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F2020 | 三「牛」開泰的浪潮

2020-04-15   TechECR

作者 | 張戈 (公眾號ID:TechECR)

研究ICT企業的分銷策略,確實要結合歷史時間縱深、產業空間縱深。即使對於單點策略的解讀,也要展示承上啟下的畫面感;即使對於業務數字的理解,也不能缺乏深究龍去脈的興趣。研究浪潮尤其應該如此。


浪潮吹過牛嗎?

浪潮是家兌現能力很強的公司。或者說,浪潮吹過的牛,大多已經兌現。他說要成為「中國分銷市場第一」,現在這一目標已經達成;他說要建設「元腦生態」,現在這一商業模型已經跑通;他還說「智慧計算」將下沉至區域市場,現在中小分銷商也開始熟悉,什麼是AI推理伺服器,什麼是AI訓練伺服器。

言歸正傳,「智算中心」成為IPF2020的最大亮點,諸多媒體已經對此進行解讀。在此不對產業背景和技術細節進行分析,只是仍希望聚焦智慧生態。如果說「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的動力源,智慧生態就是「智算中心」的動力源,而且浪潮希望通過「三牛之力」,推動「智算中心」發展。

浪潮集團副總裁、渠道管理部總經理王峰

2020年,浪潮基於智慧生態建設,提出「3N策略」,即兩個NO.1和一個New市場。當然,若便於記憶,也可理解為「三牛策略」:現金牛、獨角犀牛、拓荒牛,即在分銷市場繼續保持NO.1,強化浪潮在分銷市場的領導者地位,賦能分銷業務成為合作夥伴的「現金牛」;聚焦13個細分行業,與「獨角犀牛」式ISV合作,共同奪得細分行業No.1;在「智算中心」等New市場中,培養「拓荒牛」,共同抓住行業AI化機會。


「分銷第一」的背後

首先關注分銷市場。2019年,浪潮成為「中國分銷市場第一」,這是其最大的業務亮點,既代表了浪潮品牌的群眾基礎,也代表了其在末端市場的影響力。當然,此也確實來之不易。早在兩年前,浪潮即開始一系列政策鋪墊。

舉例說明,2018年之後,浪潮釋放了半數以上的NA客戶,引入「新分銷」夥伴資源,並開始推進全產品備貨、地市包乾等策略。同時,浪潮售前技術體系,向渠道夥伴全面開放,而所有渠道夥伴也可通過,透明的商務系統直接向浪潮下單。

也就是說,分銷業務不是浪潮的「飯後甜點」,它也不是分銷商手中容易融化的「冰激凌」。正是通過上述「釋放、包干、開放、透明」等,關注分銷業務本質渠道策略,浪潮降低了分銷合作夥伴的商務溝通成本,提升了夥伴的業務能力和運轉效率,這也才有了浪潮現在的「分銷第一」。

2億是什麼概念?

聚焦具體數字。浪潮合作夥伴數量約9000家,其中,區域核心分銷夥伴100家,地市TOP渠道商1000餘家。2019年,分銷合作夥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90%以上,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合作夥伴達到8家,其中2家過2億元。

列舉上述數字,並不是複述浪潮的成績,這是希望抓住其中的一些細節。浪潮長期延續區域分銷制,而區域分銷商生意過2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對此進行解釋前,可先明確其中的定義。

傳統「分銷」定義中,可細分為「自主銷售」和「過單走貨」。前者是積極地以能力換市場,後者則是躲在廠商和ISV後面,僅提供資金流和物流等服務。通常而言,兩類業務比例達到5:5,即是合格的分銷商。

這裡請注意,浪潮此時所強調的「2億」,並沒有半點水分,特指「自主銷售」,並不包括「過單走貨」等業務。也就是說,IBM伺服器最鼎盛期,其合作夥伴也未必能達到這種規模,而現在有此規模分銷商,在區域市場也必然是規模數一數二,能力數一數二。

「2020年,浪潮將持續保持分銷業務市場第一,而且要拉大與第二名的差距。浪潮希望2億元分銷商數量翻番,並且實現中部省區分銷商規模過億。」浪潮集團副總裁、渠道管理部總經理王峰認為,分銷合作夥伴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因為分銷商已經形成自主營銷的能力慣性,也因為後續一系列的政策紅利釋放。


「新分銷」是什麼概念?

