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辣的長沙有100種玩樂方式,而這幾種最長沙

2019-10-11     Lonely Planet

Hussam Haji Bakr/500px

初次來長沙的旅行者會迅速被這裡的活力感染——人們對湘菜的熱情從不消退,歷時五年重新開放的省博總是排起長龍,商業街、夜宵攤里也許就隱藏著來湖南衛視錄製節目的明星大腕,而歌廳、足浴店和酒吧永遠人滿為患。

這裡就像一場不會落幕的嘉年華,消費多寡隨意,又確保你能滿意而歸。長沙有100種玩樂方式,除了必到的景點和必吃的美食,還有4種玩樂的方式「最」長沙,究竟有多顛覆你對長沙的認識?快跟著Lonely Planet去探究一番吧~


長沙玩法一

在長沙老街舊巷歷史尋蹤

Jakob Montrasio, CC BY 2.0

儘管長沙市內許多古建都在「文夕大火」中付之一炬,商業街和高樓也改變了城市樣貌,但你仍然可以在一些老街巷裡看到歷史的痕跡。有些街巷經過修繕已是商鋪林立,舊時的繁榮換了新的面孔;有些則不在主流商圈或景點附近,如果不是有心來訪,極易錯過這些看似尋常的歷史見證處。趁現在還未被拆盡,多看兩眼吧。

由圖蟲提供

作為長沙僅存的幾條麻石街之一,黃興北路以東的潮宗街曾是明清時長沙縣署所在地,舊時是出城門到湘江碼頭的必經之道。民國後,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復陶女子中學和真耶穌教會堂都先後在此建立,現在還能看到清末軍機大臣瞿鴻禨的宅邸舊址石碑,教堂猶在,而街中部一條名為「梓園」的小巷裡還隱藏著民國旅社,如果碰上開門還可以看到裡面飛檐翹角的民國老戲台。

由圖蟲提供

長沙的街道名大多都有歷史含義,看街道名便可知舊時這條街處在官署衙門的什麼位置。衙署前便是「正街」,後面的則為「后街」,例如天心閣下三條緊挨著的都正街縣正街高正街都是明清所設善化縣的縣署所在。白天來,這裡清靜安寧,還保留了幾分古樸的詩意;入夜後便成了人氣高漲的美食街。

由圖蟲提供

賈誼故居所在的太平街,保存著較為完整的「魚骨狀」街巷格局。因緊靠湘江,得地利之便,商賈雲集達千年之久,20世紀初期,更是洋行密布,盛極一時。2007年末,這條古街完成仿古改造,現在已經是遊客如織的商業街。

由圖蟲提供

美孚洋行現已被改造為展示湘文化的小型博物館。太平糧倉大門緊閉,前身是清末著名的干益升糧棧,主人朱昌琳是朱鎔基之曾祖伯父。往支巷深處走,在不驚擾主人家的前提下,可觀察一下長沙老民居的建築風格。相對於幾十米外商業街的熱鬧,這裡顯然更接近數十年來原汁原味的本地生活。


長沙玩法二

在湘江西岸感受湖湘文化

由米里亞姆提供

河西的嶽麓區是感受湖湘文史的必去地。儘管嶽麓書院、嶽麓山和橘子洲常年遊人如織,但不減山林和沙洲清幽雅致的底色,山下高校里的老建築,也會讓你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傳承和積澱。


嶽麓山

由圖蟲提供

麓為山腳下,嶽麓山就在南嶽衡山的腳下。這座有著深厚文化歷史底蘊的湖湘名山海拔不過300米。山上古樹名木極多,春夏滿目青翠,深秋楓香、銀杏紅黃交接,冬天也有獨特的冰凍美景。景區有南門和東門兩個正門,時間不多的話,從南門進入兩三個小時足以一覽主要景點。

由圖蟲提供

在這裡你能見到著名的嶽麓書院,從後門出來即是愛晚亭。亭子的盛名源於杜牧《山行》的「停車坐愛楓林晚」,深秋時節尤其受團客青睞。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時常攜友「憑欄熟計連朝夜」,這裡也是當年新民學會活動的重要場所。

由圖蟲提供

半山腰的古麓山寺是湖湘佛教發源地,門樓兩側掛著著名的楹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這座始建於晉代的古寺,曾六次毀於戰亂,唯留兩株六朝古松。

由圖蟲提供

此外,你還可能經過隋舍利塔、翊武亭、白鶴泉、蔡鍔墓、黃興墓等景點。觀光車的兩條線路分別從南門和東門出發通往山頂,南門線路沿途景點更多。滑道和索道都通往山頂的觀光長廊,兩側有古炮台和禹王碑。

>>遊覽TIPS:

1. 山上和山腳都有不少小吃茶飲點供歇腳。如果時間充裕,建議留半天時間遍訪每個角落。

2. 主路沒有區分車道與步道,觀光車速度較快,要小心避讓。

3. 乘立珊專線在桃子湖站下車後步行至景區南大門,也可乘地鐵2號線,溁灣鎮站下車後轉公交車在桃子湖站下車。


長沙玩法三

在湘江東岸尋覓古樸與現代

由圖蟲提供

河東與河西的氣質截然不同,景點雖有不少古蹟,但幾乎都是「文夕大火」後重建的,適合作為了解歷史的窗口。省博和市博都很值得一看,展品精緻,展覽設計誠意十足。還有在長沙你不得不看的老街,白沙井正對的白沙街、化龍池北口正對的白果園巷、連接南門口和杜甫江閣的文廟坪巷等,都是有故事的老街區。行走其間,你會真切觸摸到老長沙的城市肌理。

