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為疫情,2020年的這場寒假顯得格外漫長。
在家上網課的日子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這段時間,誰都不好受。
你抱怨網課太多,作業太多,我們怕你借著上網課的名頭玩手機、打遊戲、亂聊天。
爸爸媽媽也都復工了,沒辦法時時刻刻盯著你上課學習,每分每秒監督你是認真還是偷懶,這些話,希望你能夠牢牢記在心裡。
編輯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業
沒有誰可以替你去完成
孩子,也許在你眼裡,網課不算是正式上課,身邊沒有老師盯著,也沒有同學陪伴,一個人盯著電腦、手機聽課難免覺得無聊,時不時開會小差,玩玩遊戲,抄抄作業都不是事兒。
可誰也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誰也不清楚類似這樣的狀況是否還會再次發生,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而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你是學生,學習就是你目前該去奮鬥的事業,沒有誰可以替你去完成。
網課也是上課,它和在學校里上課一樣,有老師講,也需要學生聽,稍不留神,知識點沒掌握,就要落後別人一大截。
划水一時爽,考試做文盲,你是假裝認真還是真的偷懶,等到開學考試時就會一一見分曉。
你可以自欺欺人,但成績卻不會無中生有。
編輯
假期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也是快速墮落的最佳時間
最近看新聞,武漢的方艙醫院裡,總有一些孩子帶著口罩努力學習的身影。
他們明明有著推脫學習的最好理由——確診感染、精神不濟、需要休息,可沒有一個人真的停下來心安理得地去娛樂、去享受。
疫情是場不忍回顧的災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人真的要掌握一點真本事,才不會在災難來臨時手足無措。
而這些真本事,都需要靠最基礎的知識學習來打地基。
孩子,爸爸媽媽希望你分得清孰輕孰重,那些漫畫、電視劇、小說、遊戲、聊天只能給你提供短暫的愉悅,過了也就沒了,唯有知識,才能給予你源源不盡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不要讓2020年的這次特殊的寒假,成為你糊弄學習的開始。
明明可以抓緊時間查漏補缺,實現彎道超車,卻因為一時的放縱和懈怠讓自己持續性地墮落,這樣的人生真的太可惜了。
編輯
編輯
肆無忌憚不是自由
自律才是自由的最高境界
孩子,爸爸媽媽會盡一切能力陪伴你長大,可世事無常,總有我們鞭長莫及的時候。
不是我們沒注意你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玩手機,不是我們不指責你就以為再墮落也沒關係。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所有責任都只能由你自己背負。
今天你選擇了省力,明天就要花上10倍的時間去糾錯、改正、修復。
你對我們的管教和約束不耐煩,但肆無忌憚,任性妄為的自由也同樣不是真的自由,它只是在拿你的未來買單。
晚睡晚起、作業亂寫、上課溜神、熬夜打遊戲……這些行為懲罰的也只有你自己,我們再傷心、再難過也無濟於事。
孩子,爸爸媽媽會在能力範圍內督促你、指引你,可學習這件事,說到底只能靠自己。
只有自律、自覺才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能管理好自己,任由自己的惰性打敗所有的勤奮與積極,那他之後的人生也無可指望。
孩子,只有當你強的時候你才可以擁有更多自由的選擇權,現在還弱小的你,請通過長久自律的學習來武裝你的大腦,修煉自己的能力。
該吃的苦得吃,該學的東西得學,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人生才會逐漸變成你渴望的模樣。
編輯
幾年瘋狂的青春期
換來的只會是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總有些歪理說,青春期該是瘋狂熱鬧的。
逃課、撒謊、談戀愛、抽煙、遊戲打到王者、上課睡覺、和父母老師對著干……總之一個個都要嘗試過,才不枉十幾歲的花季雨季。
可你要知道,幾年瘋狂的青春期,換來的只會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還記得我們老家隔壁的哥哥姐姐嗎?
