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獲得LEED認證的房屋位於紐約長島,被稱為Cocoon,因為其圓壁形成了朝向北部和西部鄰居的Cocoon形狀。房屋的圓形封閉半部提供了庇護所和私密性。房屋的另一面玻璃面朝南,享有海風並享有開闊的視野。雪松木瓦與歷史街區的建築材料融合在一起,通過適應給定的現場條件,並藉助諸如光伏板之類的環境技術,建築設計既可為環境又可為人類帶來福祉。
紐約THE COCOON由2006年Nina Edwards Anker成立的Nea Studio負責建築設計,並將這座長16英尺的長島小屋分為兩部分:「繭形」為柔軟的不透明形狀,可提供私密性;透明和結晶的形狀可欣賞到不受干擾的景觀。其L形的1730平方英尺的占地面積是受法律限制而成形的,它必須建在距濕地150英尺的半徑範圍內,並與相鄰的房屋保持35英尺的距離。
幸運的是,面向海洋的綠化景觀朝南和朝東,因此,南部的玻璃幕牆既可以提供景觀,又可以提供被動的供熱。完全由木材結構支撐的北北/西壁厚壁的熱質量,可以保持濕度並保留熱量,同時提供隱私。
寬敞的不間斷滑動門將居民與遠處花園和海洋的氣味,感覺和聲音聯繫起來。在參與自然景觀的結構中,舒適的溫度主要是通過被動策略實現的。推拉門打開,以捕捉來自大西洋的盛行南部微風,這些南部微風在較溫暖的月份緩解了高溫。冬季,玻璃幕牆從南方的陽光中收集熱量,而在夏季,室內陰影會減少50%的太陽熱量吸收。
半透明和半裸露的結構中陽光的感官體驗指導了設計的框架。在半透明且透明的小屋中,陽光透過半透明的彩色天窗過濾,從水箱中反射出來,並通過玻璃幕牆進入。臥室機翼走廊上方的天窗基於歌德的色彩理論,由約翰·威廉姆·特納(JM William Turner)在其19世紀c中使用。水面上的陽光繪畫。顏色範圍從主臥室上方的硃紅色紅色(表示日落和休息)到深黃色(表示在客廳附近)的天頂和活動,深黃色。
來自天窗的彩色陽光的幾何斑塊和來自反射池/水箱的微光反射到室內厚厚的白色卵形後壁,僅由幾個小窗戶刺穿。圓形投影螢幕上不斷變化的日光全天與太陽的節律有關,在季節性和晝夜周期的傳遞中將注意力轉移到生物節律上,通過緩慢移動的光斑來標記小時。它的目的是用作電影螢幕,其圓形形狀抽象了光與影的玩味,像海浪一樣在內部裝飾著光,而光在撞擊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