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四百零八村,數一數二數梁村

2019-05-13     憶鄉憶客之山西

梁村,位於山西省中部,屬丘陵地帶,這裡離平遙古城僅僅6公里路程,交通十分便利。這裡還有梁村生態植物園和尹回水庫這般樂山喜水的自然景觀;寺廟、寶塔、老戲台,讓梁村古樸中有些神秘,沼澤地、土窯洞、千年古槐樹,讓古村寧靜又不凡……

梁村是個大村,一共有四五千人,以冀、毛、雷、史、王五大姓為主。村中的勞動力大部分從事建築行業,主要有現代建築的模具租賃、主體修建、外牆裝飾以及室內裝潢一條龍服務,服務於晉中市及其周邊工程建設。總體來說,今天的梁村,不以農業為重心,建築業、服務業和商業齊頭共進,算是一個小康村。經歷了上千年的滄桑變遷,民風淳樸可愛。既有水的溫潤,又有土地的深沉,更有鋼鐵的堅毅,這就是這個村子給人的印象。

梁村,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素有"平遙四百零八村,數一數二數梁村"的美譽。現存有五座古堡,132座歷史傳統院落,這些院落多為清代巨商故宅,如毛鴻翰、毛鴻舉,曾經是晉商平遙幫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票號老闆,曾為平遙票號業之行首。毛鴻翰故居、毛鴻舉故居、冀氏故居、冀桂故居、鄧旺慶故居、毛鴻祥故居、鄧氏故居、冀鼎選故居、白氏故居、梁氏舊宅、史氏舊宅……這些富商巨賈留下的歷史遺存豐富而鮮活,如設計考究的照壁、懸山頂垂柱過門、門楣和橫樑上精美的木雕圖案、複雜多變的窗欞、雕刻精細的柱礎、氣派的古戲台……無論建築民居,還是民俗生態與鄉土文化,都比較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社會生態全貌。這些宅院記載了晉商的歷史,見證了清代這一帶的繁榮和興盛。

梁村一街五堡的鳳凰展翅狀布局結構是古式民居珍貴的範本。總長1060米的古源街北廣勝寺如鳳頭高昂,東和堡、西寧堡雄居東西似鳳展雙翅,中有南干堡、昌泰堡,則為鳳凰之腹,村南天順堡如鳳尾高揚。

東和堡年代最久,地勢最險,民居呈"北斗七星"之狀分布;西寧堡兩面環水,景色秀麗;昌泰堡呈"土"字形分布,以四合院為多,較為簡陋;南干堡、天順堡則分別呈"玉"、"王"字形分布,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兩個堡。

梁村民居建築類型眾多,保存完整的歷史院落有132座,且多為"日"字型和"目"字型的二進或三進院落。

無怪民間流傳有"先有源池梁村,後有平遙古城"。關於梁村的歷史鮮有記載。但從民間流傳的諺語"先有源池梁村,後有平遙古城"及村中那需幾人才能合抱的參天古槐樹,不難推測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村北有一座五層六邊形古磚塔,名淵公寶塔。據村裡積福寺碑文記載,寶塔始建於元朝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

梁村古廟眾多。積福寺、廣勝寺等大廟集中建於村北,相距僅百米左右,形成了寺廟建築群。廣勝寺曾經僧人眾多,佛事齊全,如今依然香火旺盛。小巧玲瓏的觀音堂等寺廟則散落在堡內。


2006年11月,梁村被山西省政府命名為"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2007年6月,又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M6yLWwB8g2yegNDfk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