他們念到初中就去打工了,當時以為逃課打架、不好好學習是標新立異,是炫酷的青春。
可現在呢,他們被生活磋磨得沒了天真與傲氣,哥哥在廠里工作,幾年下來,腰背酸疼是常事,姐姐在一個餐館做服務員,拿著微薄的薪資。
有句話叫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你偷的懶、欠的債、少走的路,都會一個不落成為生活里的絆腳石。
你青春期的貪圖享樂,終會變成中傷你的利刃,讓你逃過了學習的苦,卻逃不過生活的苦。
不想主動吃苦,就必須被動吃十倍百倍的苦。
孩子,我們寧願欠你一個瘋狂的青春期,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無力的成年期。
時間永遠都是最公平的,爸爸媽媽都不希望到最後你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工作,會埋怨我們:
為什麼當初不提醒你沒有學歷寸步難行,為什麼當初不狠狠打醒你,讓你知道掌握知識才是最便宜、最快捷的上升渠道。
要記得,每一個今天,便是人生的全部。
編輯
不要花自己的時間
去羨慕別人的人生
孩子,上次聽你說,你特別羨慕你們年級的學霸,因為無論是成績、才藝還是教養,都能做到最好,他還不是死讀書的呆子,為人處事都頗為幽默風趣。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里,都會遇到這樣的人,樣樣都比你優秀,有時甚至可望而不可及,我們忍不住羨慕這樣的人生,可羨慕過了就夠了。
別人的人生再好也不是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那些優秀的人可以當作榜樣去參考,可以當作目標去追尋,但不要長時間地停留在羨慕里。
還記得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本來是一場沒有懸殊的比賽,可最後兔子卻輸了。
其實人生也是一樣,一時跑得快並不能保證一直領先,那些樣樣優秀的人也總有他的不足與缺點,如果不持續性地努力,很快也會被別人超越。
羨慕他,就努力成為他。不想渾渾噩噩活於世,就奮鬥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基礎不好就要拚命把基礎打牢,比別人花多倍的時間和精力去拼搏,基礎好也不能懈怠,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會比別人更接近成功。
孩子,你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只要你想,只要你敢。
編輯
沒有一份好運是可以輕易得到的
苦難過後皆是美好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20歲的貪玩,造就了30歲的無奈。30歲的無奈,導致了40歲的無為。40歲的無為,奠定了50歲的失敗。釀造了一輩子的碌碌無為。孩子,你還在最好的年齡,年輕,機遇重重,不要在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讀書。學習累嗎?苦嗎?肯定累,肯定苦。在你們這個年齡來說,也許讀書就是天底下最累最苦的事。
可每個人都在努力都在奮不顧身,不是只有你受盡委屈。爸爸媽媽工作也累也苦,可抱怨、排斥、逃避是最沒用的手段,那些苦和累反而會因此翻倍增加。
想改變現狀的最好辦法,就是先去努力征服它。征服對讀書學習的排斥,征服你擔憂害怕的成績,征服它,你才有資格說放棄。
孩子,其實熬過很苦的日子一點也不難,因為我們都知道,它會變好。
沒有一份好運是可以輕易得到的,你看到的所有年少成名的天才,背後都花費了無以計數的汗水。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苦難過後才是美好。
孩子,努力讀書吧,珍惜生命給你的每一分鐘,最好的年齡,就要做最有價值的事。
未來可期,全靠你的每一個當下。
孩子,從現在開始,請做一個自律的人:
01
你是個自律的人嗎?
你是不是曾經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下這樣的話:
寫下這些話後的幾天內,你決定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為自己購買了全套的輔導資料,把學習計劃細緻到每一天,每一節課。
甚至會想,只要我努力,一直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可是呢,你堅持下去了嗎?沒過幾天,就恢復了原樣。
更具體的,期末試卷髮下來後,你明明已經計劃好了:
可是,期末考完了,期末試卷早已被壓在了書桌的最下面,偶爾想起來了內心定好的計劃,也懶得再把試卷翻出來……
如果你也存在著以上的情況,那麼是時候考慮一下你自制力的問題了。
自制力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動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的能力。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太難了。
你急吼吼地說要多麼努力,甚至還曾以為自己很努力,原來不過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最後的結果是,想要做的卷子,和本應該完成的作業,都沒有完成。
喪失自制力的後果是讓我們對自己憤怒和質疑:我們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自制力強的人,永遠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樂。考試在沒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壓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動力。
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02
有自制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學霸,他們好像從來不用熬夜寫作業,上課也不埋頭苦做筆記,下課了更不會呆在座位上;他們可以跟學渣一起聊熱門電視劇,一起打籃球踢足球,他們……好像真的沒有認真地學習。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地聽課,他們在家專注地寫作業和複習,他們一個小時的學習效率頂別人兩三個小時。
自制力強,所以效率高;自制力強,所以學得快,玩得也嗨。
中考是一場持久戰,只有自律高效,玩學結合,樂在其中,才不至於過早崩潰,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03
如何提高自制力?
