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之前我就說過,如果你的目的就是飽滿胸肌,而且你離健身房比較近。
那麼練出胸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上槓鈴器械。
但這句話並不是說,伏地挺身,就不能練出胸肌。
效果會相對慢一點,但是如果你能找到合適的伏地挺身動作,那麼你的胸肌變化也會很明顯。
尤其是在前半年,可能會比健身房效果更好。
那麼接下來就進入正題,哪些伏地挺身練胸肌的效果更好呢?
下面介紹4個伏地挺身動作,你扎紮實實的去練,那麼你自然能練出飽滿胸肌。
一、夾胸伏地挺身(8次*4組)
我們很多玩家做伏地挺身,都感覺不到胸肌發力,都是肩膀和手臂在酸痛。
那麼夾胸伏地挺身,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能讓你直接感受胸肌發力,並且讓胸肌更快充血。
那麼有些玩家認為這個動作是上斜鑽石伏地挺身,並不是。
你做鑽石伏地挺身,你的肩膀和手肘手腕會壓力很大,胸肌其實不一定能感受發力。
但這個夾胸伏地挺身,有很好的胸肌孤立效果,所以這個動作比鑽石伏地挺身要好一點。
- 注意:
夾胸伏地挺身有一定危險性,所以夾胸伏地挺身,要麼不做,要麼就放到第一個動作。
其次,你握籃球的姿勢,不是用大拇指勾住,而是把大拇指和其它手指一個方向,這樣對拇指腱鞘更友好。
同時,十根手指都要摳住籃球,你會更加穩定。
二、單槓屈臂撐(15次*4組)
屈臂撐一般我們用來練肱三頭肌,但是它是可以練到胸肌的,尤其是胸肌下束。
這會讓你的胸肌輪廓更加明顯,徒手的話,其實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相對而言,單槓屈臂撐對胸肌的刺激更加明顯,雙槓更刺激肱三頭肌。
但是也有一個例外,就是單槓屈臂撐不太適合槓鈴片負重,只適合負重背心負重。
- 注意:
幅度,我們往下放的時候,幅度不要太大,那一點必要都沒有,幅度越大,肩部負擔越重,你還不如多做幾個。
握距,對於胸肌的話,握距要稍微比肩寬一點,然後你的手肘要往外面撇,達到真正的「撐」起來。
三、射手伏地挺身(10次*2組*2側)
如果你沒有其它的負重途徑,你只想改變動作姿勢來達到最大的胸肌刺激。
那麼射手伏地挺身一定要練。
它會給你一側胸肌施加60%的體重,對體重大的人來說,這甚至比健身房啞鈴臥推35公斤還要厲害。
同時,它能提高你的肩關節、手肘和手腕的穩定性。
- 注意:
幅度還是一樣,不要追求更低幅度,與其那樣不如多做幾個。
單臂動作,一定要注意不能聳肩,你要是聳肩的話,那麼你的肩袖會很容易在這個動作中受傷。
四、偏重伏地挺身(10次*2組*2側)
跟射手伏地挺身類似,偏重伏地挺身也是通過偏向一側來進行胸肌負荷的提高。
那麼不一樣的是,這個動作幅度比射手伏地挺身要大。
所以這個動作更適合胸肌塑形,就是練寬度和中縫會比較厲害。
把偏重伏地挺身作為最後一個胸肌動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疲勞最大化,讓胸肌直接疲軟。
- 注意:
雖然動作本身幅度很大,但是我們要有所控制,不能下潛太深,那樣還是會受傷。
其次,我們需要在底部停留一下,以便於達到胸肌的更大疲勞,讓胸肌更有增肌慾望。
你練的時候,就按照我給的順序來練就好了。
感覺難,那就在台階上來做,雙腳放在台階下面,然後手撐在台階上面。
感覺容易,那麼就一周練兩次,周二一次,周六一次,這樣會用頻率來提高增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