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為什麼盛產噴子

2019-05-16     大宛樓市




詩曰:

南陽噴子,威震宛都。

千秋萬代,一統江湖。

1

如果你關注大宛樓市,你一定清楚,大宛樓市每篇文章的評論區比正文都要精彩。

為啥?噴子多啊。自黑自賤,冷嘲熱諷,那叫一個高潮迭起。連不少外地人都看不下去了。




建個高鐵,本是方便交通,有南陽人會說:高鐵一通,南陽要「砰」!(完蛋的意思,指被虹吸)

建個月季園,八方來客熱捧,有南陽人會說:一個破月季大觀園,在北上廣如同一個小公園,被南陽人當成了寶貝!

發展新區,是郊區化的必然,有南陽人會說:還對標雄安吶,畫啥大餅?真能吹。

就連治理爛尾樓,本是亡羊補牢,也有南陽人說:那是做做樣兒!一陣風吹木有了。

類似言論,非常之多。有些自黑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傳達的態度非常悲觀。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南陽沒有信心,甚至不惜對這座城市自黑自賤?

2


對南陽的自黑自賤,往重處說,其實是一種微型的「亡國論」。

略觀歷史,不難發現,每當危亡時刻,都會有類似的論調。

辛亥之際,相當一批滿族官員殉了清,南陽的清廷總兵謝寶勝,在辛亥黨人的威懾下,也棄城自殺。

因為在這些遺老看來,中國沒有希望。

日軍侵華之初,蔣介石也拋出過「三日亡國論」:「以中國國防力薄弱之故……在三日內悉為敵人所蹂躪。」



因為在蔣看來,中國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戰則必亡。懷有這種心態者,往往是現實超出了他們的理解和擔當,提前喪失了希望。

悲觀者總是情緒勝於理智。

然而改變現實的人,總是分析利害,找到新的道路。

所以才有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熱血,有了「天下為公」的辛亥。

所以才有了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信心,有了日本必敗,中國必勝的論斷。

3

南陽在近代,並不算落後。

清末民國,南陽地方出了不少全國有影響力的學者和將領。

1930年代還有天下知名的「宛西自治」,成為全國模範,李宗仁和白崇禧還在廣西效仿。

彭禹廷、別廷芳、陳重華、寧洗古,都是地方上有勇氣,有擔當人物。

他們面對當時豫西南土匪橫行,民不聊生的狀況,響應「三民主義」,提出了「三自主義」:

自衛、自治、自強。



彭禹廷31歲自題:「民國十三年,吾跪吾前,自求自焉,歲月易遷,速醒莫長眠。立志要堅,讀書要專,言多必招愆,應留半句在口邊。今日應為之事,切莫待明天。彭錫田求彭錫田。」

鋪道路、辦工廠、興學校、勸農桑、架電線、修水利,搞聯防。土匪不敢來,軍閥不敢搶。新唐戰役,南陽人與政府軍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把小日本打得稀巴爛。

當時宛西一代,還被稱為「小香港」,早早地用上了電燈。

80多年前的這些南陽人,都是對南陽抱有希望,自強不息的人。他們也真的做到了,讓南陽老百姓,在艱難的環境下,安居樂業,最大限度避免土匪和兵患。

南陽這一時期,名人輩出。彭雪楓家族、張嘉謀、馮友蘭家族、楊廷寶家族、董作賓、丁聲樹、馮紫崗、徐旭生……

我曾思考近代南陽亂世英才輩出的原因,除了人傑地靈的老生常談,我覺得原因還在於清末民國,南陽無論從交通,還是經濟,都不算落後。

水運雖然衰落,但是依然南通武漢;

地勢雖然邊緣,但依然坐擁萬頃良田,小麥、水稻皆可種植。

一群南陽地望,擴大宛西自治成果,又為南陽打下厚實的底子。

所以南陽人有信心,有文化,不閉塞,敢去闖!

唱衰南陽,大概源於改開以後,南陽人走了出去,看到了更精彩、更廣闊的世界,再回到南陽,就有了一種怒其不爭的怨氣。

南陽人內心的那種不安分,難以化解,就變成了對地方的抱怨,逐漸成了一種風氣。

4

其實不獨是南陽,整個河南,包括鄭州在內,近二十年來,都在自黑自賤。

這和改開後,整個內地發展與沿海差距拉大有關。

河南在建國之初,GDP排名相當靠前,各省差別不大。



改開後的1980年,河南勉強排到了第十,差距已經明顯。


從總體趨勢上看,改開後,內陸與沿海,對比的開口越來越大。(如下圖)



短短三十年,河南從千百年來的群窮逐鹿,變成了泯然眾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可惜缺了河南。

這種跌落的現實,造成了河南人的心理失衡,乃至扭曲。

溫州人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三十年前我們這裡的人要去你們河南打工啊,開理髮店、做家具,現在你們河南人都往我們這裡跑。」

在富足的南方人面前,河南人曾有的那種優越感,早已蕩然無存。

更鬱悶的是,某些沿海城市,對河南人存在歧視。段子很多,自行腦補。



5

既然全河南都在自黑,南陽人的自黑,就理所當然。




坊間對於南陽的G場,還有「跳板說」。

就是說來南陽當G啊,不過是混個資歷,等著調走,啥也幹不成。但細數這二十年來南陽的發展變化,這話對不對,自有公論。

兩節一會,農運會,南水北調,寧西複線,月季大會,南陽高鐵......也都轟轟烈烈。

但南陽多年來缺少一個精準的定位。乍看一手好牌,實則沒有王炸,難以形成合力,長久經營。

洛陽的牡丹,鄭州的鐵路,開封的古都,信陽的毛尖,三門峽的小浪底......南陽?南陽有什麼?

改變這種風氣,就在於地方上,真正有責任,有擔當的人站出來,真正的為民請命,做出事情來,給地方帶來改變!

真正的建設者,在於直面慘澹,殺出一條血路!讓那些悲觀論者,亡國論者,無話可說!

別忘了,

當年的義烏,還在雞毛換糖。

當年的寶安,還在海里撈食。

當年的鄭州,還不如洛陽。

當年的襄陽,還沒有二汽。

事在人為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NFQMGwB8g2yegNDP-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