首先請明白兩點。
第一,自制力,是指人們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
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採取的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自製的反面是任性,提高自制力就是提高我們處理事情的理性。
人一天控制行為和情緒的次數少於2次,所以,如果缺乏好法子,單靠自制力努力,你常常會被自己的「3分鐘」熱度弄得焦頭爛額。所以,正確認識自制力第一條:「別給自己找虐」,面對失控小事件,先放輕鬆才能找到辦法解決。
第二,微博上有一段很流行的話,「你可以追劇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地做好本職工作。
放縱究竟是不是錯,取決於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還是那句話,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所以,無論做到做不到,都不要輕易忽視自制力的重要性。
然後,不想學習的時候,試試這5個方法。
(1)不要讓藉口欺騙你的大腦
每次你不想學習的時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藉口。
比如我在學習的時候,總喜歡告訴自己,再刷5分鐘「某音」、再打一盤「王者」就去學習啦!
然後時間過去之後,我又會對自己說,「再看一分鐘」,於是1個小時、2個小時之後,看的有些累了,我就就想,要不再休息一會兒吧。
當你也遇到和我一樣的狀況時,你需要做的是,告訴自己,我只要再學15分鐘就可以玩手機。當15分鐘到了的時候,你可以說,不然我再學15分鐘。
如果你是「喜歡做自己擅長學科的人」,建議你從你喜歡擅長的那個學科開始學起;
如果你是「喜歡挑戰自己」的人,建議你從自己不擅長的學科開始,這樣你可以對自己說,「我就不信了,這道題做不完,就不看手機。」
(2)堅持你的計劃,多了不要做
作為資深「計劃總是堅持不下去」的人,這點我可以說是很有心得。
很多同學在定計劃的最初都是熱血沸騰,於是就出現了下面的狀況:
今天定的計劃是做一張數學卷子,一張英語卷子,複習前兩天的錯題。
很快做完之後,你對自己說,今天效率好高,要不然我再做一下明天的物理卷子吧。結果當天學到了凌晨一點。
這樣持續了4天,到了第5天,「好累啊,反正前兩天做了那麼多,今天就休息吧,明天再做。」
然後接下來的每一天你都給自己找這樣的藉口,於是最初的「蛻變計劃」自然就半途而廢啦!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然後根據水平和實際情況,逐步增量。
比如,今天的學習計劃是複習一道錯題。那麼執行到第3天,你的學習計劃就可以增加到複習兩道錯題。
但是記住,不要心血來潮一天完成過多的任務,這樣會提前透支大腦的滿足感。而且,你的身體更容易感到疲倦,計劃當然不容易完成啦!
(3)現在就行動,要不然好狀態永遠不在
你是不是曾經遇到過這樣的狀況?
