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這個橫掃9個奧斯卡獎項
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中國題材電影
唯一一部能夠在故宮內部進行實地拍攝的電影
這樣的一部電影,導演卻是外國人(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義大利導演)
從西方人第三方的角度去還原歷史真相和時代變遷
而傳說中紫禁城的大氣磅礴、宏偉輝煌、雕樑畫棟在影片里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人生如戲
現實,
有時候比劇本還要跌宕和精彩
愛新覺羅·溥儀
這個做過3次皇帝
這個曾經被人尊稱幾十年的皇上
這個在紫禁城裡生活了十多年的人
有朝一日,也會變成普通園丁
回到曾經的「家」,現在的故宮博物院
還得買票、檢票排隊進去「參觀」
不知道那時的他心裡又是怎樣的一翻滋味
《末代皇帝》有如紀錄片般
從第三方的視角看遍這最後一個帝王的人生百態
從一開始就無法選擇,被迫離家
到童年的懵懂無知、孩童秉性
以及長時間的缺乏管教、眾人捧高
這也為他後來為了權力失去方向做了鋪墊
不得不說明明是1987年的電影
但其畫面構圖、精細程度直到現在也足夠讓人嘆服
早年失去親人失去母愛的小皇帝
形成對奶娘長時間的精神依賴
直到9歲才被迫斷奶,嬤嬤被送走
而根據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中,一切看似如戲劇般的荒唐居然也是真實發生的事實。
影片最值得稱讚的地方便是細節
在嬤嬤被送走的那個場景,溥儀跑到太和殿外
可以注意到宮殿外的雜草叢生卻無人打理
這個時候宮內的開銷已經緊縮,曾經皇權已然不在
婉容的出現,是一大亮點
溥儀到了結婚的年齡,一開始所選並不是婉容
可他見到他的新婚皇后以後,才被她深深吸引
其實作者一開始一直疑惑一個問題:
明明中華民國已經成立,為什麼溥儀還能在皇宮之中被眾人尊稱為皇上,享受皇帝的日常待遇?
然而實際上,當時的民國政府,為了壓抑住某些復辟黨的起事藉口,給與皇室優待條件。
剝奪皇權,但是仍用皇帝稱號,並由民國政府提供宮內的開銷用度。
這也成立溥儀不能出宮的原因。
身為帝王,卻沒有自由。
可悲的是,擁有自由後的他,卻為了這帝王權力,不惜成為日本人的傀儡皇帝,親手葬送自己的自由。
看著自己所愛的人越走越遠
婉容對他又何止失望
當所有的一切統統失去,曾經所謂驕傲的封建皇帝尊嚴就只剩下心灰意冷、黯然絕望
卻也很難想像這是1987年構圖
電影里還藏著很多細節
比如清朝滿族女子傳統的一耳三鉗
還有毓慶宮內的大掛鐘
這是故宮紀錄片里的大掛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