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交易的本質上來說,已經虧損到這個程度,無論怎麼做,其實都是錯的。這就好像是一個病人,一開始只不過是小病,吃點藥就能康復,現在已經演化成大病,甚至有一點兒病入膏肓,無論是你採取手術,還是其他的重要舉措,都已經屬於飲鴆止渴,病人永遠無法最終康復。
2018年對於股市中的股民來說,是一個記憶深刻的年份,A股市場幾乎跌了一整年,已經超過了很多熊市階段的調整,讓很多股民欲哭無淚。基本所有的股民都處於虧損狀態,而且有的人虧損的額度並不小。對於虧損40%到70%的,還是有區別對待的,如果你的虧損額度小於50%,那麼你可以繼續持有,但要逢反彈擇機減倉位,逐步的把自己的倉位降下來,最後爭取把自己的倉位降到10%左右,這樣通過不斷的反彈離場,可能會讓你的損失控制在30%左右,同時你保留一部分底倉,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對於虧損50%以上的,尤其是虧損70%左右,這種情況下,你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是繼續持股等待反彈,至於說市場給不給你行情,讓你回本解套,那就要看天意了。
虧損70%,10塊錢入場大概就到了4.74左右,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就算上漲110%,你都回不到成本,這個數字,你只有等到下輪牛市來臨,或許才能回到成本,但是請注意,2008年高位被套的投資者,2015年的牛市也沒能回成本,這幾乎看不到希望了。
一名散戶的虧損過程:
1:他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因為他根本沒有對他買的股票進行研究,賺了錢是偶然,虧錢是必然的。
2:他成功的把股票投資變成了投機,投機者有贏的時候,但是輸的時候更多,所以賭徒十賭九輸。
3:因為是投機,所以心態很差,不會耐心等待,不進行反思,也就沒有進步,永遠淪為韭菜。
一名散戶虧損後的股市心得:
1:追漲殺跌永遠賺不到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長期來說賺不到錢。
2:只有大跌之後,市場才會普遍出現低估值,這個時候就是進入市場的大好時機。
3:永遠保持耐心,等待低估值區間出現,等待第一種大跌和第二種大跌的時機出現,就是投資的機會出現,要相信買的股票估值越低,賺錢的機率也就越高。
相信數據告訴你的真相,相信歷史得出來的常識,相信事物的內在規律。
一名散戶虧損後總結出的買入時機:
1:在股災時候,在大熊市的時候買入(逆向行動)
2:買入那些價格遠遠低於其真實價值的股票(估值)
一名散戶虧損後總結出的賣出時機:
1:在人們瘋狂進入的大牛市的頂部賣出(逆向思考)
2:在股票的價格已經透支未來的利潤,已經遠高於其實在價格的時候賣出(逆向行動)
一名散戶虧損後總結出來的倉位管理:
1:價值投資者買跌,越跌越買,不止損。
2:趨勢投資者買漲,越漲越買,10%止損。
為什麼散戶在中國股市炒股賺不了錢?
