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習慣看綜藝下飯的樂媽真是要被黃曉明氣到噴飯!
沒錯,我們的黃教主繼被貼上「油膩中年男、「鬧太套」、「內增高」後,他又被貼上了「中年王子病」標籤。
什麼是中年王子病?
百度百科詞義:所謂王子病,具體來說就是把自己想像成舉世無雙,童話般完美的王子,達到自戀的境地。
大街小巷,你都能看到鋪天蓋地都在討論黃曉明的霸道王子病語錄——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就這樣,聽我的,都聽我的。」……
充斥了整整三期節目的「總裁發言」,真像眾多網友吐槽的那樣:「沒有趙薇壓制的黃曉明,就像沒了老婆的蘇大強,太狂野了。」
「中年王子病」的男人有多不靠譜?
前兩個月宣布分手,結束四年戀情的范冰冰李晨,還沒分手時,節目中的這個片段,讓很多網友篤定他們的感情絕對走不到終點。
在某檔綜藝節目上,當著嘉賓,節目組,觀眾的面,李晨對著范冰冰大吼大叫:「過來,站到這來,快點。」
范冰冰眼裡的震驚和委屈面對鏡頭表露無疑,對緊接著來哄的李晨,只能厭惡的退後了兩步。
你以為李晨只是拚命想在鏡頭前樹立起自己的大男人形象,但在范冰冰因稅務問題面臨著強大的輿論的壓力時,李晨卻消失地非常徹底。
直到范冰冰在微博公開道歉後,李晨的「支持」,才姍姍來遲。最後兩人更是落入了一別兩寬的境地。
對李晨來說,大男人的專橫,只是他利己主義的遮羞布,當真正的風浪來臨時,他就開始退縮了。
最終,曾經在《康熙來了》信誓旦旦發誓:「他是我最後一個男朋友。」的范冰冰,只能無奈的「背棄」誓言,選擇分手。
當初看向李晨眼中的溫柔與愛意,被消耗的空空蕩蕩。女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總被男人的專橫毀成了一地雞毛。
是男子氣概?還是當甩手掌柜?
奇怪的是,專橫,總被男人們美化為有男子氣概,是大男子主義的表現。
大男人主義的男人,要求女人無條件服從自己。也就是控制一切的感覺。
但是,用言語控制的同時,他們卻常常將自己從柴米油鹽和瑣碎小事的生活中剝離出去,認為脫離了柴米油鹽,自己才是真正的「大男人」。
《中餐廳3》里的黃曉明,身為店長,在短期店鋪運營中,應該帶領團隊節省經費,創造收益奇蹟。
但他卻沒有考慮經費,只會一味的說「買!」
而真的將本可以租用的冰箱買回來後,一直口口聲聲說「重物一定要兩個人才能搬」的他,在抬冰箱的時候卻消失了。只留實習生高天赫辛苦的將大冰箱挪回店裡。
只會下指示,卻將自己剝離出責任的範疇。跟在工作中得不到成就,回到家趾高氣昂的指使老婆的他,難道不像嗎?
「你趕緊回來,我不會帶孩子。」「家務活當然是你包了,哪有見過男人做家務的啊?」「男人的事女人別管,干好你的小事就行了!」
有人說,有的言語就像一把無形的刀。
而這些命令性極強的話,像一把架在咽喉旁的刀,威逼之下讓人動彈不得。
否認了另一半為你作出的所有犧牲與努力,否認了另一半一切的價值。其實能對最愛的人說出這種話的男人,只是想不去承擔解決,不去配合幫助。
而且,這種男人面對爭執不下的場面,嘴上說的也真讓人不安生。想起以前Anglebaby對黃曉明的吐槽,真是有點莫名心疼。
面對這種男人,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男人這種霸道的相處方式,不僅影響夫妻關係,對孩子的成長也有深遠影響。
他可能如上所說,把一切家事都拋給妻子,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不管不顧。這種「喪偶式教育」,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失了父愛,容易造成孩子成長、發展的「不平衡」。
或者對於男孩子,從小的調皮、捉弄和惡作劇,在他嘴裡,是「像個男人!」
從小灌輸如此的價值觀,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會存在什麼影響呢?
英國漫畫家安東尼布朗出過一本名叫《朱家故事》的漫畫書,諷刺了「都聽我的」的男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
每天早晨,朱先生在去上很重要的班之前,總是大聲喊:「親愛的,早餐呢?快點兒!」每天早晨,西蒙和帕克去上很重要的課之前,總是大聲喊:「媽,早餐呢?快點兒!」
你發現了嗎?無形中,孩子下達命令、當起甩手掌柜的樣子,像極了他。
而長大之後,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後,這種情況大有可能會繼續延續下去,一代接一代。
上面這種情況,相比下面這種,還能算是「幸運」的。
當男人的大男子主義控制了孩子,像用命令式語氣命令你一樣,命令著孩子。那原本應該是溫馨的家庭,對於小孩,很有可能就變成了悲劇。
「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你考這麼點分數,好意思嗎?」「不能看電視,給我關了!」
甚至有父親會將工作中的不順發泄在孩子身上,發展成暴力事件。
比如半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深圳虐童案,潮州親生父親虐童案、半個月前的河南南陽父親捆綁套頭毆打女兒案。
他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
面對著無數的指責和命令,小孩表面只會不敢違抗,但是心裡絕對會留下記憶。就像深圳虐童案中的小女孩說的:「爸爸媽媽, 我不哭不躲, 但是我知道痛。」
對於大男子主義教育孩子,主持人塗磊曾經說過:「這種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把父母當成天然的敵人,或者是把父母當成了上司。」
這樣的童年,試問會有多幸福,多無憂?
其實,父親在一個家裡的角色,遠遠不只是一個頂樑柱、一個靠山。他可以是朋友,也更可以是良師。
普普通通的生活中,不需要霸道總裁
黃曉明的「明言明語」,或許在工作中,我們能理解為霸道總裁的領導力。但樂媽能看到的卻是,這種態度放到家庭里,會變味為專橫、命令、和控制。
而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標誌,是會發自內心主動付出,體貼身邊的人。
最近熱播劇《小歡喜》主演黃磊對女兒多多的教育方式,就上過非常多次的微博熱搜。
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教育方式雖然引起爭議,但多多確實是出落為一個有主見、有想法的優秀孩子。
一次幕後採訪中,黃磊說過:「棍棒底下出孝子,嚴父慈母,這些都是非常沒有邏輯的,嚴父不是你對他要嚴格,而是你對自己要嚴格。」
用愛的澆灌、用民主的家庭氛圍來教育孩子,而不是單純的「聽我的」、「這個問題不需要討論」。
家,本應該是個充滿愛的地方。當家庭中充滿命令、服從,別說大人了,連孩子的心也無處安放。
普普通通的生活中,不需要霸道總裁的劇本。為人父母,為人伴侶,請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傾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