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月減持美債68億美元 美國債務經濟模式處境堪憂

2019-10-17     中國金融信息網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三(10月16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8月持有美國國債金額減少68億美元至11035億美元,在最新公布的近半年6次數據中,有5次減持。此外,日本當月大幅增持439億美元美債,持倉量升至11747億美元,蟬聯美國海外最大「債主」。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美聯儲7月末實施了近十年來首次降息,但此後受全球經濟放緩等因素影響,美股出現大幅調整,美債收益率整體持續下行;同時,由於日本國債收益率整體處於負利率水平,在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突破16萬億美元刷新紀錄高點的時刻,美債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不少經濟體具有較大吸引力。

同時,也有觀點指出,目前全球掀起貨幣政策寬鬆潮,近期美聯儲剛宣布通過短期國債夠買方式進行擴表以及持續開展定期和隔夜回購協議,在美國債務不斷創下新高的情況下,美國的債務經濟模式的可持續性令人擔憂。

美國8月長期投資組合資本凈流出明顯

整體數據顯示,美國8月國際資本凈流入705億美元,其中外國私人資本凈流入1215億美元,外國官方資本凈流出510億美元。美國8月長期投資組合資本凈流出411億美元,創2018年12月以來的最大月度凈流出額。海外對美債的總持倉量從6.63萬億美元升至6.9萬億美元。

分地區來看,中國繼7月持有美債環比減少22億美元至1.11萬億美元之後,8月繼續減倉68億美元。歷史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債持倉規模,在2017年8月達到近兩年高點後,開始呈現小幅震盪走低趨勢,截至本次(2019年8月)數據,近2年持倉規模累計減少970億元,中途在2018年5月至11月期間曾連續下行。

一直與中國持倉規模相近的日本,8月持倉量顯著增長439億美元至11747億美元,創2013年7月以來的最大增持幅度,並連續三個月超過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自去年10月以來,日本持有美債穩步增長,已累計增加超1560億美元。

對於日本持倉變化,市場人士表示,全球提供負收益率的債務規模不斷增加,截至9月底已經超過16萬億美元。儘管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曾在8月跌至三年低位,但其仍在提供發達市場較高的正收益率,而當時10年期日債收益率8月底曾一度跌至52周新低-0.29%。

此外,從美債持倉前十的地區來看,英國8月仍為美國第三大海外債主,持倉環比增加152億美元,至3499億美元。排在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別是巴西、愛爾蘭、盧森堡、蓋曼群島、瑞士、中國香港和比利時。其中比利時增持美債118億美元,持有總量至2015年4月以來最高;蓋曼群島增持179億美元,增持幅度接近歷史最高,並超過瑞士成為第七大持有國/地區。沙特持有美債排名下降一位至第12位,環比增加30億美元。

美聯儲重啟擴表 債務經濟模式可持續性令人擔憂

在近期美債吸引力下滑、收益率震盪下探的背景下,美聯儲宣布擴張資產負債表,從本月(10月)15日起通過每月購買600億美元短期美國國債,將貨幣供應量維持在等同或高於今年9月初的水平,該行動將持續到明年第二季度。美聯儲還表示,將繼續每日進行回購協議操作直至明年1月,向隔夜拆借市場注入資金。有市場人士將此次擴表看成新一輪的量化寬鬆(QE),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此並不認同。

儘管如此,美聯儲重啟國債購買計劃還是引發市場爭議。美國宏觀政策研究公司聯合創始人羅斯納認為,美聯儲只是不想發出「情況很糟糕」的信號。預計美元還是會出現小幅下挫,但要使美元進一步下跌,可能需要美聯儲更大幅度的降息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改善。

另外,今年8月以來,2年期和10年期美債的間歇性倒掛,也令全球市場對其經濟衰退的擔憂升溫。

美國銀行分析師拉阿克塞爾表示,沒人願意讓資金緊缺加劇美國不斷惡化的經濟前景。雖然經過兩次降息,美聯儲目前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75%至2%之間,但近段時間以來美國貨幣市場仍陷入「短缺」的混亂狀態。美聯儲多管齊下應對「錢荒」,目的就是確保流動性不出問題。

對於重啟擴表之後,美聯儲還有什麼工具,中信證券明明認為,除了當前使用的通過短期國債夠買方式進行擴表以及持續開展定期和隔夜回購協議操作以外,降息依然是美聯儲進行貨幣政策操作的首選方式。若未來對於美元流動性的衝擊增強如美國政府債務進一步擴大,當前所採用的擴表安排或將擴大規模或延長期限,其未來存在發展成為QE的可能。(王菁)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6WW2W0BMH2_cNUg6K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