一、不會選股
中國的大部分股民在入市之前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投資教育,連最簡單的技術分析圖形、趨勢理論等都不能掌握,用心的只能是邊炒邊學,而大多的股民還有可能誤入一些主觀分析方法的歧途,結果是新股民幼稚、老股民主觀頑固。
中國股民非常普遍存在對上市公司不能正確甄選的問題,動則幾萬幾十萬的資金就可以在幾分鐘內對毫不了解的股票做出慷慨買進的決定,最可悲的是手中持有的明明是暴炒過的概念股或是淪為大眾情人的鹹魚股,還找到眾多的理由證明他那夕陽企業還會業績大增的。指望著有朝一日烏雞變成金鳳凰,最後鳳凰沒有變成雞毛都掉沒了。
二、錯誤的投資理念
在這些年中看到很多投資者有種錯誤的投資理念,那就是手裡拽著幾隻或十幾隻股票,他們卻不知在這動盪的股市中要守好幾隻乃至十幾隻個股不虧是非常困難的,更不要說賺錢了,可以這樣說,大盤在向好時你的個股也許有幾隻賺錢,但你的看盤經驗和能力有限,如果發生突然變盤,你很難在短時間了結所有手中的股票。(股的只數買多了就向供養了幾個或十幾個孩子,這個在淘氣,那個掉進了水坑,還有的也許不慎戲水而亡)。難道你買的股也要向這群孩子難管嗎?醒醒吧。其實你完全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那一.兩隻個股上,對它進行細心觀察,符合買點就買。不符合就又重新等待機會,總之只要大盤不是太惡劣,一天之中有很多個股會象春筍一樣冒出來。
三、忽視莊家的作用
證券市場肩負著為國企改制上市、脫貧解困提供資本支持的重任,因而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非常重要,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市場資金的多少——這直接決定了國有企業上市的進程。在一個市盈率高、股票本質低、交易成本高的證券市場上,活躍市場的唯一可能便是默許莊家的存在。莊家之所以被稱之為莊家,就在於它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運作技巧可以讓股市表現得波瀾起伏、驚心動魄。正因為莊股巨幅漲跌所帶來的高額利潤差,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散戶入市。因此,包括一些經濟學家也認為莊家能夠增強市場流動性,沒有莊家,市場就沒有流動性,證券市場就缺乏活力。所以,股市的繁榮和發展,莊家功不可沒。
資金管理的運用:
1)牛市可動用100%資金,震盪市可動用60%資金,熊市可動用30%資金,其餘資金留作他用。
2)牛市用70%的資金做長線,30%的資金滾動;震盪市用100%的資金做波段;熊市則三分資金做短線。
3)三分資金短線法:開盤一份追漲停板,開盤15分鐘內留一份追強勢股,收盤前半小時留一份追強勢股。
4)做中、長線時,根據產業板塊風險的不同狀況,最高的板塊投入資金不超過50%,每行業持股不超過2家。
5)做中、長線時,根據熱點周期、股票優劣、個股股性的不同,單股資金最多不超過行業可投資金的100%。
6)根據進場機會的不同,把資金分成三份分批進場,至少是兩份。且只有盈利後才能追加第二份資金。
7)資金少且經驗不豐富的時候,可只持股2隻;但無論資金多大,同時持股不超過三行業共6隻。
8)當你需要繼續購買多餘的股票時,一定要先賣掉最差勁的那隻股票,不要再報有幻想。
9)當熊市來臨的時候,先空倉,後調整。
在股市中盈利,第一是要有風險防範措施,第二是要能抓住趨勢機遇,第三是要有好的操作習慣,第四是有有效的分析方法。
真正的交易大師必是資金管理的大師:
一、戰爭需要兵力部署,投機必得資金管理
投資資金管理,是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每一個欲想成功的人所必須逾越的門檻。很多非常有投機天分的交易者的交易帳戶都曾出現過巨幅獲利,但後來卻大幅回吐,是什麼原因?那一定是資金管理不當,當然進出場技術、止損的執行、情緒性因素等也是帳面出現虧損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問題必定是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許多投資者因為進出場位置選擇等錯誤會導致帳面出現虧損,但是虧損的幅度是由資金管理決定的。
資金管理是指資金的配置問題,其中包括投資組合的設計,整體帳戶風險承受度、每筆交易初始風險承受度、如何設定交易規模、如何進行倉位調整、帳戶的整體增長期望值、在順境或挫折階段的交易方式等方面;真正的贏家都是風險的厭惡者,他們不會讓帳戶處於非控制的風險狀態,頂尖的交易者並不是哪些賺最多錢的人,而是在不利情況下帳戶損失程度最小且具備持續贏利能力的人。
