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三年:重溫那些閃著淚光的故事

2021-05-12     當代公益

原標題:汶川地震十三年:重溫那些閃著淚光的故事

站在時間的長河之上,人類的演進、歷史的變遷都似滄海一粟。

而對於每個個體而言,在有限的生命中,總有一些時刻,憶起時就會讓心臟揪起、雙眼濕潤,無論相隔多久,都能被輕易拉回原點,一切歷歷在目。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便是這樣一個時刻。

約翰·肖爾斯說,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或是愛,或是重建、或是傳承、或是永不言棄的信念。

雙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雙手扶地支撐身體......一個媽媽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後保護,成就了生命的奇蹟。

已經沒有呼吸的媽媽、依然在襁褓中安然熟睡的孩子、手機里最後的留言,成為這世間最悲痛、也最動人的愛的表達。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記住我愛你」。

媽媽不在了,可是愛不會就此消失,它一定會陪伴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刻,無論是在某個想念媽媽的夜裡化作天上的星星,還是在某個孤單的午後輕拂過臉頰的微風......

2008年5月13日傍晚,23歲的廖智被救出時,已經在廢墟下埋了近30個小時,這30個小時里,她先後失去了僅僅10個月大的女兒和她的婆婆。

如果不是父親一直不放棄的一聲聲呼喊拉回了她生的希望,她也想就這樣隨他們而去。

被救出來之後,她自己在截肢手術上籤了字,作為一名舞者,她又失去了自己的雙腿。

命運拿走了很多,卻也因為她的堅強和樂觀,給予了很多。正如廖智自己所說:「這場地震讓我重生了」。

2008年7月,廖智演繹《鼓舞》,一舞成名。2013年,她獲央視《舞出我人生》冠軍,並發布新書《廖智:感謝生命的美意》。

同時,她也在用自己的善意溫暖和幫助著其他人。2013年雅安地震,她奔赴一線做志願者,被網友贊為「最美志願者」

也是在那一年,她和她的假肢技師相戀。他們一起跑馬拉松,一起組織殘障人士的公益聚會,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

她也重新成為了一名母親,在生命的延續中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苦難不是人活下來的理由,自由和快樂才是。」 我們看到一個堅強的女孩在命運的磨礪和眷顧下,重建了自己的人生。

震後46小時,15名空軍戰士從5000米左右高空的「驚天一跳」打開了空中的救援通道。「孤島」茂縣與外界再次取得了聯繫。

在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標識、無指揮引導的條件下,這是一次「自殺式」的傘降。

每個人跳下去之前都寫下了等於是遺書的請戰書:「我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災區人民的生命,實現我們軍人的價值。

人民子弟兵們冒雨用身體搭建起人梯,將傷員從40米高、坡度約60米斷崖上抬下來。

他們的雙手托舉生命也托舉起希望。

3個月後,程強站在送行的隊伍中,高高地舉著「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

高高飄揚的『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旗幟,和印有『空降兵』字樣的頭盔,成為融入程強此後年華里的燈塔。

現在的程強,已經成為黃繼光班的班長。「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夢想成真。

在支離破碎的大地上,逆行者的大愛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被帶到各個地方,成為了」傳承「的種子,經歷歲月的沉澱,開出漫山的希望。

每一張面孔的背後,都不止是他們自己,而是一個群像。他們是母親、是生活的重建者、是逆行者、是傳承者,更是中華民族不屈的信念和不滅的信仰。

那一年,還有千千萬萬個無法到達現場,卻始終牽掛著災區的你我他,在用實際行動支援著我們的同胞,公益的力量從苦難中迸發出閃耀的光芒。

2008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公益元年。

13年過去了,家園得到了重建,生活回歸了庸常,而公益卻在中國的大地上不斷盛放。

文中圖片取自於網絡

參考資料:

空軍新聞:《不能忘卻的記憶:十年前,中國空軍在汶川》

梨視頻:《汶川地震失去雙腿,她用假肢舞出開掛人生》

從城市到鄉野,你只需這一口鄉農好物

原來真的有快樂星球

當代公益入駐平台

當代公益即可查到

當代公益:知名社會企業,由南方系資深媒體人發起,是國內領先的公益服務提供商。為用戶提供公益資訊、策略、資源整合、項目執行、全媒體傳播等服務。運用商業機制推動公益創新,致力於讓公益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商務合作/授權轉載:

當代君: dangdaijun001(微信)

分享點贊在看,溫暖同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h4yX3kBMMueE88vZY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