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今天我們要來的這個地方就是咸豐帝的定陵,這個定陵是不對外開放的,你也絕對沒有見過他的真面目。
在咸豐帝的定陵中,兩邊的配殿都已經毀壞了,再也看不到他的原始面貌了,只能看見僅存的基石。
往前走能夠看見定陵的隆恩殿,隆恩殿也是不對外開放的。咸豐帝所處的時代不是很好,是一位非常辛苦的皇帝,咸豐帝在位時,內憂外患,內有太平天國作亂,外有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咸豐皇帝在位時也是非常的鬱悶。
從隆恩殿前面台階上的石刻就能夠看出,左龍右鳳,跟慈禧皇太后的就有著很大的不同。整座隆恩殿非常滄桑,看起來非常的有年代感,甚至讓人看到有些破舊,這個地方遊客從來沒有來過。
到了陵寢門的時候,能夠感覺到這座帝王陵的確與其他的帝王陵有著很大的不同。前面的橋全部都是平的。在清東陵唯獨乾陵皇帝的帝陵前面的橋是拱橋。東陵和西陵所有的地面都能看到漢白玉做的磚,無論是橋還是階梯都有一個特點,數量全部都是單數。那麼單數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天子當陽,陽是單數,陰是偶數,在帝陵中是不允許出現偶數的,無論是石橋還是階梯全部都是單數,甚至連石橋上的石板數量和階梯的台階數量全部都是單數。可見封建社會的禮制是多麼的嚴苛。
在咸豐帝的定陵中,看不見二柱門。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年代長久被毀了嗎?並不是這個原因,在咸豐帝的定陵中壓根就沒有建造二柱門。這麼重要的帝陵中為什麼沒有二柱門呢?那是因為在封建禮制中,只有保持領土完整的帝王才能在帝王陵中建造二柱門。
咸豐帝定陵未開放的區域,看起來的確是很荒涼,看著讓人有些心寒,一副破敗不堪的樣子。
也許會有人問,咸豐帝的定陵為何不開放呢?其實這種大型的帝王陵開放是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員和安保人員來進行保護的,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是很大的。地宮裡面的文物要比外面的文物要多得多,如果要打開地宮的話,需要得到文物部門的批准。我們現在帝王陵本著保護的心態,是儘量不對外開放的,象徵性的開放幾個比較有名一些的就可以了。
在咸豐帝陵的琉璃影壁的下方就是地宮的金剛牆所在的位置,站在前面看起來顯得非常破敗和滄桑,有些牆壁上的磚頭已經脫落了,為了防止碎石脫落傷者人,有些已經進行了加固處理。
站在寶城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咸豐皇帝帝陵的寶頂,寶頂下面就是咸豐皇帝的地宮。那麼咸豐皇帝的地宮中埋葬的究竟有誰呢?裡面只有咸豐皇帝和孝德顯皇后兩個人,再也沒有其他人。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人問了,慈安和慈禧為什麼不和咸豐皇帝葬在一起呢?要想跟皇帝葬在一起一定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要得死在皇帝前面,如果死在皇帝前面那是進不了帝陵的。咸豐皇帝在31歲時在承德避暑山莊去世,隨後慈安慈禧垂簾聽政。
從地面到寶頂每一層都要走台階上來,寶頂所在的位置是在山上,而且一路是上坡,需要一步步登上階梯上來,那麼被稱為地宮呢?叫地宮真的正確嗎?有句老話叫做,葬山不葬頂,埋坡不埋嶺。清代的皇陵的地宮都在坡上,寶頂後面是大山,前面是皇陵建築而且建有階梯一層層網上走。
咸豐皇帝20歲登基,在位僅僅只有11年,31歲病死在承德避暑山莊。咸豐帝的定陵故事很少,事跡也非常少,和康熙與乾隆的帝陵沒法比,甚至連慈禧的陵墓都比不過,所以來此參觀的人非常的少。就算是對外開放的話,這座帝陵的參觀意義也不大。
但是看完咸豐帝的定陵後,給人留下一種見證文物的滄桑感。大家看完後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