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疫情防控是一場不能輸的戰鬥。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當下,全國氣象幹部職工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發揮優勢、聚集智慧,努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與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匯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從今日起,我們將推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氣象力量」系列報道。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風暴中心武漢到全國各地,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醫護人員日夜奔忙,居民積極做好個人防護……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奮力拚搏。
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疫苗」。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疫情防控信息的高效暢通傳遞,關乎百姓防範意識與安全感,關乎疫情防控成效,關乎社會大局穩定。關鍵時刻,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簡稱預警發布系統),充分發揮廣覆蓋、快響應的優勢,穩穩扛起權威發聲、傳遞信息的責任擔當,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關鍵時刻挺上前——
「廣覆蓋快響應」優勢凸顯
口罩購買預約服務在微信小程序上線!1月31日晚,廣東省廣州市政府緊急推出一項「線上預約+線下購買」的服務,給市民送去暖意。
然而,問題很快接踵而至:尚在試運行階段的小程序,暫無針對預約不成功的提醒功能。若踴躍預約的居民在不明情況下在定點藥店聚集排隊購買,定將加大疫情擴散風險。
廣州市政府立即研究部署,「簡訊通知居民」的職責落到了廣州預警發布中心。省、市兩級預警中心與運營商連夜奮戰,終於在次日早上8時之前,向73萬市民發送了預約不成功的信息,並發簡訊提醒「成功中籤」的市民選擇免費快遞服務,避免直接前往藥店。
一條及時到來的簡訊,為政府以人為本的服務增添了溫暖註腳——這正是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預警發布系統發揮優勢助力信息傳播的生動寫照。
時間回到1月26日,一個務實舉措,經中國氣象局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深入討論後提出:各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機構要主動溝通對接,根據需求利用預警發布系統發布疫情防控有關信息,為相關部門回應社會關切、普及防疫知識、解讀有關政策提供支撐!
這一舉措,基於預警發布系統穩紮穩打建設十餘年積蓄的深厚底氣。它曾在颱風「山竹」登陸期間實現預警信息傳遞4.68億人次的廣覆蓋,有效引導公眾配合防災減災;也曾廣泛發布外交部的海外安全警示信息,提醒中國公民注意安全;更走向國際,為亞洲區域預警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這一舉措,更基於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點多線長面廣的嚴峻實際。一個人就是一道防線,如何在更短時間內讓更多人知曉信息?預警發布系統「廣覆蓋、快響應」的特性此時更加凸顯:縱向覆蓋國家、省、地、縣四級發布終端,橫向與16個部門共享共用發布渠道,可通過移動互聯、簡訊、網站甚至農村大喇叭等多渠道一鍵式發布,社會公眾覆蓋率達87.4%——強大功能與獨特優勢,正契合當下最迫切的需求,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利用預警發布系統推送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提示。
連日來,中國氣象局有關部門與衛生健康部門持續對接,明確預警信息共享目錄與發布機制。國家衛健委面向各省衛生健康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利用預警發布系統做好信息發布與科普宣傳。
關鍵時刻挺上前,各地氣象部門不負使命,雷厲風行——
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聯合抖音平台發起「戰勝疫情,DOU行動」話題,形成「刷屏」之勢;在防疫最前線湖北武漢、黃岡、荊州等地,預警發布機構與防疫指揮部等協同聯動,發布信息覆蓋千萬餘人次;在河南,從1月26日開始,居民在收到天氣預報簡訊之後,總有一條防疫科普信息接踵而至;在天津,防護措施提醒、嚴禁哄抬物價提示等信息,都由預警中心發出。
截至2月3日15時,全國各級各相關部門通過預警發布系統發布疫情相關信息8658條。
延伸觸角向下沉——
「最後一公里」信息暢通
「今天野味吃得飽,明天病床跑不了;多消毒來勤洗手,黨政軍民齊防守……」1月30日,黑龍江省雞西市蓮花村,一段防疫宣傳的順口溜從氣象大喇叭中傳出,響徹全村。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各地村幹部通過大喇叭「喊話」的音視頻,迅速登上網絡熱搜榜單,遍布全國鄉村的氣象大喇叭也火了起來。網友點贊:這絕對是疫情防控中的「硬核」力量!
農村氣象大喇叭 圖/黃國成 胥金林
或話語嚴厲、或苦口婆心、或直白樸實,各地村幹部絞盡腦汁通過大喇叭讓村民聽得懂、聽得進去,其背後是基層防控疫情的現實挑戰——村莊和社區所在的「最後一公里」,既是每個人最熟悉的生活之所,也是出現突發事件時組織管理薄弱之地。尤其是農村,務工返鄉人員多、人們傳統觀念強、信息傳播手段有限,更是疫情防控不可忽視的重中之重。
作為預警發布系統在基層延伸的重要觸角,氣象大喇叭、顯示屏等渠道,成為村莊與社區防控中的關鍵。平日裡,它們作為基層最重要的氣象預警發布渠道,打通了氣象防災減災的「最後一公里」,一次次助力生命跑贏災害。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地不約而同再次讓大喇叭響起來、顯示屏亮起來,助推疫情防控信息直達「最後一公里」——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氣象局利用電子顯示屏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圖/文 蒙京華 王宇芳
在遼寧,通過氣象部門的11443部農村應急廣播系統,《致全省農民朋友的一封公開信》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放。「我每天都聽廣播,現在不出門,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瀋陽市法庫縣石樁子村村民李志武說。
圖/文 劉旭 史洪傑
「市農業農村委、市衛健委提示:出現哪些身體異常狀況需要及時就醫?市衛健委基層醫療專家翟春雨解答……」在天津,基層醫療機構專家錄製的科普訪談節目,被編輯成「一問一答」的語音提示,通過氣象大喇叭面向全市行政村每天6個時段滾動播放。
為了消除傳播「死角」,從大年初三開始,廣西荔浦的氣象黨員志願者每天拉著移動預警大喇叭進村,用土話方言宣傳防護知識,廣受村中老百姓稱讚:「氣象移動廣播員,貼心暖心!」
在福建,在各個鄉鎮村委會、農業園區、社區門口的氣象信息電子觸摸屏、電子顯示屏上,「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提醒格外醒目,豐富的圖文信息,讓居民更直觀了解疫情與防控知識。
……
百姓的健康理念與防控意識,也隨著疫情防控信息傳播的深入民心而無形加強。這個春節,從村莊到社區,串門走親、扎推嘮嗑、張羅聚會的少了,戴口罩、勤消毒、學知識的多了。
而各地氣象工作者的傾情守護,始終與信息直達「最後一公里」同在。在遼寧阜新,氣象工作人員搭起臨時工作間,加緊搶修鄉鎮信息員送來的「卡殼」農村應急廣播接收機;安徽銅陵氣象部門成立巡查小分隊,連日來奔赴多個鄉鎮進行巡查檢修,確保氣象大喇叭正常運轉;在江西,技術人員連夜攻關,向全省120萬名網格員及平安志願者靶向推送提醒信息。
廣西玉林博白局工作人員維護氣象大喇叭,確保防疫信息及時播發。 圖/文 蔡雨容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兒。疫情防控鏖戰正酣,氣象部門將繼續發揮預警發布系統之所長,助力跑好疫情防控信息傳遞的每一公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氣象力量。
讓我們一起提高防範意識,共同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研究疫情防控工作 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中國氣象局進一步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作者: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 賈靜淅 劉若馨
(楊群娜、王建忠、袁長煥、喻迎春、馬東雷、張妍、江然、韓嘉樂對本文有貢獻)
微信編輯:張娟
審核:葉海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8OJInABgx9BqZZIAiF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