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女兒、妻子、媽媽,一起聊聊在抗疫中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

2020-03-08     快樂媽咪PCbaby

她們是女兒、妻子、媽媽,她們是普通人;

她們外表柔軟、內心堅強,用著自己的方式參與抗疫;

她們年齡不同、愛好不同,卻都是「巾幗戰士」;

她們來自全國各地,是在疫情期間堅守在崗位上的平凡工作者。

PCbaby對話了6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平凡工作崗位的女性,有醫護人員、媒體工作者、老師、主播、社工……

聊一聊,在抗疫中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


護士 | 柳娣

黑暗只是暫時,黎明終將到來!

柳娣是一名護士,除夕時接到待命通知、大年初一的凌晨就開始了抗疫工作。

那時候,不少人剛剛褪去進入新一年的興奮、準備入睡的時候,柳娣已經接到通知、收拾好準備出任務。

到現在,柳娣還記得那個凌晨,外面下著大雨、黑漆漆的,樓道的燈光很昏暗,幾乎看不清前面的路。

再加上護目鏡起霧,視線更加受阻,絆倒的情況不可避免,但幸好沒因為絆倒摔下樓梯。為了確保安全,上下樓只能摸著扶手慢慢走。

忙碌,這個詞貫穿了柳娣一整個正月,休息有時候是件很奢侈的事。有一天,出完任務打車回到家,打算趕緊洗洗睡,養足精神。

然而剛去完廁所,坐下來3分鐘,電話就響了,通知要出任務。柳娣只得快速換好衣服、穿上鞋子就往外趕。那時候,已經是半夜三四點了。

在這次對話中,對於抗疫工作的困難,柳娣說得並不多。或許在她看來,困難已經解決,沒必要再詳細提及。所以當我們提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她簡單一兩句話就帶過了。

和其他醫護一樣,無論是防護物品緊缺,還是群眾不配合排查與隔離工作,這些問題柳娣和她的同事都遇到過,也都一一解決。

比起談及抗疫工作的困難,柳娣更願意放眼於疫情結束後,希望能脫下口罩,和朋友一起到處逛吃逛吃。正如柳娣一直相信的那句話——黑暗只是暫時,黎明終將到來!


社工 | 瑤瑤

我為能幫到更多人驕傲,為自己加油!

我是一名基層社工,因為社工的工作性質,所以我們每天接觸的都是最基層的群眾。從大年初三到現在,從摸查片區到卡點檢查,每天工作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第一就是摸排片區人員情況,挨家挨戶排查,特別是排查有沒有從疫情重災區返回當地的群眾。在執行過程中,我們劃片負責,實行責任人制度,我分到的片區有一些開放式老舊小區,人員複雜。

因為此前不屬於自己工作的範圍,對他們的情況不熟悉,造成前期的工作處於十分被動的狀態。那時候就是一整天科普新冠肺炎的嚴重性,在家向家裡老人科普;在外向社區的其他老人科普。曾經遇到一些不配合的老人,不但拒絕測量體溫,甚至會驅趕我們。

第二就是卡點檢測工作,為每一位群眾測量體溫,讓他們填寫疫情防控信息採集表,做好登記,做到對每戶居民登記備案。剛開始實行管制出入,也有人想強行出入防疫檢測點,不配合登記調查。

但作為社區工作者,大家也都比較耐心,居民也慢慢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最後也都相互理解。還有陌生人給防疫執勤點贈送酒精及口罩,真的很感動。

第三就是後勤民生問題,有些被隔離在家的住戶,我們要每天安排人員去給他們送吃的(新鮮蔬菜及水果等)以及生活用品,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疫情爆發正值春節期間,部分同事回了老家過年。疫情蔓延開後,由於人手不足,即使我們想要增大摸排力度,每天也摸排不了太多小區,幸好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參與其中,和我們一起每天跑小區、出租房,以及幫忙在卡點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之後能多陪陪兩個孩子,帶他們去玩去吃好吃的,自己也休息一下。

三八婦女節到了,希望我們女性能得到越來越多的尊重,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女性也可以做得很好,撐起半邊天!作為一名社工,我為能幫到更多人驕傲,為自己加油!


老師 | 胡老師


我想回到正常的課堂!

由於疫情的影響,不少老師干起了主播的活,網絡上甚至出現了為老師們量身定製的詞——十八線主播。而我就是因此走上網課「女主播」的其中一員。

2月8日,接到「停課不停學」,改為上網課的通知。面對這樣的改變,我自己最大的困難是教的班級多,共有六個班,每個班又分成六個小組群,每天幾十個群,信息太多,發作業都怕發錯班。

此外,就是家長已經復工了,有的學生不自覺,特別愛玩手機。前兩天還有當高中老師朋友跟我吐槽,說一個高二的女生不上課,打電話過去問,11點多了還在睡覺……我覺得在「停課不停學」的特殊階段,老師、家長和學生更應該積極溝通、配合。如果家長復工,建議還是要儘量找一個能看得住孩子的監護人。

再說一個我個人的感受,就是上網課的這段時間,我們老師和家長的交流是更頻繁的,但我發現經常跟老師聯繫、交流的大部分都是媽媽。

實際上,如果爸爸媽媽都很關心孩子,經常跟老師交流、溝通,那這個孩子的品行、性格和學習往往都會挺好。相反,只有媽媽跟老師交流,甚至連媽媽都不怎麼交流的,小孩在學習、性格和習慣上或多或少會有些問題。

只有爸爸媽媽都重視起來,不能說我家孩子學習都是媽媽看的,爸爸就不管了。多跟老師溝通交流,小孩才會全面發展。

目前除了希望疫情結束後,能到外面走一走,作為老師,我最希望能夠回歸校園!說實話,特殊時期下隔著螢幕進行教學,很難了解到孩子的真實狀況,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真的聽懂。

作業也反映不出問題,因為可以現在有很多渠道可以讓作業「注水」。所以我三八節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能夠回到正常的課堂上課,找回把控整個課堂、整個班級的感覺!


抗疫中。你有什麼故事嗎?歡迎留言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ge-wXAB3uTiws8K6z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