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要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2019-10-24     悠貝親子圖書館

之前在論壇上,偶然發現了一條母嬰論壇的討論帖:哪些認知,讓你對孩子無比失望?

其中點贊數最多的回答,是:平凡。

當時的感受是,這屆家長真矯情。平凡有什麼不好,難道身為家長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註定不凡嗎?自己且做不到的,憑什麼要求孩子?

但事實上,但有一天,真的發現,在自己眼中自帶高光的孩子,真的在某一方面無比平凡的時候,這種感覺,真的比自己平凡還要難受。

在說出我自己的故事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討論一下何為平凡。

借用一下百度百科上的解釋,平凡一詞,是這樣被定義的:

1.平常的能力和價值,被認為遲鈍、沒有靈感的或拙劣的;明顯地缺乏特色或長處

2.沒有值得注意的事情

3.具有通常或重複的特點

4.與工作日有關或具有工作日特徵;普通的

5.無特色或無區別

6.毫無異常之處;沒有創見、新穎或趣味

7.具有平民大眾一般的特徵

8.缺乏獨創性

這幾個解釋,無論哪一條,單獨拿出來,都不是一個好的詞彙。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評論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平凡」,肯定不是什麼褒義詞。

而在越來越崇尚素質教育,和才藝多樣化,重視獨創性的時代,平凡一詞,又或多或少與「平庸」和「碌碌無為」相掛鉤。試想一下,人生在世能幾時,誰不曾想過能傲然一生,轟轟烈烈地在世上走一遭,而天生甘於平凡呢?

而在這個遵循規則的世界,若想步平青雲,學業的門檻,卻是一般家庭,如論如何,也必須要邁進去的。

好巧不巧,與新聞上偶爾爆出的學霸相對的,就是像我家熊孩子這樣的學渣,遍布人間。

她會說話的歲數並不早,卻因為可愛的嗓音,讓所有人都倍感驚喜。但是人都會愛比較,縱使我深知,每一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有自己步調,我也不得不說,比起幼兒園裡,那零星的幾個過目不忘、出口成章的聰明孩子,我家始終口吃不輕,也根本記不得幾句歌謠的熊孩子,絕對是班級里吊車尾般的存在,根本連個平均水準都夠不上。

她在記憶里和語感感知能力上的平凡,讓我鬱悶不已。不是鬱悶於她的不聰明,而是擔憂未來的求學之路上,縱使她付出的比其他孩子多,也註定成不了學習拔尖,備受同學和老師喜愛的聰明學生。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

在我上學的時候,恰好跟年級里一位公認的天才同桌。在我努力抵禦著睡意,努力在早自習背單詞的時候,她在閉目養神,醒來後吃了早點繼續睡覺;我在課上努力記筆記,使勁把老師教的公式生搬硬套地塞進腦袋裡的時候,她摘了眼鏡,趴在桌沿,躲避著老師的視線,在看口袋書;在我課件奮筆疾書,想在放學後有更多的時間複習和溫習的時候,她跟關係好的小姐們,趴在操場上的鐵絲欄杆上,悄悄圍觀暗戀的同級男生……

或許,這世間上當真是有「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逆襲而上的實例,但很遺憾,同校6年,在我的掙紮下,我只是從一個成績普通,記憶並不出眾,只憑藉個人意志的初中生,拼搏成了一個在重點班成績墊底,在學業上潛力稀少的高中生。

天賦的差異,不能說讓人望而生畏吧,但確實足以改變大多數人的一生。

也因此,當像極了我的熊孩子,死活想不起來,已經重複教了10多遍的單詞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少年時代因為學習吃過的苦,走過的彎路,如潮水般湧入我的心田,簡直讓我忍不住抱著她痛哭。

我想,承認孩子的平凡,比當初承認自己的平凡,痛苦百倍的理由,或是是因為,我看到了她未來曲折的路,卻除了跟她一起再次出發,別無它法吧。

絕望與無助中,我突然看到了一本兒童文學,叫《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書中的小故事,讓我猛然意識到:養孩子要像牽著蝸牛去散步。簡單來說,就是慢慢來,不能急。

我恍然大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長處。而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並且不能操之過急。

當你著急的時候,當你想發火的時候,當你恨鐵不成鋼的時候,請你跟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然後跟我一起,重複一下:養孩子要像牽著蝸牛去散步,別著急,慢慢來。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by張文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

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 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

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

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是啊,當局者迷,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而孩子的到來,也是冥冥之中,要我在孩子的身上,找回我自己的花園和鳥語花香。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空間,也給孩子預留更多的可能性。

願世上所有父母,養育孩子,都能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和孩子一起閱讀成長,盡在童書通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wAZCm4BMH2_cNUga4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