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句中停頓的標點符號為什麼叫「逗號」?

2019-12-14   談藝錄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講《說文解字》「辵」部的五個漢字,這五個漢字四個是生僻字,只有「逗」字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所以,今天的核心漢字是「逗」,其他四個字,目的是了解,五個字詳情如下:

1、邌。讀音有兩個:

(一)lí 。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邌,徐也。從辵,黎聲。」形聲字,本義是遲緩。也寫作「黎」(見李善注本《文選》)因此用到此字,可用「黎」字替。徐鍇《說文系傳》:「傅毅《舞賦》曰:『邌收而拜』,謂徐收其舞勢也。」又同「遲」。《廣雅·釋詁四》:「邌,遲也。」王念孫《廣雅疏證》:「邌,與黎通,凡言黎者,皆遲緩之意。」

本義之外,邌字還有兩義:(1)徐行的樣子。《廣韻·齊韻》:「邌,徐行貌。」(2)小貌。《玉篇·辵部》:「邌,小貌也。」

(二)chí。同「遲」《集韻·脂韻》:「遲,古作邌。」也就是說,不論是讀哪個音,都有「遲」的意思。

邌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邌字的小篆寫法)

2、遰。讀音有三個:

(一)dì。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遰,雲也。從辵,帶(dài)聲。」形聲字,本義是去,往。《玉篇·辵部》:「遰,往也。」《大戴禮·夏小正》:「九月遰鴻雁。」李調元箋稱:「遰,去也。北來則曰向,南去則曰遰。」你看,在古代,大雁向南飛和向北飛有專用字。

(大雁北飛)

本義之外,遰還有其他用法:(1)避。《廣韻·霽韻》:「遰,避也。」(2)同」遞「。又有兩個用法:其一,組詞迢遞。高遠貌。《玉篇·辵部》:「遰,迢遰也。」謝眺《郡內高齋閒望答呂法曹》:「結構何迢遰,曠望極高深。」其二,迭傳;依次。江淹的《傷愛子賦》:「遰高行之美跡,弘盛業之清猷。」

(二)shì。同「逝」。往《集韻·祭韻》:「逝,往也。或作遰。」《字彙·辵部》:「遰,與逝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鳳漂漂其高遰兮,夫固自縮而遠去。」司馬貞《史記索隱》:「(遰)音逝也。」鳳凰高飛遠離去,本應如此自引退。

(三)dài。連。《集韻·冭(tài)韻》:「遰,連也。」

遰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遰字的小篆寫法)

3、。這個字GBK字型檔沒有,楷體字形如圖:

(字的楷書寫法)

讀yuā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行貌。從辵,聲。」形聲字。本義是行貌。

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字的小篆寫法)

4、。這個字GBK字型檔也沒有,楷書字形為(辶+垂+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不行也。從辵,(垂+馬zuī,馬小貌)聲。讀若住。」形聲字,徐鍇《說文系傳》作:「,馬不行也。」本義是馬不行。《玉篇·辵部》:「,不行也。」《古今韻會舉要·冬韻》:「,馬不行貌。」

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字的小篆寫法)

5、逗。讀音有四個:

(一)dòu。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逗,止也。從辵,豆聲。」形聲字,我們知道,豆本為古代一種盛器的象形。逗字始見於戰國。又或從走。辵、走為義近形符,古時常通。本義是止,停留。《玉篇·辵部》:「逗,留也。」張衡的《思玄賦》:「亂弱水之潺湲兮,逗華陰之湍渚。」橫渡潺湲的弱水啊,止步於華山北面的黃河之濱。

(黃河壺口瀑布)

本義之外,逗還有很多用法。比如:(1)物相投合。《洪武正韻·宥韻》:「逗,物相投合也。」南朝梁蕭琛《詠鞞(bǐng)應詔》:「抑揚應雅舞,擊節逗和音。」用劍柄敲出節拍,應和音樂。現代漢語也這樣用,比如《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又怕將來逗不上茆栒筍兒。」又指投下。比如隋煬帝《寶台經藏願文》:「無上醫王,隨病逗藥。」上天的醫王啊,人間有什麼疾患,就投下(賜予)我們什麼藥吧!

(2)句中的停頓。也作「投」、「讀」。《集韻》:「逗,或作投。」馬融《長笛賦》:「察變於句投」唐代李善注稱:「投與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清代張雲璈《選學膠言·句投》:「梁山舟學士云:『投與逗古字通。句讀,《法華經》作句逗,又可作句度。』」我們現代漢語表達句中的停頓的標點符號就是逗號,而我們研究古漢語常說的「句讀」,又寫作句投,實際就是研究古書中的句子如何停頓(斷句)的學問。

(古籍句讀)

(3)臨,到。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二:「逗,猶臨也;到也。」比如楊萬里《新寒戲簡尤延之檢正》:「逗晚添衣並數重,隔哺剩熱尚斜紅。」逗晚就是臨晚。

(冬日傍晚)

又指趁,趕。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二:「逗,猶趁也;趕也。」陸龜蒙《晚渡》:「各樣蓮船逗村去,笠檐蓑袂有殘聲。」又指透出;透露。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二:「逗,猶透也,露也。」五代閻選有詞《臨江仙》:「雨停荷芰逗濃香,岸邊蟬噪垂楊。」

(過雨荷花)

(3)引。比如杜甫《懷錦水居止》:「朝朝巫峽水,遠逗錦江波。」仇兆鰲註:「逗,引也。」

(4)招惹,逗引。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女媧練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即用此義。現代漢語這個用法經常用,比如逗貓、逗孩子玩。


(逗貓)

(二)zhù。兩個用法:(1)住。《方言》卷七:「傺、眙,逗也。」郭璞注稱:「逗,即今住字也。」《集韻·遇韻》:「逗,留止也。」現代漢語說的逗留,就是這個用法。

(2)又用作姓氏。《廣韻·遇韻》:「逗,姓也。出何承天《纂文》。」

(三)tóu。讀音出《集韻》。射。《集韻·矦韻》:「逗,射也。」未見典籍有實列。

(四)qí。讀音出自《集韻》。曲行。《集韻·寘韻》:「逗,曲行也。」《漢書·韓安國傳》:「廷尉當(王)恢逗橈,當斬。」「逗橈」指臨陣避敵而行。逗即用曲行之義。

逗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逗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59,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