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的噬骨煎熬中,老闆們已在考慮如何斷臂求生

2020-02-03     大宛樓市


1


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時,日本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舉國上下,一片死寂,只剩天皇的玉音。

第一天,人們還想著日本的榮光和夢想;

第二天,大家開始感慨「國破山河在」;

第三天,人們胸中開始燃起屈辱和憤怒;

第四天,除了餓,什麼也想不起來;

第五天,餓;

……


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的日子裡,大概不少老闆,尤其是中小企業老闆,都正在忍受當年日本人的經歷。


第一天、第二天,也許想的是病毒,但是到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就不得不關心其自己的企業,該如何在2020年的開局中生存下去。

房租、員工工資、庫存、客戶維護、市場價格變動,如果生意不能開張,每天的固定開支都會像山一樣壓得老闆喘不過氣來。


經歷過2003年非典的中小企業老闆,對這似曾相識的經歷並不陌生。


2


時代總是具有兩面,最壞的時候,也可能就是最好的時候。


畢竟再大的困難,也會過去。


特殊時刻,企業如何找到存在感,待危機過去後,能夠迅速積累人氣,是一眾老闆關注的問題。

一個小老闆,捐10萬可能真的出於個人的熱心;但是一個企業捐一個億,就是企業的公益營銷,說直白點,就是不折不扣的商業行為。


公益營銷如果能抓住關鍵節點和風口,往往能夠四兩撥千斤。

2008年汶川地震,王老吉出手就是1個億,一下子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眾品牌,變得全國知名,超市裡更掀起了「買空王老吉」的營銷。

這一次也不例外,各大企業,一方面是表示對國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參與公益營銷。



媒體和老百姓,最喜歡看誰捐得多,捐得巧。

例如河南的胖東來,雖然捐款數不是最多的,但是影響卻很大。胖東來在許昌和新鄉很有口碑,這一次不僅捐了5000萬,還宣布菜價按成本價銷售,保障供應。


胖東來的公益營銷,是堅持一貫的企業作風,但讓它再次成為了老百姓茶餘飯後豎大拇指的談資。

(胖東來門口的電動車,從來如此整齊)

除了捐款,萬達這次還主動給商戶免租。


1月28日晚,萬達廣場商戶釋放消息,自1月24日-2月25日期間,萬達商管集團將對全國各地所有萬達廣場的商戶租金及物業費實行全免政策。據估算,本次減租將超過30億元。


減租其實是個數學題,等年景好了,租金一漲就能夠補回來,但萬達危急時刻此舉,可謂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合情合理,也贏得了一片掌聲。


3


最困難的時候,在壓力之下,往往能夠催生出新模式。

2003年非典肆虐,當時的京東還叫「京東多媒體」,在線下銷售光碟和刻錄機等電子產品,擁有十多家連鎖店,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最怕庫存積壓。


非典期間,京東為了避免庫存積壓,開始嘗試網上渠道銷售,反倒嘗到了甜頭,最終果斷放棄線下實體店,向網際網路進軍。

這一次的疫情,也倒逼著大部分房企,試水線上看房,如建業、碧桂園、融創等房企,都先後開通了線上看房、售房業務,以便在特殊時期,順利蓄客。

美團則趁機提出了「無接觸配送」的概念,即無將外賣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門口,通過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用戶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美團還在加緊升級配送設施,如在武漢、北京兩地試點智能取餐櫃。

很顯然,送餐方式的靈活升級,不僅為美團做了公益廣告,保障了美團在非常時期的正常運營,更重要的是,這種新的配餐模式,將大大提高配送效率。


很可能在這次疫情過去之後,智能取餐櫃會在全國遍地開花。這次疫情,也成為美團優化投資結構,調整近年來投資虧損的絕好風口。

阿里巴巴,在這次疫情期間,面向湖北別出心裁地推出了心理援助專線。這次線上醫療服務的背後,是近年來阿里向線上醫療、線上保險等業務全面進軍,果然在近30個交易日中,阿里健康的股票一路上漲。



病毒雖然肆虐,店鋪雖然關門,國內天王級網紅薇婭、李佳琦依然沒有閒著,不僅團隊高調捐口罩、捐款,而且直播活動也沒暫停。



薇婭即使去了趟法國遊玩,依然定期做直播,似乎疫情並沒有對團隊帶來多大影響。


4


可以說,這一次的疫情,為網際網路與實體行業的深度結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進一步讓人們認識到AI時代,消費形式的轉變。


疫情的偶然來襲,也成了健身、私人醫療、線上課程等「網際網路+」的絕佳風口。

當然,看著滿街關閉的店鋪,最絕望的是那些傳統的零售、餐飲、養殖等行業的老闆——

開不了門,營不了業,不是所有的房東都叫王健林,不是所有的困難,別人都能給你伸出援手。


更有禽類養殖戶,在這次病毒肆虐中,飼料供應都成問題,可能要遭受慘重損失。


(河南漯河一家養殖場老闆,因為雞苗運輸不出去,將雞苗進行了無害化處理——掩埋)

在時代的轉型期,這樣的例子定然不少。


每一次危機,都是新的模式淘汰舊的模式。


如果沒有被淘汰,那一定是這個行業的某些人,堅持做對了什麼,從而有了時代必須的價值。

時代的風,總是樂於成就那些新的寵兒,無情拋棄舊有依賴。


你可以說,這個時代太殘酷。但不管你是新行業,還是舊行業,想生存下去都實屬不易,這卻是最大的公平。

無論如何,每一次危機過後,都會是新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bdkEnABgx9BqZZIvs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