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線突破後的股票都漲停?我整整讀了10遍,早點知道就好了

2019-09-16     狼行華爾街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自行操作,請注意控制倉位和風險自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翁伯然(C567016),免費訂閱最新的股票情報、經驗技巧和操作策略!

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中抽象、概括出的"簡單",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最好的簡單"!虛懷若谷,吸納百川者,方能省悟"簡單"之"道"也。

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作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

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股市中每天都充滿了賺錢的機會,但真正屬於自己的機會並不多。屬於自己的機會也往往就是與自己個性最相符的機會。

華爾街的大炒家傑西.利物莫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賭博和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市場的波動壓注,後者則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

亞當斯密說:「當我們身處某種範式時,就很難想像任何其他範式」,禪宗六祖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而對於市場交易,如果想要追求穩步的資金增長,我的體會是:放棄一切主觀的成見或希冀,不想自己想要的,保持心靈和思維的彈性。放棄自己的任何信念,追隨市場的信念;放棄自己的任何個人意志,追隨市場的意志;放棄任何理論、概念和技巧,根據市場現實的狀況厘定分階段的交易戰略、交易策略並據此交易。

僅僅建立一套交易系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與時俱進,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自己的交易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否則,再輝煌的成功也不足以使你戰勝變幻莫測的市場。很多時候,交易者只強調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一段時間的持續獲利後,就認為自己掌握了制勝的法寶,而殊不知也許只是當時那一段時期你的交易方法恰好和市場走勢相契合而已。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煉場,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態和德行的統一,三者不可分離。

戰勝自己很難的,我覺得能明白自己的毛病想法去避開比較現實。只做自己有把握的行情,做單不用想的那麼複雜,簡單有效就行。根據自身特點找到合適的方法,就能在市場活得長久,紀律和心態控制比技術提高更重要。

既然是做趨勢就不應該經常換短線來做,因為趨勢和短線考慮的角度是不同的,手法也不一樣。操作方法到一定程度要繼續改善也是很難的,因為無論如何都有出錯的機率存在。

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其中一個處理信息,另外一個處理情緒。簡單點說,一個理性的處理各種現象,一個則情緒化的處理包括價值觀在內的問題。所以,從根本上說,每個人都有兩個我。一個是理性的,一個是情緒化的。在交易之前,我們會非常客觀的分析趨勢;可是,一旦持倉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就開始介入了。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變為另外一個人了。做交易,說到底,其實都是我們的心理活動。所以,了解我們自己,尤其大腦內部的結構、運作模式,對於交易是非常重要的。

風險是「不患」的,是無位次的,任何妄求在投資中的絕對無風險,都是痴心妄想。唯一的辦法,就是設置一個系統,使得無位次、「不患」的風險在該系統中成為有位次,「患」的系統,這是長期戰勝市場的唯一方法。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例如資金、操作水平等等,設置一套分類評價系統,然後根據該系統,對所有可能的情況都設置一套相應的應對程序,這樣,一切的風險都以一種可操作的方式被操作了。而操作者唯一要乾的事情,就是一旦出現相應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操作。

虧損,無傷於你的自尊;盈利,不代表你的輝煌。把快樂的基礎,建立在成長的概念上。每天感覺到自己的變化和進步,這是快樂的源泉。於是,虧損的痛苦、盈利的喜悅,不再占據你頭腦的主要位置。這一點非常重要。習慣以後,你會自覺地看盤面走勢,而偶爾才會看看帳單了。因為你知道,帳單,不是你生命的意義所在。

人的一生總是在追逐確定性,認為只有得到確定性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如果我們失去確定性的話,那麼就會陷入一種可怕的恐懼當中。從心裡學的角度上講,不確定性比失去更為可怕。事實上,確定性是不可能追求得到的。而只有意識到確定性並不存在時,我們才能使自己的內心得到安寧。

「月線看勢、周線選股、日線分時」。在市場中有很多投資者在觀察和分析大盤跟個股時經常都是盯著日K線圖來看的,但是對於周、月線就看的很少且研究不多。

然而,如果能夠熟練使用周線看盤和選股,那就會讓頭腦更加清醒冷靜,同時也可以減少操作中的失誤。

周線使用技巧

技巧一:判斷反彈

周K線在連續出現陰線而超跌時,在出現兩根以上的周K線組合表明有止跌跡象後,一般表示其後可能會有力度較大的反彈或反轉行情出現,這時買入後可不必依照日K線的分析過早賣出,可以適當增加持股的時間。