應該說,從浪潮還是一家「小公司」開始,南京創瑞豐、山東萬佳、武漢英信等一批夥伴,就已經與浪潮建立合作,而上述提到的「自主銷售」能力,就是浪潮「分銷第一」的第一個落腳點。

此外,通過2019年的試點運行,「新分銷」思路將被繼續複製。「新分銷」不是概念,其特指新加入浪潮生態的分銷型合作夥伴。2019年,浪潮與神州數碼、網新圖靈等16家「新分銷」夥伴簽約,這使浪潮的分銷生態體系,更為多層次的立體,尤其對精確制導增量市場,已經展現出價值。

2020年,浪潮將延續和加碼「新分銷」思路。當然,在此也可與6年前進行對比。在IBM出售伺服器業務,並讓出廣袤的存量市場時,浪潮成為最大的受益者,IBM合作夥伴順利融入浪潮生態體系。

現在類似的市場環境,又擺在浪潮面前。「但浪潮不僅希望儘快收納存量市場,更希望為『新分銷』夥伴提供增量市場。例如『智算中心』、細分行業市場等,都將成為『新分銷』夥伴的增量市場。」王峰說。


存儲渠道請「登頂」

除「新分銷」策略外,浪潮鞏固「分銷第一」,還有第三個業務落腳點。即是推進「AI+存儲+雲計算」的增值分銷,以及「存儲渠道登頂計劃」。聚焦「登頂計劃」,並簡述背景。2019年,浪潮存儲產品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第三,存儲核心分銷商超過60家,存儲分銷業務增長100%以上。

應該說,相比渠道屬性較強的伺服器分銷,存儲分銷具有更典型的項目型銷售屬性。這必是對分銷商的技術能力、營銷能力、生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正是基於此,「登頂計劃」明確了相關細節:

通過專人管理、強化賦能、傾斜資源,幫助TOP 10存儲分銷商,實現銷售收入翻番;與ISV深度合作,推進10家ISV的浪潮存儲業務,收入達到5000萬元;進行業務模式創新,支持合作夥伴OEM、ODM、JDM模式並舉,形成深度差異化定製能力;強化IPPS、IPPT、IPPE、IPSS等存儲認證體系,幫助合作夥伴能力上台階。

可以看出,在「存儲渠道登頂計劃」中,分銷商將定位為技術服務能力平台。這類似於此前浪潮「分銷平台+網際網路獨角獸」的模式,只不過ISV將扮演獨角獸的角色,並最終實現存儲設備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


高度信任而默契的ISV生態

上述即為浪潮分銷業務的基本思路,接續的話題,則是聚焦浪潮的ISV生態。依照慣例,還是首先列舉一組數字,並從數字中觀察細節。目前,浪潮已與2000多家行業ISV 建立合作。2019年,浪潮解決方案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與合作夥伴聯合發布300餘個解決方案,ISV夥伴業務增長180%以上,合作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合作夥伴超過10家,其中兩傢伙伴合作額近10億元。

關注其中細節,兩傢伙伴合作額近10億元。這是什麼概念?絕對是頂級ICT企業的生態水平,而且背後必是體現一系列生態模式創新。

2019年,浪潮與神州信息、太極股份、東華軟體、南天信息簽署了新型戰略夥伴協議。請注意,此前上述合作夥伴,均一直與浪潮保持著穩定的合作,而「重新」簽署戰略協議,意義則在於合作不是口號式的「加油」,而是將戰略具體到細分行業,甚至具體項目。這說明,雙方已經在開放透明的前提下,達成了高水平的默契度,並實現了技術、業務、營銷中的協同。


