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在羅布泊是如何失蹤的?他的失蹤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2019-09-19   覃小懶講歷史

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依然在猜測他在羅布泊遇到了什麼東西,會導致他失蹤,彭加木是一個科學家,他失蹤之後,政府派出了數十架的飛機,汽車近百輛,動用了上千的人力去尋找他的下落,正是因為這一點,人們才更加懷疑這件事,彭加木到底有什麼秘密。那麼彭加木和羅布泊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羅布泊這是一個蒙古語音譯過來的名字,意為多水聚集的地方。它的西北處就是曾經歷史上著名的樓蘭古國遺址,現在已經乾涸,呈大片荒漠。這是一個富有傳奇性色彩的名字,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說說,關於彭加木和他的故事。他們之間的故事實在太多,比如雙魚事件,植物病毒,沙民事件等。這些故事看上去特別的扯,但他好像又是真的存在一樣,讓你都相信了這些是真的。彭加木當時畢業於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 )農學院,1979年擔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與此同時作為植物學家的彭加木參加了一個由國家組織的考察隊,並擔任領隊。調查一項關於羅布泊植物病毒致人死亡的事件。在這過程中發現了一枚具有鏡像複製功能,呈雙魚形狀的玉佩。據說這個玉佩的作用很大,能夠創造出沙漠沙民。他曾經三次進羅布泊進行探險。

第一次是在1964年,據說羅布泊裡面有重水,它是氫彈的重要資源。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這種資源,也就是在這一年,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第二次是在1979年。當時日本國想和我們國家聯合拍一部叫絲綢之路的紀錄片。而羅布泊西北側的樓蘭古國,當年有著絲綢之路咽喉的說法。所以說他們不得不進入羅布泊采景,而曾經進入過羅布泊的彭加木擔任了此次的嚮導和顧問。第三次是在1980年的5月,這一次彭加木沒能走出這個地方,神秘的失蹤了在這兒。所有的傳說均從這裡展開。

在5月9號這一天,彭加木和他的考察隊員駕駛著三輛汽車,駛向羅布泊。5月13號他們到達了羅布泊的南端,他們看到了成片的鹽結晶體,在這兒做了一些記錄和標記。6月2號他們的水源基本上消耗殆盡,但他們還是堅持的走下來了。在6月5號那一天他們由北向南的貫穿了整個羅布泊終於到達了米蘭農場。他們在這兒休整了一個星期,備足了水源和物資。6月11號,他們打算沿著古絲綢之路再次橫跨整個羅布泊,前往烏魯木齊已結束這次的考察工作。想像總是美好的,而實際情況並不如此。一個星期不到,在6月16號下午,在就快到達庫木庫都克的時候他們車上的汽油河水又所剩無幾了,然而接下來的行程還有近400公里。也就是在這一天,彭加木親自發出了第一封求救電報。當然他們也不能全指望著直升飛機的空投,因為這個時間是未定的,他們還是得靠自己。彭加木於17號中午左右,給隊員留下了一張紙條說自己往東去找水源,就外出去尋找水源了。結果從此一去不復發。

18號的中午攜帶著物資的救援直升飛機就已經到達了他們所在地。做了簡單的交待之後,其中兩名隊員登上直升飛機和飛行員超低空的搜尋彭加木,但仍然不見他的蹤影。不得以上報給了中央和新疆的相關部門。新疆軍區派出了大量的直升飛機,地毯式的搜索。7月初搜尋進入了高潮階段,地上密密麻麻的人和天上的飛機相互交應著。儘管如此仍然沒有找到彭加木。最後在考察隊等待救援的地方,也就是彭加木失蹤的地方,豎立了一塊水泥石碑,上面寫著「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同志在此進行科學考察時,不幸遇難」。

事後有人猜測他可能陷入了沼澤或者流沙當中,也有可能是遭受野獸的襲擊,被吃了。但我們也知道這不可能什麼蹤跡也沒留下,像馬航mh370航班至今也搜尋無果。看來地球還有我們人類無法探尋的另一面,充滿傳奇性色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