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愚蠢工程,引發規模性戰爭?開玩笑!長城不是單純的一堵牆

2020-08-20     我說今史

原標題:長城是愚蠢工程,引發規模性戰爭?開玩笑!長城不是單純的一堵牆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關於長城作用的討論,有人認為,長城是愚蠢的工程,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長城限制了中原王朝開疆擴土,否則,今天中國的北方邊界線應該在烏拉爾山脈。還有長城是引起戰爭的罪魁禍首!長城建立以前,規模戰爭很少,只是打家劫舍而已,沒多少稱的上戰爭,長城建立後,規模性戰爭很多,為什麼?游牧民族無法南遷北移放牧了,阻斷了牧民的生活來源,以前打家劫舍就可以解決生活,現在不行了,牧民生活困難增多,一聽說要到中源搶吃的,分分響應,大規模戰爭就此發生了,是長期以來不斷發生的。

的確,長城是中原諸多漢民族帝國為了防止草原等少數民族的入侵和騷擾而修築的,直到明朝還在修,說明萬里長城是中原漢人王朝一道心理防線,長城事實上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減少侵略和騷擾次數,也為占領中原增添了困難,但是如果草原少數民族有實力,並真想侵占中原的話,長城是無法阻止的,看看五代十國,看看宋朝、明朝。

個人覺得不能說長城限制了中原王朝開拓疆域的野心,農耕民族的作戰能力到了長城是極限了,如果想再打必須以長城為據點屯兵屯糧,然後才有能力往北打。古人和那些說長城是愚蠢工程的人,少了一樣現代化的設備,那就是鍵盤。

中國的長城是兩千多年前的工程,秦漢時期,不知多少次阻擋了北方草原民族。可謂功不末!其實長城主要不是防進攻,而是防撤退,進入長城搶掠的蠻族,回去時只要被堵在長城的關內,所搶的財物就不容易帶回去,這個很煩惱,增加了搶劫的成本。必須大隊人馬,才敢入關搶劫,小股部隊進來就出不去,或者丟了一大半人結果需要的東西搶不到,運不回。

整個中國北面的國界那麼長,不可能在整條線上布防,修長城的好處在於集中兵力防禦少數幾個可以通行的據點,整個沿線有長城保護戰馬過不來,少數幾個步兵爬過來,影響不了戰局。如果沒有長城,你雖然可以把外敵打回老家,但是他冷不丁偷偷跑進來騷擾老百姓怎麼辦?而且長城以外也有很多城池要塞,到了長城腳下已經最少是二、三線的防禦了,不管游牧民族多猛,到了這裡也只是強弩之末,防禦可以爭取到更多的救援時間,秦始皇攻城掠地掃滅六國,他怎麼可能在軍事上做出這麼大的愚蠢決定?

再者中國從古到今城池都是起的中心節點和後勤基地作用,一般每座城池都有其輻射範圍,控制了一座城就代表控制了一個地區。回到長城來說,控制了長城可不代表就控制了那一條線,而是控制了一整片區域,進可作為攻擊草原的橋頭堡和後勤集散基地,退可作為據守的屏障,可以限制游牧民族的機動性,這才是長城的作用,記住,長城是城不是單純的一堵牆而已。

還有一點,中原王朝能自給自足,北方游牧民族生產技術、武器裝備等都沒南方高,很多物質都需要到南方獲取。有了長城阻隔使其不能正常通商來往獲取所需資源!這就變相打壓讓其不能很好發展!小編記得,羅馬帝國時期也修建過類似長城一樣的防禦體系,只是規模沒這麼大,但也造就了相對大一統的歐洲格局,而後歐洲都是各王國鼎力再無統一時期,對比之下,中國的長城作用就毋庸置疑了,這世上不存在萬無一失的軍事手段,雖不能完全避免外族入侵,但至少能夠保證在多數時期都是統一的中原王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DD3CnQBLq-Ct6CZGb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