聚焦13個細分行業

當然,也是借鑑和延伸此模式,2020年,浪潮將鎖定13個細分子行業,與獨角犀牛式的ISV,共同奪得細分行業No.1,這也是其「3N目標」中的第二個N。其實,浪潮在13個細分行業的生態政策,與此前一脈相承。即成立專職支撐團隊、共同承擔目標、打造聯合方案、繪製市場地圖、鎖定目標客戶,並共同衝擊億元銷售目標。

可以看出,浪潮在取得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冠軍後,又進一步對行業市場進行細分,希望成為細分市場的「隱性冠軍」。「13個行業的細分顆粒度,肯定比想像中更細緻。」王峰說:「這是由應用場景所決定。而此前,浪潮的生態政策已經被驗證,生態體系中也存在最具行業影響力的ISV。以此為基礎,聚焦應用場景,形成聯合解決方案,即可幫助雙方成為細分行業No.1。」


「智算中心」中的分銷商

上述即是浪潮ISV生態的基本思路,但不是全部。分銷與ISV已成為浪潮渠道業務發展的「新兩翼」。而「新兩翼」則將在「智算中心」等「New市場」中,相輔相成地發揮價值。

IPF2020,浪潮正式提出「智算中心」概念。如果說,超算中心是科學計算的基礎,數據中心是關鍵計算的基礎,「智算中心」,則是智慧時代的基礎,也將成為「新基建」的標誌之一。而此正是浪潮「3N目標」中的「New市場」。

應該說,智算中心與超算中心和數據中心有本質不同。其是融合多元算力,以開放架構計算系統為平台,以數據為生產資料,以強大計算力驅動人工智慧發展,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服務。

基於對「智算中心」技術體系的理解,也可以關注智慧生態對「智算中心」的價值。首先,浪潮則希望分銷合作夥伴,成為智慧計算平台的營銷和服務平台,與IS和ISV共同推進智算中心落地應用。

具體而言,浪潮將幫助分銷夥伴,形成「4+2能力矩陣」,4個基礎能力指:計算平台的產品和服務能力,存儲業務的產品和服務能力,雲計算業務的產品和服務能力,以及AI產品和服務能力;2個支撐能力則指,產品方案整合能力;基礎平台的改擴建,以及POC測試等產品運作能力。

「智算中心」+「元腦生態」

當然,ISV更將在「智算中心」市場中發揮更大價值。其實,浪潮對「智算中心」市場的策略,可以與此前的「AI元腦」接續解讀。「智算中心」也將成為智能時代的動力源,而「AI元腦」就是將算力動力,轉變為光能、熱能、動能,並源源不斷地供給智慧服務。

以此對應生態建設,浪潮既需要培養具有「智算中心」建設能力的合作夥伴,也需要繼續強化「元腦生態」。或者說,浪潮既需要與電力建設公司合作,也需要與送變電、電力銷售,甚至家電企業合作。

2019年,浪潮推出「AI元腦」,並提出基於此建立「元腦生態」,還進一步定義出「左手夥伴」和「右手夥伴」。現在看來,這是一個相當天才的比喻,至少合作夥伴可以迅速找到其產業位置,並時刻感到被重視的存在感。

「更重要的是,浪潮跑通了『元腦生態』的商業模型,形成了清晰的合作流程圖和方法論。」王峰說。2019年,浪潮與50餘家「左手夥伴」,聯合發布了20多個AI場景方案,並推動120餘家「右手夥伴」,將解決方案在8大行業中落地。

而2020年,浪潮將成立「億基金」,投入億元推動「元腦生態」發展。「億基金」涉及聯合市場推廣、聯合解決方案研發、行業首單落地獎勵、免費提供浪潮算法工具、AI人才培養等多方面。

「目標也已經明確,發展100家左手夥伴,聯合發布100個以上AI場景應用解決方案,發展400家右手夥伴,落地400個以上的行業AI項目。」而其價值,也正如王峰所說:「智算中心」建設,將進一步提升智慧算力的輸出,而「億基金」則將推動產業AI化進程,產業AI化也更將衍生出龐大的AI市場化機會,這正是浪潮「元腦生態」合作夥伴的「新市場」。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台。合作聯繫:zg777zg@sina.com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