湖南省博物館

由圖蟲提供

歷時5年擴建,湖南省博物館於2017年11月重新開放,由歷史文化和馬王堆漢墓兩大展館組成,藏品豐富,布展精美。博物館每半個小時有一場免費講解(11:00~13:30除外)。

Chris HE, CC BY-NC-ND 2.0

位於二樓的「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館中,可以讓你詳細了解湖南自殷商青銅文明的開啟,到楚人入湘、江西填湖廣和「湖南熟天下足」的歷史沿革,以及苗族、土家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

Chris HE, CC BY-NC-ND 2.0

三樓是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館。馬王堆是湖南省最重要的歷史遺產,展館內展出了辛追墓出土的大量隨葬品,還原了古人的現世生活和所嚮往的來世。

mksfca, CC BY-NC-ND 2.0


天心閣

由圖蟲提供

明萬曆年間,天心閣就被視為古城長沙的標誌。20世紀初,長沙人靠午炮亭正午時分一聲炮響確定時間。

Philip Roeland, CC BY-NC-ND 2.0

抗戰時期這裡是市民在硝煙後方的公眾俱樂部。今日的天心公園仍然人氣高企,清晨、傍晚都有市民吹拉彈唱,很是熱鬧。

Philip Roeland, CC BY-NC-ND 2.0

穿過紀念長沙會戰陣亡將士的崇烈門和崇烈亭,便是古長沙唯一的歷史遺蹟——古城牆遺址。登閣樓要小心又窄又陡的樓梯。在拱北樓可憑票觀看4D短片《關羽戰長沙》,南屏樓有百年長沙老照片展,都是旅行者了解長沙歷史的好機會。

長沙市博物館

由Thomas提供

儘管省博風頭正勁,但長沙市博物館自2015年遷址新建後也非常大氣,值得一探。一樓和二樓分別以「湘江北去」「中流擊水」 為題,介紹了長沙的古代和近代歷史文化。

由Thomas提供

既然來了,也不妨欣賞一下兩旁的長沙規劃展示館、市圖書館和市音樂廳,建築風格和外牆設計都頗具心思。

由Elena提供

長沙玩法四

在長沙逛小吃街才是正經事

由圖蟲提供

「少食多餐」在長沙特別實用,原因無他——如果你在正餐時段吃得毫無保留,那麼花樣繁多的小吃街一定會讓你後悔不迭。這些小吃街一般在午夜進入高潮,凌晨三四點才收攤,整體口味偏重,衛生沒有保障。深夜勿暴飲暴食,滿足口舌之欲時,也要記得珍愛腸胃。

由圖蟲提供

最著名的小吃街當屬坡子街,這條老街有百年歷史,當屬長沙商業文明的發祥地。民國時期商鋪雲集,如今它與三王街構成的T字區域內,集中了長沙耳熟能詳的老字號:以粉面為招牌的楊裕興、個大肉多的向群鍋餃、主打餛飩的雙燕樓。

drnan tu, CC BY-SA 2.0

當然還有小吃集散中心火宮殿距離坡子街不遠的太平老街在年輕人中更受歡迎,碰上周末或節假日必然摩肩接踵,試試看老長沙大香腸和東瓜山肉腸有何不同。

由圖蟲提供

再去同做油炸串串的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和胡記炸炸炸一較高下,晚上十點,店鋪關門後這裡又是另一番光景—各式小推車排滿街道,堪稱深夜小吃展銷會。

由圖蟲提供

不得不提的還有當地人熟知的東瓜山文廟坪。前者有當地食肆傳奇——靠擺攤發家致富的東瓜山肉腸(原鋪),還有以熱鹵(一種自由組合的熱拌菜)為招牌的丹丹熱鹵和主打湘西小串的盟重燒烤值得一試;後者主打各種爽口而低熱量的涼菜,十幾種任選,緊靠長郡中學,和學生黨一起在校門口的小吃街里重返十七歲吧。

由圖蟲提供

若在眾多小吃中選出最能代表長沙本地特色而又最為遊客所愛的,許多人都會馬上想到黑黑的長沙臭豆腐。火候剛好的豆腐外焦里嫩,醬汁是簡單的剁椒配醬油,一口咬下,汁水飽滿,即使本來不餓也會忍不住多吃好幾片。

由圖蟲提供

而對於本地人來說,糖油粑粑的江湖地位絕不在臭豆腐之下。糯米糰子在糖油里炸成金黃色的球狀,趁熱吃還有微微拔絲,即使是再自律的健身愛好者,也不應錯過這種甜香糯軟的口感。

由圖蟲提供

是不是突然嘴饞了呢!

快把長沙之旅加入日程吧~

你們還去過哪些讓你難忘的美食之都?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WmfuG0BMH2_cNUgDS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