驚訝,你是怎麼知道的,男孩媽媽就說了,這麼多女生中我就看她不順眼。
有些婆媳就像是兩個相斥的磁鐵
我們每個人都向外散發這自己的磁場,可能我們倆磁場互相吸引,雙方都能感受到對方的魅力,不由自主的互相吸引,拉近了距離,互相給予這溫暖。而那些磁場互相排斥的人呢,碰都不能碰到一塊,互相嫌棄,哪能拉近距離啊!而有的婆媳之間就是這種互相嫌棄的磁場,見一眼,就知道是自己的死對頭,一開始就要離得遠遠的,打心裡就排斥,這樣便會產生矛盾。
當然了,婆媳兩人的磁場互斥,但她們都和這麼一個男人的磁場想吸引。這時候這個男人的作用就至關重要了,他可以吸引著兩個相斥的女人,讓她們拉近距離。距離近了,有了溝通,這兩個相斥的女人放下相斥的部分,三個人緊緊的吸引在一起,這才是一個溫馨的家庭。正印證了一句諺語「解鈴還須繫鈴人」,兩個女人因為為一個男人而不和,就需要這個男人來解決。
和睦的一家人
善良的人永遠是受苦的那憂苦的重擔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只有忍耐。——張愛玲
五月的福建漳州28歲的母親帶倆兒子溺亡事件,本應該是幸福美滿的一家人,奈何婆婆對兒媳的苦苦相逼,流言蜚語,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難道非要家破人亡了,婆婆才滿意嗎?
28 歲母親劉下的絕筆信(1)
張愛玲的這句中的善良的人,便是這位28歲的母親,她忍耐了一切,本以為退一步可以海闊天空,奈何婆婆卻要苦苦相逼,直到把這個家庭逼到絕路上去。可能你會說這位母親太自私了,帶著兩個無辜的孩子離開了人間。但我在她留下的絕筆信中看到了這麼一段,說孩子經常和她說,爺爺奶奶又在別人面前說媽媽的壞話,我討厭他們。可能這位母親有一些自私,但更多的應該是她不想讓孩子跟著他們討厭的人過一輩子,怕他們會影響著孩子成為他們當初討厭的人。
28 歲母親劉下的絕筆信(2)
婆媳之間的關係或許就是這麼微妙,你忍讓的多了,對方反而會得寸進尺。這就需要婆媳之間把握住尺度,對方強勢你就得強勢,對方示弱你就得接受,不要覺得是對方怕你,而是人家的格局更大,互相體諒,互相包容才是解決矛盾的根本。
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視如己出的關愛所指的是將心比心,自己的媽是媽,別人的媽也是媽;自己的女兒是女兒,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相敬如賓的對待所指的的是,兒媳婦再親畢竟不是家裡人,不可能像跟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那麼的親密。—— 塗磊
塗磊的這段話解釋的很透徹,婆媳就是婆媳是不可能當成女兒,當成親媽的,互相保持距離才是正確的。
papi醬的婚戀觀
最近papi醬的婚戀觀很是火熱,視頻中她也提到了他和對象倆都是各回各家過年,雙方家長都沒有見過面,其實小編也是這麼想的,沒想到有人比我先做了,因為我覺得兩個人結婚過日子,雙方家長最好是少干預的好,畢竟年齡代溝是很大的,可能夫妻倆的行為他們覺得很正常,但長輩們卻接受不了,你說這是候是繼續你們的意願來還是照顧長輩的感受。
關係和睦的一家
我認為婆媳之間的矛盾都是因為生活中小事有意見分歧,慢慢的積累,慢慢的變成大問題,而距離卻是解決分歧的好辦法,大家各自生活各自的,互不干擾,偶爾的一起吃飯遊玩反而會增加雙方的感情,因為人總是對不熟悉的東西倍加珍惜。
既然都是一家人,哪有這麼多的問題,互相體諒,多些交流,多些關心,多些距離,生活還是很美好的嘛。家是一天社會忙碌後的避風港,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而不是把它當成是婆媳戰場,非要等到失去什麼才才知道珍惜,好好愛家庭,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