技巧二:把握介入時機

在連續的下跌行情中,對周K線而言,要等到較長的下影線和成交量極度萎縮同時出現時才可以考慮是否介入,而不應僅靠日K線的分析來判斷操作時機。

在上漲行情中,如果周K線呈現出量價齊增的態勢,則下一周應該還有新的高點出現。這時若周初盤中出現低點,一般不需依照日K線的提示考慮賣出,反而應當視為較好的短線介入時機而考慮短線買入。

技巧三:高點放量

注意此處的高點不是指股價的最高點,而是累計上漲幅度超過40%以後的價位。當股價累計上漲幅度超過40%後出現放量,特別是後量超前量的現象出現,應減倉或退出觀察。如果股價在歷史最高點的周換手率不超過20%,此時風險極大,應儘快出逃。


周線操作技巧,不計日內得失

日線是股價每天波動的反映,但是如果我們過分沉迷於每日的股價漲跌,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此要從更長的周期把握股價的走勢,還得應用周線圖來觀察。一般來說,在周線圖上,我們可通過觀察周線與日線的共振、二次金叉、阻力位、背離等幾個現象尋找買賣點。

1、周線與日線共振

周線反映的是股價的中期趨勢,而日線反映的是股價的日常波動,若周線指標與日線指標同時發出買入信號,信號的可靠性便會大增,如周線KDJ與日線KDJ共振,常是一個較佳的買點。日線KDJ是一個敏感指標,變化快,隨機性強,經常發生虛假的買、賣信號,使投資者無所適從。運用周線KDJ與日線KDJ共同金叉(從而出現「共振」),就可以過濾掉虛假的買入信號,找到高質量的買入信號。不過,在實際操作時往往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由於日線KDJ的變化速度比周線KDJ快,當周線KDJ金叉時,日線KDJ已提前金叉幾天,股價也上升了一段,買入成本已抬高,為此,激進型的投資者可在周線K、J兩線勾頭、將要形成金叉時提前買入,以求降低成本。

2、周線二次金叉

當股價(周線圖)經歷了一段下跌後反彈起來突破30周線位時,我們稱為「周線一次金叉」,不過,此時往往只是莊家在建倉而已,我們不應參與,而應保持觀望;當股價(周線圖)再次突破30周線時,我們稱為「周線二次金叉」,這意味著莊家洗盤結束,即將進入拉升期,後市將有較大的升幅。此時可密切注意該股的動向,一旦其日線系統發出買入信號,即可大膽跟進。

3、周線的阻力

周線的支撐與阻力,較日線圖上的可靠度更高。從今年以來的行情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以周線角度來看,不少超跌品種第一波反彈往往到達了60周均線附近就有了不小的變化。以周K線形態分析,如果上沖周K線以一根長長的上影線觸及60周均線,這樣的走勢說明60周線壓力較大,後市價格多半還要回調;如果以一根實體周線上穿甚至觸及60周均線,那麼後市繼續上漲、徹底突破60周均線的可能性很大。實際上60周均線就是日線圖形中的年線,但單看年線很難分清突破的意願,走勢往往由於單日波動的連續性而不好分割,而周線考察的時間較長,一旦突破之後穩定性較好,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確定投資策略。

4、周線的背離

日線的背離並不能確認股價是否見頂或見底,但若周線圖上的重要指標出現底背離和頂背離,則幾乎是中級以上底(頂)的可靠信號,大家不妨回顧過去重要底部和頂部時的周線指標,對尋找未來的底部應有良好的借鑑作用。


周線突破平台或者K線突破60周均線買入戰法的操作要領

1、周線要突破長期的震蕩平台。如果是一二月的不符合我們這裡講的戰法。

2、K線在60周線之上,同時5、10、20周線在60周線上方。

3、MACD突破0軸,出現紅柱

當周線突破了平台或K線突破了60周線,我們再利用日線結合來確定買賣點。

周線突破平台或者生命線(60均線買入法)注意的技術要點:

1、周線突破長期(時間周期可以定為3-12個月份左右或更長一些)的震盪或盤整的高點方可買入。

2、macd指標背離,且突破0柱!綠柱走完,紅柱出現最好,這時候是介入的好時機。

3、k線上穿生命線,且5.10和20均在生命線上方,買入就對了。

下面列舉一些經周線突破出現買點以及突破後的強勢上漲走勢圖:


