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認識架空的生活中幡然醒悟!

2019-11-05   感知主義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16)

《 認識與感知的不同作用》

我們認識存在,我們認識世界,認識是人類存在的主要方法。除了對於存在本體的認定,我們將人對存在所有的獲知信息都歸於認識,我們幾乎對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認識,事實上,我們只能通過認識來到達事物,不知不覺中,所有的事物都被我們的認識覆蓋和包裝,我們面對的世界,是我們認識到的事實。

而不知不覺中,我們竟忽略了認識的過程、作用和關係,我們已經習慣性地把認識到的事實當作本來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再也不能離開認識的方法到達存在,而無論這個認識方法有無問題。最致命的是,我們通過認識以後忽略了認識,我們毫不覺察一切存在都是我們的認識結果。

我們並不知道,這是相當危險的,當人與存在被認識所隔開,很顯然人是存在於認識中而並非存在於本真的存在中,存在的本質被我們的認識於無意中阻斷和遮蔽,而我們卻渾然不覺。認識本是我們與存在發生關係的便捷的、有效的方法,我們通過認識方法組織、歸納、整理、記錄存在信息,這使我們與存在的相處關係有序、有效、有利的進行。認識是經過人的精神意識處理和加工的感知結果,也是人類所具有的超級感知方法,它使人類獲得了更大範圍、更多層次、更有效率的感知信息,所以,人類從本能感知逐漸過渡到認識方式的感知。當認識的概念、經驗完全覆蓋事物的時候,人類就已經從本質的存在轉移到認識的存在了。

當我們完全身處於認識的存在中,我們感受不到認識對於存在的隔膜作用及異化作用,我們在認識存在中迷路,與本質性的存在背道而弛。這些都源於我們對認識的方式方法的完全信任和徹底依賴,離開了認識方法,人們已經不能夠順利地生存。也就是說,離開了認識渠道,人類已經無法獲得純粹的、本來的感知信息了。

認識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取代了人的感知能力,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感知到的是自己的認識,我們的感知已經被認識化,所以,我們已經很難感知到本真的存在。這導致的嚴重後果是,我們的感知只能處理認識到的信息,而經過認識過濾和處理過後的信息又作為感知的第一手材料被感知處理,這樣,人感知的結果被嚴重異化。人的感知被認識架空,而人卻無論如何得有最終的感知結果,這最終的感知結果就只能是人的難堪處境。

人類在認識中迷失已經由來已久,當我們用認識來代替了感知以後,我們就不知不覺走上了一條偏離存在本質的道路。因為認識必然經過主觀的處理,而主觀的不可靠性直接威脅著認識的正確性,不可避免的是,我們的認識全部打上了主觀的烙印。全靠我們的認識來處理或把握存在早就值得懷疑,而回到本來的感知方式是對抗以及剔除認識的主觀因素的可靠方法,因為感知是檢驗存在的唯一標準,用我們的感知來重新檢驗認識,可以有效地修正認識的目的性,當認識能有效地服務於感知的目的,認識的作用和任務才是真正地達成了。(接下)

本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二部已在亞馬遜、京東上架銷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論,進亞馬遜、京東搜索書名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