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背裝好了,記得把氣筒裝上,讓它透氣,慢點哈,注意安全......」收購商席長菊叮囑群眾,在餘慶縣關興鎮關興社區金斗灣壩區蔬菜基地,20餘位村民正在有序採收背兒菜,有的收割、有的搬運,將一簍簍新鮮背兒菜裝上車。
「我們把土地流轉給集體公司,在基地上務工一天可掙100元左右,可以獲得租金和薪金兩份收入,在家也可以實現就業。」餘慶縣關興鎮關興社區村民張建梅說。
金斗灣壩區是餘慶縣22個壩區之一,面積1100餘畝。為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關興鎮立足產業發展「八要素」,運用「五步工作法」,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發展蔬菜、辣椒、生態魚等產業,推進壩區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
「這季背兒菜總產量估計在450噸左右,目前已采銷過半,主要銷往雲南昆明,每噸價格在1000元左右,預計這季可收入在45萬元。」餘慶關興社區集體經濟公司基地管理員庹漢國介紹道。
堅持黨建引領,示範帶動,餘慶縣關興鎮採取「支部+公司+農戶」的組織方式,由村黨支部牽頭,村集體經濟公司與龍頭企業合作,採取托底保管、訂單收購的模式,流轉土地700餘畝,用於種植蔬菜600餘畝,建魚塘100餘畝,示範帶動群眾發展蔬菜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著力把金斗灣壩區打造成為產業旺、百姓富、生態美的「蔬食田園」。
為推動壩區產業發展,餘慶縣關興鎮成立了壩區產業黨支部,整合縣、鎮、村和龍頭企業等資源,組建了由縣農業專家、鎮農技人員,公司管理人員組成的農業技術服務團,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推動壩區產業增產增效。
「我們這季蔬菜引進的是天膜和地膜覆蓋技術,天地膜結合使用,會使茄苗長勢健壯,起到保溫作用,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更好地提高產量和品質。」在餘慶縣關興鎮磚房壩區,關興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楊秀鋒說,春季蔬菜已種植下去,100餘畝茄苗通過科學管理,大約六月份可以上市,主要銷往廣西,畝產可達萬元以上。
(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