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16條發人深省的經典語錄

2019-08-14     卿佳否

圖片源自網絡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在書中,勒龐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圖片源自網絡

1、處於群體中的個人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正義」力量,對他們來說群體就是正義,數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體中的人也會有一種「法不責眾」的想法,因而在他們的行為時表現得理直氣壯。

2、有的時候,那些最不明確的詞語,引起的反響反而最大。

3、一個被群體情緒傳染的人會感覺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強大,他的行動完全聽憑另一種陌生的力量所主宰。

4、在群體中,任何一種感情和行動——只要這種感情與行動不合常理——都會很容易傳染開來,其程度之強,足以讓一個人隨時準備為另一個他毫不相干的人做出犧牲。

5、群眾中的人甘心被各種激烈的言辭和虛假的形象所打動,他們信奉在理智尚存的情況下決不會相信的一切。

6、觀念只有採取簡單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體所接受,因此它必須經過一番徹底的改造,才能變得通俗易懂。

7、甚至當一種觀念經過了徹底的改造,使群體能夠接受時,它也只有在進入無意識領域,變成一種情感——這需要很長時間——時才會產生影響。

8、只要看一看重複對最開明的頭腦所發揮的力量,就可以理解它對群體的影響。這種力量來自這樣一個事實,即從長遠看,不斷重複的說法會進入我們無意識的自我的深層領域,而我們的行為動機正是在這裡形成的。

圖片源自網絡

9、每一種個別意見所產生的暗示作用,很快就會受到對立意見的暗示作用破壞。結果是任何意見都難以普及,它們全部成了過眼雲煙。

10、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11、誇大其辭、言之鑿鑿、不斷重複,絕對不以說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這些都是公眾集會上的演說家慣用的論說技巧。

12、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實上,我們的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根本無法了解的隱蔽動機的結果。

13、在群體中,蠢人、白痴和妒忌者不會再感到自己平庸和無能,而是產生了一種強烈、短暫卻巨大的力量。

14、群體表現出來的感情,不管好壞,都有極簡單化和誇大化這雙重特點。只能使群體既不懂得懷疑,也不會猶豫。動不動就走極端。應該引起懷疑的東西立即就變成了無可辯駁的明顯事實。

15、影響大眾想像力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所擴散和傳播的方式。

16、群體只會幹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圖片源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nJWp2wBvvf6VcSZon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