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韓國泰勞」大舉回潮讓泰國陷恐慌,民眾開始搶購糧食衛生紙

2020-03-04     知泰國

沒想到,這次把泰國給嚇壞的,竟然是「歸鄉的泰國人」。

更具體一些,是在韓國打工的,如今為躲避疫情而蜂擁回家的泰籍勞工。

在韓國時,他們是在韓國備受歧視的「東南亞外勞」,也是在泰國飽受爭議的「打工小鬼」。

歸來之日,他們又變成了讓家鄉同胞心驚膽戰,讓泰國政府焦頭爛額的「輸入風險」。

當歸鄉的旅人,碰上爆發的疫情,一個國家應當用何種面目去面對那些倉皇歸來的遊子,又用什麼態度去「迎接」那些安危難測的族人呢?

逃離泰國:留不住的韓國,接不住的泰國

2020年3月的最初幾日,韓國疫情爆發,確診人數超過5300人。其中大邱更是成為「韓國版武漢」,一城之內確診病例便超過四千,並依舊在以每日500例的數字增長。

總統文在寅宣布全國進入「抗擊疫情的戰爭狀態」,全球上百個國家將韓國視為疫區,對韓國下達嚴格的入境限制令。

雖然,目前還沒有國家宣布從韓國「撤僑」,但是待在韓國境內的外國人,依舊陷入恐慌之中。恨不能早日離韓,返鄉避難。

這其中,就包括十餘萬在韓國打工的泰國勞工。

作為勞動力短缺的東亞發達經濟體,韓國多年以來一直大量引進越南、泰國等地的東南亞外籍勞工。

生活在韓國境內的「合法泰勞」人數約在3萬上下,而沒有合法工作許可,滯留韓國非法務工的泰國人,保守估計不低於14萬!

正在這些泰國勞工糾結要不要回國的時候,韓國政府不失時機地在後面「推了一把」。

2月28日開始,韓國政府宣布,給予30萬外籍非法勞工「自願免責離境」的機會,並將持續至3月31日。

所謂「免責離境」,其實就是只要你向韓國政府自首,自願離境,那麼,對於你此前的非法入境、逾期滯留、非法務工等等一切罪名,韓國政府統統「既往不咎」。

無論你之前在韓國是怎麼「黑」下來的,你都不會被追究,也不會被記錄在韓國政府的「入境黑名單」上,不會影響到你以後再度入境韓國。

而在3月31日後仍未離境的非法勞工,被捕後將被立刻遣返,並會被記錄在黑名單上,10年內不得再次入境韓國。

總之,現在走人,既往不咎;現在不走,過期不候。放大家一條生路,鼓勵催促在韓外勞趕緊捲舖蓋走人的意思。

本來,韓國疫情鬧得這麼凶,人家早就不想待了——這麼一催一放,在韓泰國勞工更是歸心似箭。

三天之內,便有超過5000以上的泰國非法勞工向韓國政府「自首」,陸續返回泰國。而在接下來的兩周內,這一數字可能會達到數萬人。

韓國輕鬆了,勞工解脫了。

泰國則一臉懵圈地陷入了空前的緊張。

本來,泰國在疫情面前堅持不對各國下達「入境禁令」,就已經是提心弔膽,壓力山大。

好不容易撐到今天,沒出什麼大簍子(至少牌面上是這樣),你文在寅老哥一下子給送回來幾千上萬的在韓勞工,這不是在坑人嗎?

這些「返鄉泰國民工」回到泰國,你讓泰國政府怎麼辦?是否都要像當初撤僑一樣,拉去隔離?當初武漢撤僑才138個人,現在幾萬人怎麼隔離得過來?

不進行統一隔離,又如何監控?一人腳上捆一個電子腳鐐?

這麼多人啊,而且其中許多人來自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地區(疫情越嚴重的地方,泰國勞工的歸國意願越強烈),上萬人當中哪怕出現十幾個確診,對泰國的疫情防控都將是重大打擊。

實在是太難了。


回國之後:是否隔離?如何隔離?