一些不成熟的交易者,往往只醉心於市場分析,他們簡單地認為戰勝市場和獲取暴利的關鍵就在於正確的市場分析。但是,在這個風險市場上,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錯誤總是經常發生,而彌補錯誤卻要投機者做出加倍的努力。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這組數據告訴我們:損失越小,你挽回損失的難度越小,挽回損失的難度隨著損失的增加而呈加速上揚之勢;這也同時說明,無論你以前的操作多麼成功,只要你在此後的任何一次操作中遭遇重創,那麼你在沒有追加資金的情況下要彌補虧損,將變得相當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必須避免遭遇大的虧損。
十多年的投資經驗以及諸多交易者血的案例使我認識到,將資金管理的重要性放到任何高度強調,都半點也不過分!有很多時候我們判斷對了後市大的行情走勢,但開倉後卻由於倉位過重,在接下來的期價隨機波動中,無法忍受大或小的洗盤震盪動作,可能幾十點的波動就會造成心態的破壞而致提早止損出局,最終出現看對卻做錯的遺憾局面,尤其是在大級別的行情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必將對以後的操盤心態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沒有原則的倉位控制,報復性的賭博重倉,沒有情由的孤注一擲,最終將一個個神話變成了噩夢!前幾年世界著名的日本大和銀行和英國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的倒閉、華爾街富豪貝托·斯坦的入獄、邁克·豪斯的破產自殺的案例......無一不是重倉與市場對賭的結局!投資者倘若不量力而行而讓單量大到令自己對市場產生恐懼的地步,那麼無論他怎麼做都贏不了錢。
二、資金因時而動,管理因機制宜
1、安全性原則:
猶太人索羅斯在1992年的「英鎊風暴」一戰成名後,對記者說:「我渴望生存,不願冒毀滅性的風險。」目前的世界首富,「股神」--沃倫·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投資法則一,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
保障原始投入資金的安全性才是投資的根本,在原始資金安全的情況下獲得必然的投資利潤,才是科學、穩健的投資策略。
安全性原則是資金管理的首要原則。交易者從事投資之初,要先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確定在操作中投入多大資金和能承受的最大虧損幅度至關重要,首先,投資者運作於市場的資金不能有太大的壓力,不能有隻須勝不須敗地緊迫感,必須能給帳戶一個比較寬鬆的空間和時間,必須在交易中克服對資產權益的過度關注或攙雜進個人主觀需求原因,從而引發貪婪和恐懼情緒而造成戰術混亂;再者,要了解自己的交易方法歷史上出現連續虧損的次數和損失的數量比例,這也是後來操作心態穩定的條件。
所有的交易都要事先設定止損計劃和止損標準,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保證他的每一筆交易都是賺錢的,當損失不可避免時,把損失降低到最低是長期獲利的根本保證。另外,當你的交易獲利時,相應地調整止損位來保護你的利潤也是你長期穩定獲利的重要因素。
2、程式化原則:
要根據自己的交易風格和個性制定一個相對固化的資金管理模式相當重要,在實戰操作中能夠熟練而習慣地運用預先制定的資金計劃,將使你的交易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這個模式不能包含你個人的感情因素,它所設置的風險參數必須經過你縝密的機率性測試,錢多錢少不是問題,如果你的成功率是零,那麼拿一分錢交易也證明是在冒險,而如果你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那拿全世界的錢來做也不算多,這當然都是極端,但我想說的意思是,你的資金管理模式絕不是憑自己想當然地認為來固化下來的,而必須是建立在長期客觀測試的基礎上科學制定的。我曾見過很多做不滿一年的新手制定的資金應用方式,其發現機會後的初始建倉為其總資金的三分之一,這種簡單的不滿倉操作的資金應用竟然被其視為資金管理!當然,他們的結局一般不會很好,並且總是可憐的相同。