「我現在狀態不好,一會兒再學。」
「我現在的心情不適合學數學,歇一會兒再說。」
但其實,你的「好狀態」永遠不會來,就算來了,也不會持續很久。
實際上,你在等待合適時間的時候,就是想暫時逃離你當下做的事情。說白了,你就是在——拖延。
所以,你要學會逼自己學習。很多時候,當你想要逼自己學習時,卻常常更加想要玩手機。這個時候,你要「以退為進」:
比如,你的數學很差,就一定要以基礎題為主,不要強迫自己去做過難的題。
如果錯題太多讓你失去了信心,那就可以每天只改或者只做很少的題。
如果最開始就很大強度,就會對數學產生很大的反感,反而更不利於學習。
就算你不能完成今天的目標也沒有關係,做了一點,總比一點不做要強。今天完成10%,明天完成20%,把學習當作闖關,你就會發現:越來越好堅持,甚至會不習慣沒有學習的日子。
(4)允許自己偷懶幾分鐘
有人問,這不是和上面其中的一點衝突了嗎?並沒有哦!給自己設置偷懶是有技巧的。
很多同學拿到手機那一刻,仿佛手機粘到了手上一樣。而且,長時間看手機很容易造成視覺和精神上的疲勞,更加難以進入之後的學習狀態,尤其是在「假期」這樣被公認為休息的時間。
選擇更為合適的休息方式
比如說,到樓下散散步,或者和家人聊聊天。要是都不想做,很簡單,給自己定個鬧鈴,趴在桌子上5分鐘也可以。
設置合理的休息時間
學習15分鐘休息半小時?不!嚴格給自己制定一個休息的時間。比如說學習20分鐘休息5分鐘,學習40分鐘,休息10分鐘。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設置。
挑選給自己的獎勵
每天在學習之前給自己定一個獎勵。比如說,今天學習滿4小時,就可以挑選一支喜歡的筆或者獎勵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個假期,徹底放鬆半天。
在朋友圈或者QQ空間立下flag。也可以加入學習群,讓陌生人一起監督,做不到就發紅包。
(5)找個人來監督你
最後還有一個神秘方法是什麼呢?其實假期總是不想學習來源於對過多時間的恐懼,想要學的多,又不知道該先學什麼。
這個時候 ,你需要更加優秀的人,幫助你規劃學習時間,告訴你高效學習的方法,總會比自己摸索來的快。
這個人可以是你關注的某個公眾號,可以是你的老師,可以是你的同學,可以是在社交網絡上認識的跟你一樣熱愛學習的小夥伴,總之,能幫助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就好。
04
假期如何合理利用手機?
寒暑假,對學生來說最影響學習的就是手機了,一點不碰絕對不可能,但一定要明確可以玩的時間與場合,在學習的時間裡,試試用這8點來打敗手機的誘惑吧!
(1)關閉微信和QQ的新消息提醒
相信我,微信和QQ的即時消息大多都是閒聊或者不需要立即回復的信息。如果真有誰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們一定會打電話的或者通過家長聯繫你的!
(2)打開群的消息免打擾功能
很多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群,有的群十分活躍,每天消息不斷,還不時有土豪發紅包。
不斷查看群消息,搶個幾毛幾分的紅包卻是會嚴重影響我們學習的專注度的。
所以建議大家:對你所擁有的群進行一次精簡整理,退出無意義純閒聊的群,將倖存的群打開消息免打擾。學習時間可以直接關閉微信或QQ。
(3)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很多人打開微信看見朋友圈有更新的小紅點,都會抑制不住地非要點開來查看一番,生怕錯過了什麼大事,跟不上朋友們的節奏。
但當你習慣不看朋友圈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你錯過的都是無關緊要的消息,人與人之間,彼此眼神的交流,面對面地分享日常的喜樂,不比在朋友圈的點贊更能增進感情麼?
(4)降低更新朋友圈的頻率
克制自己發朋友圈,求點贊的心理。
幸福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感受,喜怒哀樂都可以直接地與身邊人分享,並不需要通過刻意的「曬」來刷存在感,也不用依靠別人的認同獲得自我滿足。
(5)不要依賴PDF類型的電子資源
很多同學都在用電子課本,也就是PDF版的課本,那麼就不建議再用PDF的教輔了,因為事實上,PDF書不如紙質書便於深度閱讀,又不具備M-BOOK(動態教輔)的情景化、互動化模式,對於學習和掌握知識,幫助非常有限。
擁有良好自律能力,不僅是此次延遲開學會大有用處,這種能力在你以後的生活都影響深遠。自律給我自由,望所有同學共勉!你比你想像中更強大,不如就從今天開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