關於這些從韓國歸來的泰國人,究竟應該作何對策,泰國官方發出了十分多樣而矛盾的信息,從中不難想像泰國政府的掙扎與糾結。

4日,泰國內閣舉行會議,討論抗擊疫情的對策。

交通部表示,不清楚會有多少泰國勞工從韓國返回,交通部只能在素萬那普機場安排一個專區,對韓國返泰這進行檢查,並派出免費大巴,將從韓國返回的泰勞送回各自家中,自行隔離。

衛生部表示,近日韓國泰勞返泰人數至少5000人以上,人數太多,泰國沒有足夠的空間的資源,難以像當初從中國撤僑138人一樣,對這些歸國泰勞進行有效的集中隔離。

泰國政府「二號人物」,副總理巴逸上將表示:泰國沒有強制隔離的相關法律規定,因此不會強迫任何入境泰國的人進行強制隔離。

而勞工部卻又說,所有從疫情高危國家進入泰國的泰國勞工,都必須進行14天以上的自我隔離。

至於「如何監督落實」,則需要衛生部動用全泰國一百萬名公共衛生志願者,協助監督這些泰國工人的「自我隔離」。

司法部長甚至真的提出了「電子腳鐐」的可能性,只是話鋒一轉,又說泰國司法部籌備的電子腳鐐「信號不穩,不堪使用」,而好用的電子腳鐐要等到3月中旬才開始招標下單……

最終,在會議上,巴育總理一錘定音:統一隔離!

3月4日,在泰國各部委首長七嘴八舌的討論之後,主持會議的總理巴育表示:從韓國返泰的泰籍勞工——尤其是從大邱回國的泰勞,必須集中隔離觀察14天!

此前「居家隔離」,被巴育總理否決。

但具體的隔離地點,巴育總理表示「暫不予透露」,至於所需醫療設備,防護工具,飲食被褥等物資,巴育表示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做好了準備,請民眾「不必擔憂」。

不過,在這場內閣會議結束後,巴育總理公布的「泰國防疫14條」當中,並未收錄「韓國泰勞歸國統一隔離」的內容。

參考泰國此前的標準,我們更傾向於將「泰勞隔離」解讀為部分隔離——大邱地區返回泰國的泰籍勞工,按照「武漢撤僑」的標準進行統一隔離;而韓國其他地區返回的泰籍勞工,則進行「居家隔離」。

這樣,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推測,因為對五千乃至上萬的泰勞進行統一隔離,動靜的確太大,暫時不在泰國政府目前的執行力範圍之內。

至於此前入境的泰國勞工,依舊維持「居家隔離」。

而就在泰國政府討論對策之時,從韓國歸來的泰國勞工,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入境泰國。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人中,不乏「疑似症狀」者。

3月4日,泰國移民局透露了3月3日從韓國回國的泰籍勞工情況。據統計,當天泰國3大機場共有158名泰籍勞工入境,其中17人出現疑似症狀。素萬那普機場共有107名泰勞入境,出現發燒症狀的17人,全部來自於素萬那普機場。

隨後,這17人被工作人員送至附近醫院檢查治療,另外90人初步檢查後無異常,但仍需居家隔離14天觀察情況;廊曼機場共有50名泰勞入境,普吉機場僅有1名泰勞入境,初步檢查後無異常,一律居家隔離14天觀察。

好消息是,那發燒的17人,無人感染。


網絡罵戰:泰國版的「武漢人悖論」

在疫情剛爆發那會兒,中國人曾經為「如何對待武漢人」的問題進行了一場巨大的爭論,直到今天依然沒有結果。

如今,輪到了泰國。

被討論、被圍觀、被歧視的對象,正是這些蜂擁回國的「韓國泰籍勞工」。

本來,許多返回國內的泰籍勞工,自己就是「非法勞工」——泰國內部對他們一直都有著不太正面的評價,泰語中將這些非法泰國勞工稱為「小鬼」(Phi Noi),其中意味,可見一斑。

再加上,恰逢新冠疫情全球爆發,韓國、伊朗、義大利的慘烈景象,讓泰國社會異常敏感,對這次泰勞返鄉潮也格外恐懼。

「在韓非法泰勞」一度登上推特話題熱搜,可想而知,言語之間,泰國網友對「歸國小鬼」們必然滿腹牢騷,里里外外說了不少「別給國家添亂」之類的氣話。

而被懟的泰國勞工,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譏,於是網絡上一片血雨腥風,上演了一場場泰國人民內部的罵戰。

日前,泰國一名網友發布了一則帖子,披露了在韓非法泰勞,向泰國政府提出的四項要求。

這些要求是:

  1. 韓國疫情蔓延,泰國勞工「手停口停」,希望返回泰國。
  2. 泰國勞工害怕回泰國後沒有工作,希望回國後泰國政府能為他們安排工作。
  3. 在此期間,希望當局送口罩給他們,因為口罩太難買。
  4. 返回泰國的機票路費,希望泰國政府能夠幫著報銷一下。


這「四大訴求」一經公布,泰國網友頓時炸鍋。

網友們覺得,講道理啊,泰國冒著生命危險讓你們回來躲風頭就已經不錯了,你們這些「非法外勞」居然還有臉要這要那,要完口罩要機票,要完機票要工作,這還要臉嗎?

