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3年暗戀,5年曖昧,北大校花愛戀導師無果,她嫁軍人當主婦

2019-10-05   你的心做呀

她是北大校花,有顏有才,一生追求者無數,但她從不將就:

喂!告訴你,少來理我!誰管你心裡燃著什麼火!什麼叫美,什麼叫愛?你跑到這兒幹什麼來?

----徐芳《告訴你》

對追求者冷淡拒絕,對愛人狂熱追求。戀上導師,她無懼世俗,勇敢追愛,得到的只有曖昧與冷淡,於是放下執念,但依舊相信愛情,最終結髮與儒將,攜手便是一生。

圖 | 徐芳


北大才女

民國才女眾多,如徐芳這樣肆意一生的卻是極為少數,而她也確實有這樣的資本。

1912年,徐芳出生於北京一個書香顯赫之家,曾祖父是晚清著名科學家徐壽,元素周期表上各元素的中文名多出自他的譯筆;爺爺徐建寅曾留學德國,是兵工學專家,親試無煙火藥,火藥爆炸,肢體炸裂而死,被胡適稱作中國「第一個為科學的犧牲者」。

出生在這樣一個顯赫之家,徐芳自小就識文斷字,酷愛研究中國的古典文學。但因體弱多病,九歲才開始上學,不過這並不影響她作為才女在文壇大放異彩。

1931年,徐芳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作為當時北大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有才有貌、秀外慧中的徐芳被冠以「校花」之名也不為過。

進入北大之後,徐芳曾嘗試各類題材的創作,其中獨幕劇《李莉莉》在1934年登上《文學》雜誌,被楊振聲、聞一多、葉公超等文學大家共同審閱。1936年11月16日,獨幕劇《罪》在《國聞周報》上刊載。

徐芳得以在文學界有一塊立足之地除了自身優秀以外,還離不開一位「貴人」相助,那就是她的導師胡適。

1932年,徐芳大二,胡適出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第二年成為了她的論文指導老師。

徐芳的畢業論文選題是《中國新詩史》,她將中國的新詩史分為了三個階段,認為第一階段是以胡適、郭沫若為代表;第二階段是以徐志摩、聞一多為代表;第三階段以李金髮、卞之琳等人為代表。

在論文中她戲謔胡適的詩「像一個纏過腳後來放大了的婦人」,大讚胡適的「死對頭」郭沫若的詩「足以代表時代」。這樣滅導師威風漲敵人士氣的觀點,胡適卻不以為忤,甚至在她交上去的論稿中用紅筆做了許多批註。

1935年,畢業後的徐芳被分配到天津南開中學任教,不久後被胡適召回擔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助理員,協助胡適整理文稿,但這是徐芳自薦還是胡適推薦,不得而知。後來主編復刊後的《歌謠周刊》,令徐芳的名氣又更上一層樓。

施蟄存曾經提過:「在一九三五——一九三六年間,北京出現了一位女詩人徐芳,在北京的幾個文學刊物和天津《大公報》的《文學副刊》上常有她的詩,據說是北大學生,胡適教授很欣賞的,一時聲名鵲起。」

徐芳可以說是較有「野心」的一位女詩人,她一直很積極地融入上層知識分子的圈子。

1936年4月25日,朱光潛在家中舉辦誦詩會,出席的人都是像沈從文、林徽因、周啟明、卞之琳等這種有名氣的文學大家,剛畢業一年的文壇新人徐芳能躋身於此委實不易,但她在詩會上是毫不怯場,她落落大方的表現給在場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沈從文後來這樣形容徐芳:「喉嚨大,聲音響,能旁若無人高聲朗誦。」

圖 | 徐芳一九三四攝於北平


曖昧可以 ,結婚不行

在朱光潛家中的宴會結束過後,徐芳還曾宴請過吳宓、錢鍾書等人,可見她在學術上是有「野心」的人。當然,她也有資本當一個有野心的人,獨幕劇登報,詩作也有所成就。其中,她的情詩可以說是最出眾的,而她在情詩上的造詣,靈感大多來自她的導師胡適。

胡適成為徐芳的論文導師之後,徐芳對他的感情也逐漸從仰慕崇敬變成了無法自拔的愛戀。但大學時期也還只是暗戀,如她詩中所寫:相思不過三年苦。

當時的胡適對徐芳的暗戀是否知情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他對徐芳的感情就算有心動但感情也不深。

1936年1月,胡適前往南京弔唁自己的好友丁文江後,便去了上海,恰逢徐芳也在上海,師生二人在上海有過一段獨處時間。

於徐芳而言,這段時間無疑是甜蜜的,她稱「我們同在上海找到了快樂」。然而,胡適的日記中對這段時間的描述卻是稍顯疏離:「徐芳女士來談,她寫了幾首新詩給我看,我最喜歡她的《車中》。」平乏的敘述中僅有欣賞,不帶絲毫曖昧。

