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也需人來賞,花藝師創作了一件插花作品,就是插花供人欣賞的。世界很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對插花作品的欣賞方式和審美習慣也會有不同,今天我們就說說傳統的東方花藝文化中,是如何賞花的。
中國
中國古代文人貴族賞花時,邊賞花邊詠詩,以表達自己的志趣是很常見的形式,在紅樓夢中就有群芳一起賞花寫詩的情節,古代與賞花有關的詩歌也是層出不窮。
如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林逋的《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除了賞花詠詩之外,古代的中國人賞花還有很多其他的賞花方式。比如說書畫賞,在賞花的同時畫下作品。
茶酒賞: 在賞花時喝酒品茶,喝酒多見於富貴之家借酒賞花,喝酒之後陶醉花間,如湘雲醉臥芍藥叢。而就是品茶賞花則更加「文人意趣」一些,所以袁宏道說:「茗賞者上也, 譚賞者次之,酒賞者下也。」
琴曲賞: 即在賞花時配上「BGM」, 在賞花時,在一旁詠唱或者彈奏與花或者插花作品主題或格調相和的曲子,讓花與歌相互烘托、形成視聽享受。
香賞: 焚香是中國古代的生活藝術之一, 將插花作品與焚香相結合,有早期插花文化最與佛教相關的因素,也是別具生活風味,五代的韓熙載便主張香賞,提出《五宜說》。不過因為焚香會蓋過花材本身的香味,煙霧又不利於花材的保存,所以明朝的袁宏道是反對香賞的。
日本
日本人的花道文化發展得相當系統,他們強調人心與花心的「對語」,所以欣賞插花就是也就是要捕捉、感受作者寄託於花中的「心」。
日本傳統的欣賞插花方式為「和室拜見法」,即花擺置在壁龕上,人要坐於離壁龕有一席遠的榻榻米上欣賞。由於過去插花展覽多在佛寺中舉辦,所以對插花的拜見規定是非常嚴格的,有相當固定的儀式、
具體的操作順序是:先欣賞掛軸,然後再移向花和放置於左右的物品。欣賞花的方式也是有講究的,也有方法, 必須先欣賞整體, 再看細部。
作品如果是高的, 就從高處看起; 而橫寬的作品, 則先欣賞作品的主要部分; 現代花的欣賞, 是先看焦點, 再追求全體的動態。看完之後要回到房間內訪客的位置,向主人行禮致謝。
日本的現代插花欣賞就沒有那麼麻煩了,不過也有不少講究,通常來說插花展覽會在寬敞的大廳舉行。 欣賞插花作品的環境應該是潔凈的、有舒適的氛圍,能讓人舒心地欣賞鮮花。另外,欣賞插花作品時, 不僅觀看花材的美, 還應看其插置的安排, 技巧的發揮, 以及作品與花器、襯墊、幾架等的搭配綜合效果。最後就是從作品裡找到坐在的「心」了。
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傳統的東方的插花欣賞,非常注重意趣,在欣賞花的同時,也能讓人在這種體驗里靜下心來,提升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有條件的話,讀者們也可以自己在家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