要不要給你們這些大爺來一套馬殺雞,送兩個乳膠枕啊?泰國網上的鍵盤俠們,紛紛開始對在韓非法泰勞火力全開,並直言他們是政府負擔,國家的累贅,去的時候偷偷摸摸,回的時候貪得無厭,還給家鄉居民帶來這麼大的風險,簡直豈有此理。

至於「在韓非法泰勞」那邊呢,也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與「泰國鍵盤俠」針鋒相對地懟了起來。

有的人譏笑本國網友:「老子在韓國一天掙2000銖,你們這幫一天掙300銖的泰國釣絲,有什麼資格在那裡說三道四?」

也有的人痛斥同胞的自私:「和你們這幫噁心的泰國人當同胞,實在丟人,泰國人在外國被別人看不起,是有原因的。」

更有的人,直接挑釁本地網友,揚言:「老子就是要回泰國放毒,能傳染幾個就傳染幾個,有種來單挑啊!」

是歸鄉的同胞,還是流竄的「小鬼」?

是彼此鼓勵的戰友,還是彼此戒備的仇寇?

這一切,我們中國人是多麼的熟悉。

人性如此,事到臨頭,大家的反應,原本都是差不多的。

囤糧搶紙:「從沒見過魚露和方便麵賣得這麼瘋!」

除了口罩,泰國市面上還算平靜,沒有出現搶購和擠兌,各項物資供應也很充足。

但是,從最近兩天開始,一些「低烈度」的搶購苗頭,開始在泰國隱隱出現。

上周末,老漢在去超市購物時,發現超市裡人潮洶湧,比疫情爆發之前的新年還熱鬧。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不是泰國人月底發工資了,才紛紛出來購物——後來才發覺,情況好像有點不對。

泰國的社交媒體上,泰國人民開始頻繁地討論「是否需要囤積糧食」的話題。

在「韓國泰勞回潮」之前,大家多半都覺得「沒必要搶購」;而在「返國潮」之後,越來越多的泰國人開始說:「還是囤一點吧,萬一呢……」

最近幾天,我們所居住的曼谷周邊,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的貨架上那些可以長期保存的「長效食品」,開始被清空了。

自從2011年曼谷大洪水以來,這是從沒出現過的景象。

大米、方便麵、米粉、衛生紙、魚罐頭、瓶裝飲用水……這些商品的貨架上,開始變得空蕩蕩。


大型零售商,包括Tops超市,蓮花超市,The Mall 和Big C 都承認,自上周末以來,這些商品迅速被搶購一空。

業者一致認為,對病毒的恐慌是瘋狂搶購的主要原因。

The Mall集團的超市銷售部門副總裁Chairat 說:「我們從未見過這種狀況!」

他說:「起初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發薪日造成的,但很快我們發現,購物者購買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長期保存的食品,例如方便麵,飲用水和罐裝魚。」

暹羅百麗宮超市的工作人員也說,購物者在上周末排起長隊來買菜。

Tops、Big C、Tesco Lotus的超市經營者,也得到了一致的觀察結論。

《曼谷郵報》里刊登的文章中,一名叫做Mintita的泰國女職員說:「擔心疫情失控,加上對政府有點沒信心,所以我也開始囤貨了。」

她還說:「我不知道政府是否能搞定來自韓國的大批泰國勞工,我對此很擔心,所以我來到Tesco Lotus超市購買了兩個月的物資,但是冬蔭功味的泡麵居然買不到了。」

好在,恐慌性購物雖然開始出現,但是尚未造成短缺。

The Mall 集團已將商品庫存從15天的供應量增加了一倍,增加到30天,以防止短缺。

而遭到重點搶購的「媽媽方便麵」製造商則表示,公司一天能生產1500萬包方便麵,根本不用擔心買不到。

說實在的,關於泰國人是否應該從韓國回家,以及回家之後該不該被隔離的問題,我們並不是評論這個事情的合適人選。

中國人該不該到泰國來,我們尚且莫衷一是,泰國人該不該回家,又關我們什麼事呢?

但是,畢竟咱們也在泰國長期生活,咱們也同樣與泰國的命運,與泰國人民的福禍緊緊捆綁在一起。因此,我們真心希望泰國能挺住,撐過這段險象環生的艱難日子。

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更嚴謹的措施,更清晰的信息,和更靠譜的手段——唯有這些,弄夠給人民以信心,也唯有信心,能許泰國以平靜。

歸鄉的人,願他們一路平安。

來訪的客,願大家好生思量。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屬於哪裡,如果你熱愛這個國度,就請審慎地規劃造訪的腳步。

不要將思念與愛慕,變成這片大地的負擔。

這是凡人,對這個脆弱的世界,最後的溫柔。

(文/岳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PxeqHAB3uTiws8KoqZ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