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尉遲國利 通訊員董少清)近年來,平泉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的新路子。
突出引領力,堅決扛起政治責任
該市嚴格落實「書記抓、抓書記」主體責任,堅持市鄉村三級書記抓扶貧。市委書記任「總指揮長」,19個鄉鎮黨委書記任戰區「先鋒官」,84個貧困村書記任「突擊隊長」,深入開展三級書記遍訪,定期組織脫貧攻堅擂台賽,匯聚了三級書記示範帶動、全市上下合力攻堅的強大力量。
構建市級領導、市直幹部、鄉鎮幹部、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重點企業負責人、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全體黨員「八位一體」大幫扶格局。29名市級領導包鎮抓村,88個市直部門幫扶84個貧困村,238個村全部選派工作隊,4598名機關幹部與1.4萬貧困戶結對幫扶,真正做到了幫扶不漏戶、戶戶見幹部。
成立由市委副書記任主任的脫貧辦,採取「四不兩直」督查到村,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對工作不力的一次約談、兩次追責、三次「一把手」辭職,把壓力層層傳導到位。堅持以脫貧攻堅一線的責任擔當評判幹部、使用幹部、獎懲幹部。2016年以來,共提拔使用脫貧攻堅一線幹部139名,召回駐村幹部3名。
激發組織力,堅決夯實基層基礎
該市堅持把組織資源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把基層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創新實施「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農民富在產業鏈上」黨建新模式。全市84個貧困村共建各類經濟合作組織135個、產業型黨組織97個,1478名產業鏈上黨員幫扶帶動貧困群眾1.8萬人,戶均年增收2.7萬元。
大力實施農村「領頭羊」工程,組織開展農村「支書論壇」「支書一人學一技」等系列活動,「頭雁」隊伍履職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全市181名村書記帶頭髮展200多個產業項目。紮實開展黨員「先鋒引領」行動,全市貧困村463名黨員帶動脫貧860戶,3129人得股金、掙薪金、領租金。
啟動能人返鄉「雁歸興平」計劃,成功回引在外能人115人,建立產業園區3800多畝,提供就業崗位1500多個,增添了助推脫貧攻堅的新動力。全面實施清除空白村、減少薄弱村、培育示範村「三步走」行動計劃,全市村村都實現了有集體收入。
提升戰鬥力,堅決打贏收官之戰
2018年9月,該市退出貧困縣序列之後,堅持工作重心、工作力量向促脫貧、保小康再聚焦、再集中。堅持整體布局不變,市委制定出台《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16條舉措》,大力推動脫貧向鞏固、扶貧向致富「兩個轉變」。
健全完善市級領導抓鄉促村、鄉鎮幹部到村包村、農村幹部在村抓村工作機制,對今年剩餘的58戶貧困戶、145人全部落實包保責任,確保5月底前全部脫貧。打好幫扶「組合拳」,持續開展幫扶責任人「走親連心」活動,深化「百企幫百村」行動。下派161人組成的鄉村振興優秀人才服務團,為238個村選派240名大學生黨群服務助理,建設一支紮根基層「永不走」的人才隊伍。
將人財物向基層一線整合傾斜,做到扶貧項目優先安排、扶貧資金優先保障、扶貧工作優先對接、扶貧措施優先落實,堅持財政足額列支村級組織活動經費,2019年市級財政用於基層黨建各項投入達到3800多萬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sy4VXEBiuFnsJQVBk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