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鄉村振興 | 美麗鄉村如何引「鳳凰」?

2020-01-16   廣州從化發布

鄉村振興核心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基礎是人才振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也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所以,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在人才振興上,我區深化實施人才振興戰略三年行動,推動人才要素加速向鄉村流動聚集。代表委員們紛紛提出,鄉村振興的每個環節都需要人才支撐,必須要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聚集人才。


區人大代表李耀明


做好人才入戶和人才認定評定工作

不斷引進和留住人才


人才是第一資源,要發展就離不開人才。李耀明認為,我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和美麗鄉村建設更需要農業產業發展、鄉村生態游、文化產業游等各類職業經理人的人才支持。



  李耀明認為,要不斷引進和留住人才。同時,要開展好招聘進校園活動,有針對性地組織從化的優質企業進入我區各大高校舉辦專場(專區)招聘會,招聘專業對口及願意留在從化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


專場招聘會是專門為從化本地企業舉辦的招聘會,而專區招聘會則是在高校舉辦的大型招聘會中設立從化本地企業參加的專區招聘點。如此一來,針對性會更強,在招聘會過程中還能現場進行人才、就業、創業等最新政策的宣傳和推介從化,讓更多人了解從化、熟悉從化、熱愛從化。



  同時,通過系列活動動員高校畢業生積極返鄉就業創業,參與到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中去,共同建設從化美好家鄉。


  「我覺得『人往高處走』,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李耀明說,要想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必須要進一步加大營商、生態、交通、生活設施、醫療教育、就業創業、公共服務等環境建設,只要「環境」好了,「鳳凰」自然會來,即「人才」也就會來了。


區政協委員韋思聰


引導區內高校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模式


區政協委員韋思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主攻方向,要實現這一發展目標,粵港澳大灣區各大高校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


韋思聰認為,可組成粵港澳大灣區從化高校聯盟,推動我區高校與香港、澳門地區大專院校對接,促進教師學生交流、實驗室的開放合用、科研項目上優勢互補等,讓人才「走」出去,更讓人才「走」進來,從而帶動區內人才科研創新的雙轉換。


他還認為,要鼓勵具備科研創新能力需要技術儲備的企業共同參與進來,激發學研產一體化的活力。同時,充分利用溫泉財富小鎮的平台作用,促進我區高校人才培養和科創產業的培育發展,使得學研鏈——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得以動態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