短線交易如何突破瓶頸

短線交易是把雙刃劍。它既可給你帶來最快的資金成長,當然,也就能給你帶來最快的資金損失。在開始階段,這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無人可以倖免。除資金損失外,你還會遭遇的困境就是:好像每種方法都管用,又好像每種方法都不管用。短線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根據市場本身進行交易,學會直接觀看市場本身,而不是任何在市場之外其他人的觀念或意見。

我個人建議初學者不要去學那些亂七八糟的理論和方法,具備了基礎知識之後直接憑感覺進行交易,在交易中學習學習如何在沒有任何憑藉和技術基礎條件下觀察判斷市場本身,只看價格形態和成交量,不看任何技術指標,並根據自己在幾乎一無所知情況下的判斷而進行交易。這當然是很困難的,還會遭遇資金損失,也當然會感到無所適從的難受。但以這種方式開始,走過紮實的在一無所知情況觀察判斷市場的階段後,能夠打下最紮實交易基礎。一年純粹這樣的訓練之後達到的判斷和交易水平,遠遠超過藉助基本面分析或各類技術指標交易者!因為你已經適應和學會了直接面對市場本身,這是交易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而對於那些已經有不少股票交易知識和經驗的人,如果他想成為真正的短線高手,要做的是盡力將以前學習多數東西忘掉,象一個初學者那樣交易:只是買賣、買賣再買賣。大腦跳動不止,操作類似於本能反應。雖然被社會訓練過度的人們,難以拋棄常規的思維和行為習慣,但他們一旦開始真的拋棄那些東西,人自身的潛在能力就會慢慢浮現出來,幫助他自己,對這點,根本不用懷疑。

在交易的某一個階段,你會陷入一賣就漲,一買就跌的境地------這在短線交易訓練中,幾乎是必然階段。這種情況下,市場中絕大多數人要不在不甘心中賭掉自己所有的本金,要不在自我懷疑中慢慢放棄。而你如果能挺過這個階段,在慢慢適應過程中找到方向感,那麼恭喜你,你其實已經基本成功了。

除了操作層面,還有心理層面的壓力,股票交易只要你在場中,就得面對自己資金每時每刻都在減少或增加的情況。頻繁滿倉交易更會使這種情況變得劇烈,這肯定會給你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壓力會使你的判斷頻繁地出現失誤,操作變形,還會非常容易地使你的身體變得難受、變得僵硬,甚至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股票下跌而不採取任何行動,就象被定格了一般。

其實這些都很正常,無論採用什麼類型的交易風格,每個交易者都會遭遇這種極糟糕的心理和生理情況,區別僅僅是短線交易者經常地遇見,而其他類型的交易者遇見的次數較少些而已。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正是這種程度的區別,使短線交易者比其他交易者更快地進步。

心理和生理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時的狀況,是一個交易者最重要的內在素質!一個不能承受極大心理和生理壓力,並不能在極大心理和生理壓力下,將自己逐步達到迅速調整好階段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原因非常簡單:市場可以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與大多數交易者的預期不一致(要不怎麼賺錢的人永遠是少數),在違背自己預期和願望情況下,無法放鬆和迅速調節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根本無法指望能進行多少次正確的交易------充滿彈性調整迅速的心理與生理調節能力是交易真正的內在基礎,這就是為什麼我提倡將自己一開始就置於最大壓力狀況下的根本原因。一個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外在的技術毫無意義。

在投機市場中,幾乎任何交易技術都無法脫離交易者的內在基礎和素質,脫離了這個基礎去談水平的高低根本沒有意義,成熟的交易者是內在心理與生理強度與彈性的調節能力與外在技術的充分匹配與協作,不進行內在素質修煉,而只去尋求外在技術一招鮮的人,永遠達不到交易的高水平!

最後,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時間沒有進步,那麼恭喜你,這說明你馬上會上一個台階了。水平的提升跟短線股票的拉升一樣,總是在長期積累之後,通過突然拉升的方式體現出來。

投機本身是任何自由市場的競爭產物,它源於人性對利益的追逐,本身沒有道德的枷鎖。事實上,投機也是一種工作,而且是一種辛苦而有智慧的工作,在大庭廣眾之下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賺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投機者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過人的膽識、智慧。

對於股市而言,這裡的投機者除了少數有機會短期操縱個別股票外,大多數都是憑自己對市場領先一步的判斷而獲取低吸高拋的收益的;如果公眾跟隨他們的判斷走,他們就是贏家;反之他們就是輸家,但他們會很快接受現實,做出調整;當然,為了考驗公眾的反應,測試性的推高和打壓是少不了的動作。但是,大多數投機者只是價格的預測者,而非價格的操縱者。

