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此次疫情,位於上海金山區的俗稱上海「小湯山」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成為了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集中隔離治療點。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信」)第一時間為上海「小湯山」提供應急手機、應急基站、應急通信車等全方位的應急通信服務,快速架設集中隔離治療點的信息生命橋樑。
疫情就是命令。上海電信網絡運行部、政企客戶部、機動通信局、金山局、移動網際網路部幹部員工眾志成城,迅速協調應急、傳輸、電源、衛星等專業全力配合,保證抗擊疫情的組織指揮和信息查詢、傳遞需求,滿足抗擊疫情的巨大網絡信息量需要。
1
上海電信金山局按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迅速成立了重保工作組,制定了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通信保障方案。從除夕開始,上海電信的客戶經理就一直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保持著緊密的溝通和聯繫,了解院方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中對通信服務的需求,詢問在網絡服務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院方告知,應急病房A3大樓隔離區內醫護人員需要應急4G手機作為聯絡和照片採集上傳工具。上海電信迅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了15張4G號碼卡,同時調集手機終端庫存,及時提供給一線隔離區內的醫護人員使用。
2
1月27日大年初三,院方反映,作為本次集中診治和隔離的A3病房樓和備用的A1、A4病房樓,由於前期負壓病房改建,導致電信的室分系統被拆除,信號覆蓋不佳。用戶的需求就是命令,上海電信立即決定派出應急通信車趕赴現場支撐。
上海電信機動通信局接到為上海「小湯山」隔離區內3幢病房大樓無線網絡疏盲、疏忙的命令後,13名黨員幹部緊急集合,組成了應急通信保障突擊隊。啟動預案、緊急出動、梯次集結……10分鐘後,第一輛小型應急通信車出發了。20分鐘後,另外兩個批次的應急通信車,也發車奔赴百公里外的集結現場。
下午1時許,第一輛4G小型應急通信車抵達保障現場,立即對現場進行勘察。為確保4G網絡覆蓋質量達到最優,在多處查勘後,確定了一個距離隔離區的A3病房大樓最近,緊貼著隔離牆的臨時區域作為應急通信車停放的位置,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小型基站車的開通。半小時後,兩批中、大型4G/5G網絡應急通信車也抵達現場。
當天下午全面開通了現場所有的4G應急宏基站,為隔離區醫患提供了近千部手機上網通話的應急網絡支撐。上海電信還特地調集一部中型C+L應急車在附近的通信集結點內待命,做好隨時響應支撐的準備。
應急通信車停放地附近光纜資源不足,上海電信立即調度應急資源,布放臨時光纜到應急通信車。同時線路、傳輸、綜維人員兵分幾路到相關機房和局站跳通光路,迅速開通了應急路由。在解決了傳輸路由後,供電問題又成為難點。院方指定的市電取電位置離應急通信車距離太遠。上海電信立即組織力量到現場布放電源電纜。
天已黑了,上海「小湯山」高牆外的這群電信人已不知不覺在寒冷的室外忙碌了6個小時。顧不上吃午飯、晚飯,耳朵在口罩和寒風的雙重作用下已疼痛麻木得沒有了知覺。看著A3病房大樓內亮起的燈光,現場電信工作人員的心裡,自豪感油然而生。
3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春節長假前,上海電信就制訂了突發事件專項預案,組建了一支包含800M數字集群、4G+5G基站車、通信指揮車、衛星車、海事衛星、油機等13套設備車輛,以及20名黨員技術骨幹組成的應急通信保障梯隊。突發情況下,第一時間組織休假員工返崗待命,進入備勤狀態。落實領導帶班制度,骨幹以上採用雙模電話7*24小時值班。劉行和莘莊兩個衛星通信地球站全面進入7*24小時值守,做好面向全國的緊急衛星鏈路接入的準備。
當天提出、即刻響應、當天開通,上海電信為本地「小湯山」快速架設信息生命橋樑,為全面打贏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信息化服務保障基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