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路通財通!交通曾是斗門過去發展的瓶頸,地處珠海城市陸路交通的西大門,在大灣區時代,斗門交通該如何融入?解決交通閉塞,斗門又將如何架起互聯互通的通達之網?作為珠海鄉村振興主戰場,「四好農村路」建設又有哪些新進展?以下這些大工程,將為斗門提速!
路橋縱橫交錯,斗門謀劃與市區、中山、粵西等地互聯互通。
珠海將謀劃建設3條高鐵線路
珠海將謀劃建設3條高鐵線路,並謀劃鶴洲設立高鐵樞紐站點。今年以來,斗門鶴洲有望成為高鐵樞紐站點的消息屢見報端,根據珠海地理位置及周邊高鐵網絡的銜接條件,珠海市謀劃的高速鐵路主要由三條線路組成,包括廣江珠澳高鐵、廣中珠澳高鐵、深珠鐵路,其中三條規劃中的高鐵線路都經過鶴洲樞紐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斗門公布的《2019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中也透露,將全力配合珠海軌道交通建設,爭取廣江珠澳高鐵儘快落地。
斗門交通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謀劃在斗門鶴洲設立高鐵樞紐站基本確定。珠江肇高鐵線路走向將從橫琴出發,經過鶴洲樞紐,再經珠海大道、高欄港高速到達江門、肇慶,最後到達廣州。
目前,珠江西岸至今沒有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鐵,制約了珠江西岸與珠三角以北地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聯繫,珠江肇高鐵的建設有望改變這一現狀。如果斗門鶴洲設為高鐵樞紐,那麼斗門將成為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現今一片灘涂的鶴洲將乘勢而起,與斗門「一河兩岸三組團」規劃藍圖相呼應,低碳、智慧、生態、濱水、宜居之城呼之欲出。
香海大橋:香洲主城區前往斗門20分鐘可達
地域遼闊,水網密布,在過去,交通曾是斗門發展的瓶頸,如何在寬廣的土地上架起通達之路?是對斗門交通的一大考驗。
斗門區交通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稱,今年是斗門交通發展重要的一年,不僅多個重點項目動工在即,也有多個重點項目即將完工。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香海大橋,這將是繼珠海大橋後,第二條連接西區和市區的主要通道。
「香海大橋途經斗門會設兩個出口,分別是白蕉昭信村以及湖心路。」該負責人稱,該項目北起西部沿海高速坦洲互通立交,路線向南利用國道G105走廊高架至梅華路後沿珠海、中山市界繼續向西經中山坦洲鎮、珠海金灣區、斗門區,先後與廣珠西線、中山西部外環高速、江珠高速公路相交,終點在斗門區湖心路。
「今後西延線還將接雙湖路,經過高欄港再接黃茅海大橋。」該負責人透露。而隨著本月香海大橋磨刀門特大橋19號主墩樁基鑽孔灌注樁正式開鑽。這標誌著,大橋關鍵控制性工程——磨刀門主航道特大橋正式進入實體施工階段。
目前,香海大橋7個標段均已全面開工,其中,香海大橋一、二、四標段已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香海大橋三、五標段和香海大橋支線一、二標段正在開展橋樑下部結構施工。
項目計劃2021年完工通車。屆時,香洲主城區前往斗門的距離將大大縮短,時間將由現在的1小時縮短至20分鐘。
據悉,其餘市屬重點項目如鶴港高速一期工程正在加快推進,黃鏡門大橋年久失修,影響白蕉至中山出行,目前已進場施工;歷史久遠的上橫大橋也將迎來改造,設雙向兩車道。
共21項目計劃完成投資約5.5億元
市屬重點項目逐步推進,區內重點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據了解,今年斗門交通項目共21項,計劃完成投資約5.5億元,其中結算項目3個,續建項目3個,新建項目10個,前期研究項目5個。
這兩年,家住斗門的居民,切身感受到斗門區交通建設邁出「加速度」,區內多條對外通道改造實施「大手術」,湖心路、珠峰大道、黃楊大道煥然一新。
來圍觀一下各工程的進展
珠峰大道
作為斗門區連通富山工業園的主幹道,珠峰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其中路面工程已於近期完成驗收,綠化及電纜項目正在加緊收尾。
省道S272白蕉大道
而作為連接江珠高速的重要通道,省道S272白蕉大道正在加快推進改造工程,目前已累計完成產值3691.74萬元,預計8月份可開展瀝青攤鋪,年底前通車。
黃楊大道
G228線黃楊大道路面改造工程(井岸二橋至南門大橋段),已完成概算審核及施工圖審查,計劃在7月19日前將預算報市財審,8月份可啟動施工招標。
縣道X582線小赤坎至御溫泉路段
目前正在辦理臨時用地手續,預算已批覆,正在啟動施工招標工作,預計8月底前可完成前期工作並進場施工。
縣道X584線升級改造工程
已移交生態園進行實施。同時,斗門還完成全省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配套項目和斗門一中停車場改造項目建設。
「四好農村路」三年建設里程約153公里
作為珠海鄉村振興的主戰場,這兩年斗門對鄉村基礎設施投入不遺餘力。日前,斗門區2019-2021年「四好農村路」建設三年滾動計劃出爐,確定斗門區「四好農村路」建設規模,三年要建設實施里程約為153公里,總投資約5億元。
其中,今年計劃實施21條共計約54公里,總投資約1.9億元。項目採取代建模式,區交通運輸局及各鎮街作為建設主體,珠海城投公司實施代建,於3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完成代建合同簽訂。全區已完成立項及可研批覆,正在編制概預算。爭取10月初前進場施工,年底前通車。
沙土路要硬底化,現有破損的路要拓寬鋪瀝青。該負責人透露,斗門還將實施路燈全覆蓋,今年共計需要安裝路燈的鄉村道路139條,總投資約1.08億元。目前,項目正在進行立項及科研工作,下一步進行概預算編制,爭取年底前完工。「回家的路更靚更亮。」
加密主城區與鄉村,及村域之間公交頻次
對於居民來說,最為關注的是公共運輸出行,而推進公交服務水平也被列為今年全市十項民生實事。為此,在市級財政投入的基礎上,斗門區額外增加投入了超過2000多萬元,加密主城區與鄉村及村域之間的公交及微公交頻次,解決村民出行「最後一公里」。
今年以來,斗門區新開通4條公交線路,包括開通白蕉開發區-吉大總站的快速公交線路;新開通兩條旅遊公交線路L6、L7,方便市民和外地遊客在斗門鎮開展休閒旅遊;開通斗門汽車客運站至湖心路口總站520A高峰線路。與此同時,優化調整Z268、410公交線路,解決居民出行的問題。
「村與村之間公交出行也不再是痛點。」斗門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斗門開通了7條微循環公交路線,尤其是一些微循環公交,重點解決了學生出行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