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
「不做」比「做」要重要
對於一些已經足夠用心的父母
做減法比做加法重要
固生堂中醫
前言
五歲的秋秋長得比較瘦小,他的飲食自然成了全家的頭等大事。
秋秋的父母認真看了許多育兒書、營養書,每日精心為秋秋搭配營養餐,肉蛋奶菜一應俱全。
但是不知為何,哪怕秋秋在飯桌上,在大人卯盡全力的勸說下吃下了符合期待的量,一放下飯碗肯定是要去上廁所大便的,這些精心準備的營養餐穿腸而過,也不知道能有多少被吸收。
最近一段時間,秋秋的吃飯問題更令家人發愁了。他開始一吃飯就喊肚子疼,然後就沒什麼胃口吃東西了。
擔心秋秋吃不夠,秋秋的父母又為他準備了加餐,指望「少吃多餐」,能補夠秋秋的飯量……
可是秋秋吃飯就肚子疼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最終不得不被帶到醫生面前。
醫生的診斷讓秋秋父母都驚呆了——孩子竟然得了小兒胃炎!
胃炎
胃炎不是上班族三餐不繼、暴飲暴食、飲食不均衡才容易得的毛病嗎?
固生堂中醫師呂純玲就透露,其實現在,臨床上面診到的小兒胃炎病例越來越多,常見病因就是喂養無度。
秋秋的父母覺得很冤枉,秋秋本來長得就瘦小,加強喂養是育兒書與營養書的建議呀。
他們一直在努力執行,如果放任秋秋再不好好吃飯,吃有營養的食物,那孩子不是長得更不好了嗎?怎麼就成了喂養無度了呢?
事實上,秋秋可能是天生吸收不太好,這一般與遺傳或先天體質有關,我們身邊總有些怎麼吃都吃不胖的朋友,或許在童年就有端倪了。
有些孩子瘦歸瘦,也不見得比別人多病,精力還很旺盛,只要身體健康,便不一定非要把他喂胖。
若一味盲從「科學喂養」理念,餐餐都要求孩子把肉魚蛋奶吃足,再加上現在的小朋友零食點心不斷——秋秋就是因為瘦,父母又為他每天準備奶酪、酸奶、黃油餅乾等高熱量點心,希望孩子攝入更多卡路里好多長點肉——長期以往,拚命工作的脾胃不堪重負,反而容易像秋秋這樣,小小年紀吃出胃炎來。
現在很多父母其實很用心,主動學習科學喂養知識,知道吃飯不可以追喂,不可以開電視「下飯」,精心養育著自家的寶貝疙瘩。
這本來是好事,但卻容易因為一知半解,而陷入「科學喂養」的誤區弄巧成拙。
比如——
1、三餐要定時定量,對不對?
三餐要定時定量一般情況下是對的,但是很多父母卻只盯著「要讓孩子按時吃飯,要吃夠」這一點,定點開飯,不吃完飯不許離桌。
孩子如果不想吃了,最好順著他來。「吃得不如平時好」,可能就是脾胃釋放出的信號——我累了,需要休息。
食慾不佳,一兩頓不吃都沒有關係,這時候勉強他吃飯,只會給已經不打算好好工作的脾胃增加負擔,吃下去也吸收不好。
等脾胃恢復活力再吃東西,它們會加倍努力工作的。
2、孩子胃口小,要少吃多餐,對不對?
如果是消化不好引發胃口不佳,即便是少吃多餐,也難以達到預期的促進吸收效果,因為這樣也讓脾胃得不到休息。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沒吃好,下午三四點一放學就趕緊加餐,傍晚五六點又吃晚餐。
脾胃得不到休息,也是容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的。
3、水果酸奶是好東西,孩子可以多吃,對不對?
這個夏季天氣炎熱,家裡的水果一般都存放在冰箱,拿出來洗乾淨就直接給孩子吃——大多數水果都偏寒濕,比如西瓜、雪梨、火龍果等,再加上冰凍,大量攝入極傷脾胃。
孩子要控制攝入生冷冰凍水果及酸奶的攝入,吃上一兩口即可。
像秋秋這樣已經得了胃炎的孩子孩子更是要暫停攝入此類食物。
荔枝、龍眼、榴槤、櫻桃這些是溫性水果,對於寒濕的人傷害沒那麼大,但也要適量。
那麼,像秋秋這樣已經確診得了脾胃病的孩子,除了遵醫囑調理之外,家長還能怎麼做亡羊補牢呢?
01
要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早睡早起,多曬太陽,增強體質,對脾胃的恢復自然有助力。
02
有些人覺得孩子消化不好就上小兒七星茶——涼茶也是藥,孩子用藥要慎之又慎,家長不要自行「開藥」。
03
對於消化不良的孩子,吃點助消化的四星,即炒麥芽、谷芽、山楂和神曲,也就足夠了。或者煲點兒砂仁淮山煲豬肚湯食療也是可以的。
04
平日也可以給孩子做做簡易推拿,如順時針揉腹,揉按內關穴、足三里穴。
有時候,「不做」比「做」要重要,對於一些經足夠用心的父母,做減法比做加法重要,給孩子的脾胃和自己的小心臟都減減負吧。
本文由固生堂中醫師呂純玲指導撰寫
醫生
呂純玲
中醫師
簡介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2010年入「李可古中醫學派」,歷時7年余,系統學習、實踐古中醫理論,醫、針、藥兼修。堅持純中醫手段解決疾病,以中醫診療、針刺為主,小兒推拿、懸灸為輔助,臨床診療及養生相結合。
擅長
擅長針藥結合治療 內科常見病:如發熱、感冒、咳嗽、鼻炎、失眠、糖尿病等; 婦科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痛經、盆腔炎; 脾胃病:脾胃虛寒,胃病,便秘等;痛症:頸肩腰腿痛、胃痛、偏頭痛等。 同時擅長用小兒推拿、外用貼敷及內服中藥配合治療兒科常見病如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脾胃病、小兒發育不良等。
出診信息
每周二、四,固生堂廣州天河北分院
每周一、三、五、日,固生堂廣州三元里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