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一首詩中寫道: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悟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有著非常聰明的天賦,從小就在詩詞歌賦方面展露頭角,經常被人誇讚,後來官職做到極高的位置,這一切都源自於他的聰明和天賦。
但是也正因為他的聰明,而讓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受朝政影響多次被貶,歷經苦難。而平淡無奇的百姓生活,成了蘇軾一生望塵莫及的人生狀態,這一切正是因為聰明給自己帶來的災難。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秉持的都是機巧的心態,總以為機巧之心能夠為自己謀得福利,能讓自己人生生活得更好,但其實真相併非如此。
正所謂「大巧若拙」,最大的機巧反而是有顯得有一些笨拙,這樣人生才能適度合理,否則那一些用盡心機的小聰明,不但為身心所累,還會給自己惹來災禍,反而毀了自己的人生。
所有的小聰明都敵不過大智慧,因為小聰明對於一個人來說只是主觀的手段,而大智慧才是一個人能夠順應規律,以無為而治進行的策略和生活方式。
就如同《道德經》中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01:機巧之心違背了自然規律
這個世界存在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客觀存在的層面,第二個是主觀存在的意識。
如果把客觀存在的層面比作一個宇宙,那麼自己主觀存在的意識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小星球,而自己的機巧之心,都只是存在於這個星球上的小動作。
如果這個小星球沒有主觀的妄為,它的運行軌道是隨著整個宇宙的大環境而運行的,這並不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不管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流動,它都是符合規律的,那麼整個宇宙平就會平衡。
但是,如果這個小的星球偏想讓自己的狀態跟著自己的意識去走,沒有符合宇宙的整個規律,而是橫衝直撞,那麼他的這一種狀態,就會造成宇宙的混亂。
人生的主觀意識就是小的星球,而整個人生的客觀規規律與狀態就是整個宇宙。
如果你的主觀意識只是在自己的世界裡面橫衝直撞,用自己的機巧之心企圖改善改變自己的人生,那麼會讓你的人生越來越糟。
如果你能夠順應著自然規律去成長和發展,那麼一切都會顯得和諧順遂,不但能免除災禍,免除問題,還能讓自己的人生積累福報。
02:機巧之心讓自己徒增勞累
古人就說:人生百味,無事為福。
在《周易》的學說之中,最好的一個卦辭並不是「大富大貴」,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大富大貴,就有災禍產生。
而最好的智慧是「無咎」,所謂的無咎就是無災無難。
人生多風雨,無事便為福,沒有事情產生,沒有禍端出現,那麼這就是人生最好的福氣,這也是我們剛才所說的順應而為,也是道家思想中所強調順應自然的智慧。
當你順應外在的規律,儘可能的避免產生禍端的時候,自然能夠免除勞累。
有這樣一句話: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所以,不給自己的人生增加憂慮,用一種淳樸坦然的方式去面對,反而會成就自己平坦順應的人生。
《菜根譚》有這樣一句國學智慧:
文以拙進,道以拙成,一拙字有無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樹雞鳴,何等淳龐氣象。至於寒潭之月,古木之鴉,工巧中便覺有衰颯情形矣。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文以拙進,道以拙成,一個人的技術可以用機巧之心去進步,但是一個人的道心與大的成就,則需要用淳樸,看似笨拙的淳樸來成就。
樸實穩重,勝過所有的賣弄機巧,一切坦然順應天命,勝過所有的客觀為之,這才是真正聰明之人所做的事情。
縱觀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太過於聰明反被聰明誤,而那一些看似愚笨的人,卻活得越來越瀟洒坦然,這就是機巧與淳樸的較量顯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7kddm4BMH2_cNUgs1fv.html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