那怎麼才能程式化呢?當然我不了解你的情況,無法給你進行具體的策劃,但具體的資金管理策略應該分建倉策略、加倉策略、補倉策略和多元化交易策略;其中,建倉策略又包括均額建倉、簡單比例建倉和復合比例建倉三種;加倉策略包括等額加倉、金字塔式加倉以及菱形加倉等內容;多元化交易策略又分不同品種間的復合交易策略和不同周期間的復合交易策略兩大方面。這些內容比較繁瑣,但其中真正適合你的策略只有一個,並且只要一個就夠了。
上漲與下跌
只有極少數交易者的行為完全理性。市場上有太多的情緒化行為。大多數市場參與者都是按照「有樣學樣」的原則來操作。恐懼和貪婪的波濤吞噬了多空雙方。
市場上漲是因為買方的貪婪和賣空者的恐懼。多方一般都想低價買入。當他們強烈看多時,就會更擔心錯失上漲機會,而不是買入價格不夠便宜。只要多方的貪婪足以滿足賣方的需求,上漲就能持續。
上漲的速度取決於交易者的情緒。如果買方的情緒只是比賣方激烈一點點,那市場就會緩慢上漲;當買方的情緒遠比賣方激烈時,市場就會快速上漲。技術分析師的工作就是要發現什麼時候買方更強勢,什麼時候他們的能量開始枯竭。
市場上漲時賣空者感覺被套,此時他們的利潤融化變成損失。當賣空者急急忙忙地平倉時,上漲就會以近乎垂直的形式展開。恐懼比貪婪來得更猛烈,由空方平倉引發的上漲尤其迅猛。
市場下跌是因為空方的貪婪和多方的恐懼。一般空方喜歡在上漲時賣空,但如果他們想在一輪下跌中獲利更多,就不會在意下跌中放空。恐懼的多方只願意在市場創新低時買入。只要空方願意滿足多方的需求低價賣出,下跌就會持續。
當多方利潤融化變成損失時,他們驚恐萬丈,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地拋售。他們如此急於賣出以至於會以低於市價的價格主動賣出。當市場出現恐慌性拋盤時會急速下跌。
市場變幻無窮,大贏大虧,對投資者人性的考驗、性格的陶冶,相信沒有哪種行業能夠比得上。交易者操作失敗的原因很多,但事實證明, 80%的虧損是由性格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心態正常才能產生理想的結果。正如吉恩·阿加斯里特所言,「心想事成。成功因你而為。」
投資者自己,投資者自己的情緒正是在這個風險市場上生存和發展的敵人。交易中往往自己的情緒被交易者當成自殘的武器用來對抗市場,事實上,市場就是市場,市場沒有感覺,也沒有感情,它自始至終並未傷害過你。可笑而可悲的是,多數的投資者被自己的情緒打敗了。
人的性格,是一種雙重組合:堅定與動搖、頑強與脆弱、膽識與畏縮、耐心與急躁、細心與大意、驕傲與謙虛、知足與貪婪、果斷與遲延……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並非他們天生沒有缺點,而是他們在實踐的磨鍊中,努力發揮自己的優點,注意克服自己的缺點。你必須心平氣和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因未來的買賣而輾轉難眠。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情緒,那最好另謀發展。因為在市場裡,每天都有很多刺激的事情發生,要應付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必須精明冷靜,否則便會舉棋不定。
很多投資者都學習過許多理論技巧,策略方法,但在實際投資中卻完全派不上用場,正確的投資理念被貪婪和恐懼所代替。還有的投資者認清了形勢,選對了品種卻賺不到錢,機會在猶豫與彷徨中悄然喪失。事實上,投資者整個的交易人生就是在和自己內心的情感進行抗爭。最優秀的投資者都清楚地了解自己,他們具有不尋常的技巧,他們有自己的制度和判斷,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積極地參與市場,而什麼時候應該呆在一邊。在這個戰場中,最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已經不再是資金的多寡,而是智力、毅力和勇氣的有無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強弱!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盤財神爺(K600653),免費領取雙龍戰法和交易系統,每日更新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擒牛戰法、牛股熱點,乾貨源源不斷,必定會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