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點名!快來廬江學學農民致富新秘訣

2019-08-16     廬江融媒體中心

近日,

中國食品報上刊登了廬江生態芡實的相關報道

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神奇果實

一起去看看吧

盛夏

正是盛夏時節,一年裡最熱的天氣,記者走進我縣著名的東南水鄉白湖鎮楊柳大圩,眼前大片的農田裡,隨處可見碩大的翠綠葉片,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盡頭,令人震撼。細看之下,葉片周邊還零星地挺立著紫紅的小花,很是別致。陪同的白湖鎮農技站站長鄭先報欣喜地說,芡實逐漸成熟,開始採收了。

芡實成熟

車子拐彎,遠遠看見有十幾個人集中在一塊田間勞作。我們便停好車,沿著田埂走至近前。一個中年漢子笑著跟我們招呼:「真是辛苦你們了,這麼大熱的天,還到我們這裡來!」

記者了解到,他叫鮑俊明,白湖鎮杭頭社區人,今年種植芡實100多畝。他介紹說,今年春間育種時增加室溫提前了幾天,這不,大家都還沒動,他提前幾天進入採收,目的就是趕一個好價錢。

雖然才是早上8點多鐘,但太陽熾烈,幾位他請來幫忙的村民正揮汗如雨,用小刀劃開上面帶刺的葉片,順著主幹在水下迅速抄起一個一個形如雞頭的果實。記者笑稱,芡實俗名「雞頭米」,真是名副其實。鄭先報說是,他說,「芡實全身是寶,種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可作優良滋補品;種子外殼可作染料;葉柄和花梗去皮後鮮嫩清香,可作蔬菜食用;根莖富含澱粉,可作飼料。芡實是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綠色食品,營養價值高,種植成本小,利潤大,生產管理簡單。同時芡實也是一種常用的中藥。以種子入藥,主治脾虛泄瀉,遺精及帶下等症。用芡實煲老鴨,既可治療糖尿病,又是脾虛水腫病人的營養食品。」

技術保證

記者問田裡收果子的村民,一天一個人能收上來多少斤。幾位村民搶著說,這個不一定,有的田多有的田少,有的還沒有成熟。現在天大熱,只能早上干幾個小時,平均一人一天收個二、三百斤沒問題。

鮑俊明告訴記者,芡實平均畝產可達45公斤以上,每公斤價格目前在150元左右,每畝可實現產值6500元,效益還可以。關鍵是芡實種植採收還帶動了村民就近做工,2個月的採收季一般有6000多元的人均收入。

談起芡實的種植技術,鄭先報介紹說,「我們農技站主要是為廣大農戶提供:從選種、育苗、移栽、在大田管理等生產技術方面的環節,提供技術服務,並且對產品的銷售提供信息。」

「首先是選地,」鄭先報如數家珍,一一道來,「芡實適宜在池塘、水庫、溝渠、沼澤地及湖泊中生長。清明前後將上一年留下的種子取出,清洗乾淨後進行粒選,及時播於苗床,當幼苗生有4-5張圓葉,最大圓葉直徑在30厘米左右時即可移栽、定植,一般種成10米見方的方格,每個方格種20棵,畝栽130棵左右。」

鄭先報說,芡實在種植過程中,清除雜草、除蟲害、施肥、採收,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現在倡導綠色、環保為主題,要確保芡實優良、上乘,必須管理要到位,技術要保證。

致富果實

隨後,記者又來到杭頭社區駐地,與社區黨委書記鄧英德進行了交流。

當記者問起芡實是什麼時間是何人引進到杭頭種植的,鄧書記脫口而出:「2002年,劉愛軍,他當年在蘇州搞水上運輸,接觸到芡實,回家來試著種了幾畝田,發現這玩意在我們楊柳水鄉一樣適應。關鍵是芡實市場多年來一直堅挺,於是我們杭頭從最初的幾畝、幾十畝,發展到現在已經達到3600多畝了。」

「全村田畝有多大面積?」記者問。

「7000畝。」

「那就是超過一半多面積了。」

「是。」

鄭先報插話說:「我們白湖鎮全鎮芡實種植面積現在有6000多畝,杭頭占了大頭。」

鄧英德說,芡實真正成了我們楊柳水鄉農民的致富果,而且果實市場一直是供不應求,種植戶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貧困戶農民以土地入股、靈活就業等形式獲得收入,種植戶和非種植戶都可以取得相應的收益。

鄧英德告訴記者,超百畝以上的種植大戶,杭頭社區總共有十二、三位。他一一數來,「劉愛軍、劉建波、張世苗,他們都是一、二百畝,也種了多年,技術、市場,都很好。最近幾年,還先後成立了幾家芡實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戶們抱團發展,擴大面積,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銷路不愁

記者電話採訪了白湖鎮聯富芡實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建波,他說,「這兩天忙得團團轉,要接待蘇州來的老闆,還有廣東、福建的老闆馬上要來,都要來上門收購。目前銷路很好。」

劉建波說,「關鍵我們生產的芡實,一直是本著綠色、生態為基礎,堅持不打農藥、不施無機肥,而是施有機肥,我們一直是人工除草。我們生產的芡實一檢測,沒問題,一品嘗,口感好,必須要靠這個質量才能贏人,才能贏市場。」

出品:廬江縣融媒體中心

往期精彩回顧

廬江抗旱保苗戰正酣!

為他點贊!廬江的他擬被表彰為「全國綠化模範獎章獲得者」

前方高甜!今天帶你揭秘廬江人最愛的葡萄品種

希望你用不到,但是要知道!「勞動能力鑑定」了解一下

圖/左學長

文/巢志斌

編輯/施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傳播廬江聲音

展示廬江風采

就知道你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mignGwBvvf6VcSZHl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