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位奶奶候選12月「中國好人」,快來為她點贊!

2019-12-09     文明寧波
由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國文明網承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2019年12月網絡點贊評議已經開始。阿拉寧波的董彩娣奶奶被推選為12月「中國好人榜」候選人,

一起來為她打call!

誠實守信 董彩娣

30年堅守「敬老孝老」的初心和承諾

董彩娣,女,1940年4月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慈溪,慈溪市掌起鎮五姓點村村民。1989年,董彩娣被調去掌起鎮中心敬老院擔任院長。30年間,她始終堅守著一顆「敬老孝老」的初心,為了「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老人」的承諾,先後陪伴了幾百位老人。退休後,她繼續住在敬老院,與女兒一起給老人們帶去無盡的溫暖和照拂,每年為已世的老人掃墓。2019年清明,80歲高齡的董彩娣跑遍50多個墳頭,給每位「老朋友」帶去水果和貢品。

80歲的董彩娣與敬老院老友交談

為了承諾,在敬老院一住30年

從19歲擔任村裡的婦女幹部開始,董彩娣拉開了為民服務的一生。1989年,掌起鎮中心敬老院創辦落成,事事細心、待人和善的董彩娣被調去做院長。那時,敬老院剛建成不久,老人的起居用品沒有落實,生火做飯的大灶也還沒搭起來。在收拾自己的鋪蓋卷的同時,董彩娣拿出了家裡所有能用得上的生活用品,裝了一個大行囊,背到敬老院就住下了。「一定要把敬老院辦好!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老人,讓來這裡的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就是秉承著這樣的初心和承諾,讓董彩娣在敬老院一住就是30年。

剛到敬老院,董彩娣沒有馬上上崗院長的職務,而是先做起了小工。拾磚、搭灶、撿柴火……一陣子下來,敬老院就變得有模有樣了。「當時每人每月交24元的費用,我們會退還5元的理髮費,剩下19元雖然有些拮据,但也要讓大家都能夠吃好睡好。」董彩娣回憶道。

為了減少敬老院的公共開支,把錢都用到老人們的食宿上,董彩娣帶著院裡相對年輕且有勞動能力的人去附近的山林拾柴火,衣服則大夥一塊兒挑著去遠處的溪水裡洗,這樣每月能節省不少錢。「和現在不一樣,當時院裡住的基本是五保戶,這其中就有很多沒有收入來源和沒有法定撫養人,但是自己本身年紀不算大的人,大家慢慢有了自給自足的觀念,也不用節衣縮食地過日子了。」董彩娣說。從1989年到2001年間,掌起鎮中心敬老院在沒有向政府要過補助的情況下,還結餘了6.8萬元,「可不是董院長小氣,她做到了她的承諾,讓我們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一樣,齊心協力為家庭作點貢獻。」住在一樓的一位大爺說。

董彩娣的外孫女王偉回憶道:小時候,敬老院就是外婆家,每次和媽媽去外婆家玩,去的就是敬老院。「那時候外婆全身心撲在敬老事業上,常常大年三十都不回家過年,外公沒人照顧,所以家裡人多少也有些不理解。直到長大後才明白這份事業的偉大。

言傳身教,女兒傳承敬老事業

為減少敬老院的開支,1998年,董彩娣讓女兒童夏麗來院裡義務工作,給老人們燒飯做菜。讓童夏麗來敬老院幫忙,是董彩娣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我年紀慢慢大了,很多事情都顧不上了,但我放不下這裡的『家人』。我的女兒裡面,就數她最熱情耐心,來敬老院幫忙最合適。」董彩娣說這話的時候像是在表揚自己的一個優秀員工,並不為女兒的辛苦而擔心。

董彩娣母女

董彩娣對女兒的工作要求嚴格,除了燒飯,她還希望女兒能儘快熟悉所有照顧老人的事宜,好讓她在平日裡多幫幫自己。同時,她常常教育女兒,一定不能忘了「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老人」的承諾。「母親是這樣說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有一次她幫一位排便困難的老人用手摳過便,這讓我感觸很深,而母親卻說,這就是敬老服務的日常。」20年的工作,讓董彩娣對這個看起來有些簡陋的敬老院有了深厚的感情。2008年退休後,她選擇繼續住在敬老院裡,陪伴著這些她的「家人們」。

母親對待這份事業的認真踏實,讓童夏麗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後來,童夏麗接過了母親的接力棒,繼續這份光榮的敬老事業。平日裡,童夏麗從早上五點多起床買菜開始,一天內負責每個房間的巡查、和老人聊天、帶老人出門辦事看病、燒菜做飯等,直到晚上六點多回家前再去查一遍寢,並且365天全年無休。一天下來,可以說屁股基本就沒沾過辦公室椅子,可童夏麗卻說:「母親20年來每天都是這樣對待她的『家人』的,她承諾的,我一樣也要做到!」

目前在敬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不少老人一開始來的時候是抗拒的,總覺得敬老院不是一個好的晚年選擇。但是住上一陣子,大家的內心都發生了變化,變得依賴起敬老院。今年已91歲高齡的潘堯林老爺子對敬老院的生活很滿意:「基本上是飯在口裡、茶捧在手裡,讓我們覺得住在這裡心情愉悅,加上環境好空氣好,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很不錯。」

董彩娣與敬老院老人聊天

堅守承諾,清明跑遍50多個墳頭

如今已80歲高齡的董彩娣身體已大不如前,特別是今年清明節上山祭掃了50多個墳頭後,回來就腰酸背痛,哪兒都不舒服。為什麼要去50多處?董彩娣解釋說,以前住在敬老院的不少五保戶都無兒無女的,就跟她說死了以後不用拿骨灰回來,也沒人去祭拜。董彩娣聽了心裡難受,答應他們「現在,你們有我照顧;以後,我也會像家人一樣每年都去看你們」。

為了這句簡單的承諾,董彩娣已經堅持了二三十年。而這個數字,也在越變越多。今年,她一如既往地靠自己的雙腳,一處不落地去了50多個墳頭,給每位「老朋友」帶去了水果和貢品,和他們聊聊現在的幸福生活。孩子們勸她年紀大了,下次別這麼累了,她卻說:「我都答應人家了,怎麼能言而無信呢?」回來以後,她自知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便一遍又一遍地叮囑女兒童夏麗:「如果我以後走不動了,你也要每年都去看望他們。」

點贊規則:

對每個候選人,當月只能點贊一次,選擇點贊的候選人數不限。(即對張三點贊完之後,你還可以去給李四、王二等點贊)

點贊方法

識別下方二維碼

進入投票頁面

點擊「類別」選項

下滑選擇「誠實守信」

排序第三位即董彩娣

點「加入」,將她加入到點贊庫

點擊「點贊評議」即點贊成功

同時還可點擊人物「詳細」

在事跡材料後進行留言評議

為好人點,投上你寶貴的一票!

文明寧波綜合,來源:中國文明網、寧波文明網

編輯:妙朵兒 責任編輯:蘇葉子

傳播文明 引領風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15y6G4BMH2_cNUg6J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