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雕刻如何在新中式家具中大放異彩?(原創)

2020-08-19     魯班園

原標題:傳統雕刻如何在新中式家具中大放異彩?(原創)

中式家具是我國家具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種類之一,它將中華傳統家具文化元素與現代家具材料技術相結合,在造型外觀上保持了傳統家具的特點。它表現出的清新淡雅的風格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傳統家具以其精美的外形和豐富的內涵一直是我國燦爛文化中的瑰寶。雕刻技術是傳統家具的點睛之筆,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目前隨著新中式家具正在流行,其中的傳統元素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新中式家具的雕刻樣式和雕刻風格,新中式家具應該在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融入現代風格,使雕刻藝術更符合當代人審美和生活習慣。

傳統家具雕刻都有哪些特徵?

雕刻藝術是傳統家具重要的裝飾手法,絕大多數傳統家具上的紋樣都是通過雕刻表現的。雕刻藝術不僅需要工匠精湛的技巧,它還反映了人們的生活,具有非常豐富的題材。明式家具大師王世襄就曾在書中寫道「家具上雕刻的花紋應當是斷定年代最好的依據」,可見雕刻紋樣反映了人們的生活喜好,還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的期望。

傳統家具紋樣有什麼內涵?

傳統雕刻取材大多是以典故和吉祥圖案為原型,運用抽象誇張的表現手法創造出了雕刻圖形。從原始社會開始,人們就開始探索自然,古時人們對自然和動物具有崇拜之情,有很多人們虛構的神獸都出現在了雕刻紋樣中,比如龍、鳳、麒麟。還有一些日常中能夠見到的動物,如蝙蝠表現了福氣、喜鵲象徵了美好的愛情、錦鯉代表了好運氣等。還有植物雕刻紋樣也常見於傳統家具中,如石榴代表兒孫繞膝、靈芝代表青春永駐、蘭花代表淡雅的個性等。

以上都是具體的紋樣,還有部分抽象紋樣也大量運用在家具雕刻中,有較強的修飾作用並且可以填補空白。如雲紋圖案,有祥和、理想的韻味,以及把「丹」、「壽」等抽象化,不過較為罕見。

傳統家具紋樣如何更好的運用在新中式家具中?

(1)雕刻工藝。傳統家具一般都是依靠工匠手工打造,標準化程度低,複雜的圓雕和浮雕工藝能體現工匠的手藝還能反映買家的身份,經常出現在傳統家具中。而新中式家具中,浮雕、線雕、透雕都是較為頻繁使用的雕刻工藝,而難度較大的圓雕使用較少。並且這些簡潔的雕刻工藝更能實現標準化加工。如明清家具常採用的三段式椅背雕刻,上段採用浮雕和透雕,中間搭配浮雕圖案,下段以透雕圖案收尾,而在新中式家具中更常見的椅背是全部採用見到的透雕處理。

(2)雕刻紋樣。傳統家具雕刻大多以具象的紋樣為主,圖案絕大多數都很複雜。而新中式家具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圖案逐漸趨於簡潔,但也容易產生同質化的現象。如今定製家具的流行,讓新中式的雕刻紋樣也趨於個性化定製,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消費者的喜好,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人機工程學原理來設計雕刻樣式。

(3)材料多元化。如今不同於古時候製作家具可以當地取材,目前森林資源的匱乏讓許多家具產品在設計時還要考慮材料的選擇,速生材、復合板材也是現在常用的家具材料。在進行雕刻工藝時也要考慮材料的特性,製作出外形美麗且質量過關的產品。

結語

新中式家具是目前廣受消費者喜好的家具種類之一,而雕刻工藝不僅是家具上的點睛之筆,還能塑造家具的風格特徵。隨著家具加工機械化程度的增加,手工雕刻因為標準化程度低已經漸漸退出了主流市場,想要符合家具工業化生產,雕刻圖案要儘量簡潔大方,減少同質化現象。合適的雕刻工藝會為新中式家具錦上添花,而複雜的雕刻不僅不復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還增加了生產工藝難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vQeCXQBeElxlkkaVU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