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網劇能讓一幫明星轉發微博幫忙宣傳,這種情形可不多見。
楊冪、唐家三少、胡歌、周迅等人全都參與其中,影視、音樂、小說各行各業都齊了。
從新晉流量到中生代演員,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的明星們也都加入了轉發浪潮里。
椒叔的截圖里只是一小部分明星,目前該條微博已經有高達65萬的轉發。
那麼發微博的到底是哪位呢?
能號召這麼多明星幫自己宣傳新劇,應該是位業界德高望重的前輩吧。
結果,翻上去一看竟然是湖南台非知名主持人,張大大。
專業是主持人的他也開始演戲了,而且還是男一號的主角戲份。
一番出道,明星捧場,這資源也未免太好了。
然而這樣的一手好牌依舊被打得稀爛,這部劇從片名就與張大大八字不合:
《外貌至上主義》
本劇開播後在明星的大力宣傳下,豆瓣上看過的人數達到900多人,馬上就要突破千人大關了。
口碑評分則順勢下跌,僅僅只有4.8分的慘澹成績。
大家基本都將吐槽點集中在了張大大身上,有些偏見性的話語似乎影響了評分公正性。
於是,椒叔抱著不親自觀看就不能做出評價的想法點開了劇集。
看完後我想說,網友是對的!
張大大的首部劇集在片中飾演一個丑角,唯唯諾諾、受人欺凌的被害者形象。
可他的演技卻一言難盡,顯然把控不了這麼複雜的人物。
本劇改編韓國人氣漫畫《看臉時代》,用一句話概括劇情:
一胖一丑,兩幅面孔;
一個靈魂,百轉千回。
主角原本是個不起眼的矮丑小胖墩,總是受到壞同學的欺負。
但一夜之間他突然擁有了另一個身體,強壯且帥氣。
一副身體醒來,另一副身體就會陷入沉睡。
帥帥的身體用來上學交友,衰衰的則是晚上出去打工賺錢掙房租。
故事圍繞著主角的兩個身份各自引發的事件進行展開。
原作漫畫發展到後半段,有些像縮水版的《熱血高校》。
男生靠拳頭交友,拉幫結派,其中再穿插著一些校園愛情元素。
舞台搬到中國後,劇集進行了大幅度改編。
首先將核心主題聚焦在了「校園欺凌」上。
張大大飾演的拓文帥因為沉默寡言,長相平平,成了被人欺凌的對象。
從小在別人的欺負中長大,養成了他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的性格。
甚至數次產生過輕生的念頭,好在還有一個疼愛他的奶奶在關心著他。
就這樣熬到了就讀職業院校時,拓文帥悲催的人生終於迎來了轉機。
入學第一天,在經歷了被人誤會成偷拍裙底的變態,出醜視頻全網討論時。
他再一次踏上了天台準備一躍而下,可不僅沒死成更是發生了神奇的事情。
昏倒的那一刻靈魂寄宿到了別人身上,身體的主人高大帥氣,與原本的自己是截然相反的樣子。
扮演這個真「拓文帥」的是韓國演員,朴所羅門。
他曾主演過《百年的新娘》、《復仇筆記》等作品,帥氣俊朗的外表俘獲了許多女性觀眾的芳心。
可也正是這壓制不住的男性荷爾蒙讓其與拓文帥一角格格不入。
第一道門檻,韓國演員與中國演員語言不通。
他只能前期用母語拍攝,後期進行配音的方式補充人物形象。
這也導致了朴所羅門在劇中與其他的演員沒有交集。
對面原聲台詞,這邊配音獨白。
二者的割裂使得觀眾難以代入劇情。
第二道門檻,演員和角色的違和感。
朴所羅門本身形象氣質就是陽光帥哥類型。
拓文帥則是個唯唯諾諾的內向性格,因為長期受欺壓顯得不夠自信。
當椒叔看著朴所羅門要裝出一副自卑的樣子去表演時,能感覺出他的不自在。
當然,本劇最大的槽點還得是張大大的演技。
兩個字,浮誇。
關於喜怒哀樂的情緒,他是這樣表現的。
進入新學校的欣喜以瘋狂拍照來展現內心的激動。
可拍照的樣子卻誇張做作,臉上也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當自己的裸奔視頻被上傳到網上時,正常人的反應大多是憤怒、害怕、絕望等情緒。
鏡頭聚焦到張大大的臉上,拍下的只有顫抖著的贅肉,你看不出他的心理活動。
關於拓文帥的形象,張大大是把他朝著傻子的方向去演。
言行舉止都是在賣蠢,用笨拙的動作展現人物的弱小。
劇中還有一個被欺壓的角色名叫張志浩,相比之下就好得多。
因為身材瘦小,性格軟弱,被校霸李振成呼來喝去。
但他本人是沒有智力缺陷的,邏輯思維和行為動作十分正常。
校園欺凌並不是只會發生在智力障礙的人群身上。
有時這種暴力來得毫無邏輯,受害者性格也各不相同。
雖說劇情有一個現實意義的主題,卻用或淡化或搞笑的手法去發展劇情。
故事本身相當低幼,借著校園欺凌的幌子拍的還是青春偶像劇的那套東西。
劇中唯二能讓人留下好印象的角色只剩下瓦斯科和陶巧了。
一個是嫉惡如仇的混血兒,喜歡武俠小說的大俠形象,自己也學著俠客的為人處世。
瓦斯科
經常把武俠小說台詞掛在嘴邊,和他高大的外表形成了一種反差的魅力。
另一個是反外貌協會的忠實擁躉,看不慣別人欺負弱小,正氣凜然的大姐頭形象。
劇中少有的好人,不以貌取人以真誠接人待物,也是三觀最為健全的一個。
除此之外,本劇實在找不出有什麼值得一看的地方。
至於張大大本人,還是趁早告別熒幕吧。
如今的影視行業准入門檻愈發低下,不管是否專業出身,都能混個「演員」的稱號。
別人是本行做到極致尋求突破才選擇轉行;
亦或者靠著一腔熱血逐夢演藝圈。
他們憑藉天賦和努力出人頭地,贏得觀眾認可。
顯然他不屬於二者中的任何一個。
用資源和人脈換來的機會把握不住,反而招人厭惡。
觀眾不想去針對任何人,只是想在熒幕上看到點有故事的角色。
當你演技驚艷眾人時,大家也不會吝嗇那幾下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