兩人的看法大相逕庭,真相無從得知,但魯迅曾經說過,胡適寫日記是為了留給後人看的,因此也可以看出胡適就算對徐芳動心了但也止於曖昧階段。

圖 | 右一徐芳、右三胡適


「我愛你的詩,我愛你這人。永遠愛你的芳。」 1936年5月21日,徐芳向胡適遞出了這樣一封情書。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她選在了這個浪漫的日子向自己的恩師表白,將對他的感情擺在了明面上。

青春時期的愛情總是那樣甜美,徐芳給胡適寫了許多情詩,還曾將愛情比喻成一朵嬌艷的玫瑰花:「白的是純潔,紅的是愛。黃的是忠貞,紫的是暖。」她將這朵「花」送給了胡適,希望他能將它栽在內心深處。

沉浸於愛情中的徐芳創作熱情極高,她將對胡適的愛戀化為筆尖,在詩中抒寫自己對他狂熱的愛戀。《徐芳詩文集》的《無題》、《車中》、《明月》、《相思豆》等一批婉約中帶著熱烈的情詩靈感均來源於胡適。

而胡適對徐芳也並非全無回應,比如徐芳曾在《無題》中寫道:他是一輪明月,光華照滿人寰。胡適則回以《無心肝的月亮》:孩子,他不能為你勾留,雖然有時他也吻著你的眉眼。

胡適對徐芳的感情一直很明確:師生以上,戀人未滿;曖昧可以,結婚不行。胡適的妻子江東秀在整理他的信件時,發現了徐芳寫的情書,於是寫信質問胡適寫信的「是哪位妖怪?」胡適則回信「自問不做十分對不住你的事」。

從胡適給妻子的回信可以預見他對徐芳的情感不會長久,1936年7月中旬到8月底,胡適出國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徐芳給他寫了十幾封信,但他沒有回應隻言片語。

到1938年,徐芳終於忍無可忍地在信中埋怨胡適對她太冷淡,但還是對胡適有所期盼:「我最美的先生,你要愛別人,可不成。你答應過我,不再愛別人。你要再跟別人好,我可饒不了你。等你回來了,咱們再算帳!你也許不愛聽這些話。可我就這樣兒,你不愛聽也得聽,你的芳就這脾氣。「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這句話用在胡適身上大概是適用的,這邊答應徐芳「不再愛別人」,出國不久就在國外交了新女友,對徐芳採用「拖延政策」。在胡適的冷落下,徐芳也漸漸淡下了自己的一片熱忱。

1941年4月24日,徐芳拜託友人轉交給胡適一封信,這封信也是她給他的最後一封信。信中對胡適的稱呼也從以前的「美先生」、「我最愛的人」變成了「適之吾師賜鑒」,但還是沒有得到胡適的回信,看淡後的徐芳最終也選擇放下這段感情。

千帆過盡,終得所愛

比起一直曖昧不明的胡適,面對感情,徐芳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坦率的女子。她的校花之名並非浪得虛名,大學期間就有許多追求者,但她都是明確拒絕。

徐芳剛在文藝界小有名氣,羅隆基就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兩年間給徐芳寫了三四十封情書,但那會徐芳心裡只有胡適,一直都是冷淡地拒絕他。

抗戰爆發後,輾轉到大後方的徐芳在昆明的文藝界也混出了一片名堂,著名美術理論家滕固看上了多才多藝的徐芳,但追求無果。

與胡適的感情無疾而終之後,徐芳對擇偶更是謹慎。在吳宓的日記中,徐芳拒絕的人並不在少數:「亡友滕固愛芳而煩苦殞身」、青年詩人羅夢賚追求徐芳,但「芳報之以平常冷淡之友誼」。

被胡適冷落的那段時間,徐芳在感情上算得上是「空窗期」,著名才子李長之也是在那時對徐芳發起狂熱的追求,然而也是遭到了拒絕。他的好友何炳棣規勸道:「徐芳自己既是「才女」,便不需要另位浪漫文人哲士,很可能喜歡具有文化的武人。「

一語成畿,徐芳最終看上了時任國民政府陸軍大學教育長的徐培根將軍,關於兩人相知相戀的過程,史料並無記載。

圖 | 徐芳結婚照,攝於1943年


1943年,徐芳和徐培根攜手走進了婚姻,婚後,徐芳徹底告別了文壇,專心在家做家庭主婦。

2009年2月8日,徐芳走完了肆意的一生,享年96歲。世人的非議、讚美均留在了身後,她這一生,勇敢過、坦率過、感性過,最終全部塵歸塵,土歸土。

文 | 蝸牛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