散戶既然不能達到那樣的專業程度,就沒有資格來押擊他們,更不能把自己因為無知和無節制所帶來的虧損都歸咎於他們。沒有了他們,市場將如一潭死水,而缺乏投機性的市場,資本是不感興趣介入的。投機,從本質上來看,是促使市場增加流動性的回報,具有高更風險和高回報的特徵。在風險和收益同比例的情況下,投機者形同承擔自負盈虧責任的經營者,其投機行為不應該被否定或批判。相反,理性的投機活動還能夠活躍交易、挖掘價值、配置資源、抵抗風險等積極的作用。

無論是多大的投機者或操縱者,他們和市場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拿破倫的話來概括:要麼你是瘋子,要麼我是瘋子。也許經常犯錯誤的不是他們而是市場或公眾,但是力量大的一方終究會獲得勝利,而力量小的一方則淪為失敗者和瘋子,這跟對錯沒有關係。所以,股票交易很多時候不是去分析誰對誰錯、合不合理的問題,而是要去分析買方和賣方誰的力量更大。

投機歷史上的典型代表,是美國的傑西·利弗莫爾。他是美國二十世紀前50年投資時代里最耀眼的明星,曾經一度壟斷了整個商品市場,甚至於江恩都曾對他頂禮膜拜。對於他的投機行為,我曾經有過以下的日記:

因為蔑視一切現有邏輯,打破一切原有陳規,天才創造了一個凡人所仰望的空間。而當天才走到英雄的道路上時,他無視於輕易得到的無數成就,繼續挑戰自己的潛力和自然的法則。他繼續成功,則繼續為英雄,他一旦失敗,則寧可毀滅。因為,他不想做凡人。凡人不知道的是,當英雄走向巨大成功的時候,也就是想獲得巨大自由的時候,可結局常常是相反的。所以他越發突破舊秩序,他試著想搬起他自己正在坐的椅子。但人是勝不過天的,而英雄則往往想知道天究竟有多高,他知道,這個答案只有他或許可以解答。諸多的磨難使他失去了對生的眷念和對死的恐懼,他清楚自己繼續摸高則必將天折,只是,他仍然想知道人類的極限在哪裡,市場的邊界在哪裡。他知道,只有他才能創造一個人們必須重新觀察的高度,只有他才能檢驗真理存在的廣度、深度和價值,因為他是行業的第一。

凡是天才的開始,都曾經思考過「侯王將相,寧有種乎?」;凡是天才的結束,也都堅信過「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他常常嘲笑世人,嘲笑那些在市場分析里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凡人,他們往往希望能找到持續的、穩定的收益率,他們希望「一勞永逸」,他們害怕失敗和難熬的壓力。面對巨大的、持續的、變幻莫測的市場風險,這些辛勤的動作幼稚得可笑一—人在江湖走,怎能不挨刀?

沒有「一勞永逸」的秘籍,最多你也只能為自己做一副鎧甲(比如投資策略、資金管理、交易系統),使你自己獲點小利的同時儘量長壽些。所以,很多人將精力放在了做鎧甲裝備上,而忽視了對自己勇猛本性和舔血生涯的殘酷訓練,此為英雄所不齒。當然,當99%的人都倒下時,擁有這副鎧甲保命的人也就成了將軍一—但他,不是英雄。

英雄深深明白什麼是刀口上舔血,什麼是有去無回。他的強悍和睿智使他考慮的不是每場戰役的生與死的問題,而是如何將別人甚至所有的人打敗,獲得自己獨有的巨大的戰績。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行為,這種每場全力投入的劇烈程度,註定了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常常考慮的是戰、戰、戰,凡人常常考慮的是活、活、活,因為有他的存在,凡人避其鋒芒;因為有凡人的存在,所以才有他的嗜血成性。他的隕落,凡人不可理喻。

寂寞、訓練、搏殺、享受、瘋狂、死亡,他早已習慣了,他死於常人所不能知曉的英雄氣節。但英雄,有時是可恥的,因嘗遍艱辛與榮耀的孤獨與狂妄,凡人承載不了。

了解更多股市資訊、操盤心法和交易系統,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C567016),免費領取牛股戰法和長、短線盈利模式一套,精準把握主力資金動向 ,更多的買賣點的把握,選股策略,解套等股票投資要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7X7OW0BJleJMoPMwi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