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傳播考研參考書以及考試科目解析

2019-12-30     才思考研夏老師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 今天帶來的是文化傳播考研參考書和考試科目~~~

1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719影視史論

824影視實務

2

參考書

《影視藝術史》 周星 王宜文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影視藝術史》注重社會文化的背景把握。應當看到,社會文化無可避免地世俗化、大眾文化化,導致娛樂高張,人性本能要求強烈,市場客觀標準至上,於是,藝術的傳統遭到強烈的消解。藝術是人類的精神需要,而創造的超越物質層面的愉悅享受,和物質功利遠離而與精神需求貼近,一般而言,藝術是精神領域的美好創造,個性、獨特、情感投注。

《中國電影藝術發展史教程》 黃會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中國影視發展的歷史表明:影視雖然屬於典型的舶來品,但是,中國影視並不是歐美影視的翻譯版,而是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徵。因為,影視不僅僅是科技工業,也是美學與藝術。科技手段固然沒有民族和國家的界限,然而美學與藝術卻有明確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視藝術輸入中國的歷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過程。中國影視能否在世界上擁有它應當具有的地位,關鍵在於中國影視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與寬厚的包容性。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不斷吸收異域文化、不斷創造新文化的歷史。吸收是為了創造,而不是取代我們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為一個原則性的問題。我們認為,吸收必須以本民族的審美心理為支點,尋求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融,通過異域文化激活本土文化,使之煥發出更為燦爛的生機。《影視藝術學科基礎教程》旨在以中國美學為支點,觀照中國影視藝術的發展,總結其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為建立中國影視美學系作出努力。

《中國電影藝術史》周星 北京大學出版社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中國電影藝術史》為作者多年講授中國電影藝術史的內容呈現。在體例上基本沿襲中國電影史的分期階段,但更多強調對重要藝術潮流和現象的概要論述;在歷史分期描述上也有別於一般意義的編年史分期,而著重於重要歷史階段變遷的塊狀劃分(前45年、中30年、後25年等);在闡述時間下限上,開放一般「歷史」需要沉積的界限,適應電影藝術的當下文化現狀,儘可能逼近寫作之時的現實創作狀況,成為可能是較少見及的容納即時創作現象的電影史述教材;因此,一書不是一般意義的電影史,而頗含電影史論與當下創作現象的現狀描述教科書,尤其是作者描述了大量的電影作品,分析細緻深入,引人入勝,試圖實現對百年電影的全面描述。

《經典電影理論導論》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2013年版 [美] 達德利·安德魯 李偉峰譯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本書是美國著名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的經典著作,清晰透徹地挖掘了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

全書以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為分節依據,從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觀、目的和價值四個維度出發,找到各派理論的邏輯體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獨特性,將形式主義與寫實主義相對照,並結合了現代法國電影理論,對明斯特伯格、愛因漢姆、愛森斯坦等重要電影理論家的觀點及其背後涉及的心理學、哲學等思想根基作了詳實的溯源與說明,揭示出其中的嚴密、堅實或矛盾、偏狹之處,進而「讓不同陣營的理論家在同一問題上辯論」,以使讀者更輕鬆有效地閱讀電影理論的名家名作,從中得到啟發與鼓勵,重新思考經典電影理論之於當下的價值與意義。

《電影是什麼?》 文化藝術出版社 (法)巴贊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2008年是「法國電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贊誕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紀念,2009年又將是「法國電影新浪潮」50周年紀念,正如米特里被稱為「電影的黑格爾」、黑澤明被稱為「電影的莎士比亞」,安德烈•巴贊一向被人們尊為「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因為巴贊不僅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也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學科的基礎,他的《電影是什麼?》一書向來被稱為「電影的聖經」,50餘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國電影專業必備書籍和影評寫作的實用參考書。

《電影美學》 中國電影出版社 巴拉茲·貝拉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本書是匈牙利著名電影理論家巴拉茲·貝拉的重要著作。作為電影美學理論的大家之說,這本書在電影理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本書核心內容是通過電影藝術形式的發展過程及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聯繫來探討電影藝術本性。書中關於無聲電影藝術經驗的總結、關於有聲電影的功過和電影藝術的三大特點等論述,至今仍被電影研究家廣泛引用。

《中國電影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少白

2021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傳播考研參考書以及考試科目解析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由李少白主編的《中國電影史》史論結合,尚變求新,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把握評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對中國電影史研究最為完整和規範的一本教材。把中國電影史看作是一部由電影藝術、電影工業等多維體系組成的綜合史,系統地介紹了中國電影的發展流變,分時期、分階段地對中國電影史中的電影作品、電影現象進行細緻人微的論述和闡釋,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中國電影史發展脈絡。《中國電影史》內容充實,觀點明確,適用於普通高校本專科影視專業學生使用,同時也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美育課的通用教材。

《中國電影史》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版 鍾大豐、舒曉鳴著作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中國電影史》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習電影創作的學生們介紹各個時期主要的藝術運動和藝術思潮、重要的電影藝術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於了解中國電影的歷史發展線索和優秀傳統。為適應教學的需要,我們以教學中現有的影征資料為基礎,著重從藝術發展的角度介紹中國電影的歷史。我們希望這些知識能幫助同學們在將來的創作中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的民族電影傳統中有益的經驗,推動中國電影的不斷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ilZV28BMH2_cNUgSk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