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不可思議!67%的網友【 關注 】億房網後,都買到適合自己的房了!
9月23日,華頓經濟研究院在滬發布「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根據排行榜,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穩居前四,綜合實力最強,其次是杭州、蘇州、成都、天津、武漢和南京。
著名經濟學家、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蘇州、無錫、濟南、西安、鄭州、長沙、瀋陽、鎮江、蘭州、紹興、南通、嘉興、濟寧、常德、邯鄲、湖州、株洲等百強城市的代表與會,並就「城市創新發展」「產業協同」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據介紹,「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自2015年發布以來,至今已連續發布五年。該榜單以GDP總量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作為入圍城市,再根據經濟指標(占比61.8%)和軟經濟指標(占比38.2%)的綜合得分進行排序。經濟指標由GDP、居民儲蓄和財政收入組成,軟經濟指標由環境、科教、文化、衛生組成。各指標得分均按其總量(占比61.8%)和人均量(占比38.2%)綜合而成。
按照GDP總量確定入圍名單倡導城市不斷做大,考量人均量倡導城市不斷做強,加入軟經濟指標則是倡導城市不斷做優,「做大做強做優」體現了「五個文明建設」和「五大發展理念」的導向和激勵,可以更全面、科學地衡量城市在經濟、社會、科教、文化和生態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水平。
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秘書長田曉紅對「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進行了具體解讀。她說,首先百強城市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此次上榜的百強城市GDP占全國總量的73.87%,占比同去年(75.22%)相比下滑較大,但百強城市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未來提升百強城市的經濟實力是振興中國經濟的核心發力點。
其次,一線城市層次分明,准一線城市競爭激烈。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連續五年穩居前四,綜合實力最強。其次是杭州和蘇州,位居第五和第六位,第七至第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成都、天津、武漢和南京。南京首次榮列前十,武漢和成都分別是中部和西部地區唯一躋身前十強的城市。從南北格局看,前十城市中,南方占據8座,北方只有京津兩市。
第三,區域分布由東向西呈階梯式遞減,三大經濟圈集中度最高。東部地區上榜城市62個,中部地區上榜23個,西部地區上榜15個,呈現出由東向西階梯式格局。三大經濟圈中百強城市高度集聚。長三角地區上榜城市23個,珠三角地區8個,京津冀地區8個,三者合計上榜39個。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長三角有上海、杭州、蘇州和南京四座城市躋身前十陣營。東部地區,山東、江蘇、廣東和浙江四省強者恆強,上榜城市數量排名前四。其中山東上榜城市15個,數量依舊最多,其次是江蘇(13個)、廣東(11個)和浙江(8個),江蘇發展最為均衡。
中部地區,河南上榜城市最多,有6座百強城市,其次是湖南省,有5座城市上榜。此外,安徽和江西雖上榜城市不多,但進步顯著。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為上榜主力,上榜的15個城市中省會城市有5個,直轄市1個(重慶),自治區首府3個(南寧、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其餘6個為地級市,表明西部地區多以單個中心城市為主,導致省內區域經濟懸殊較大。
華頓經濟研究院還同時發布了居民儲蓄、公共財政收入、消費能力、工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等五個單項的十大城市榜單。
居民儲蓄最高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深圳、天津、杭州、蘇州、西安。
財政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杭州、廣州、武漢、成都。
消費能力最強的十大城市: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天津、杭州、南京。
人均工資最高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廣州、天津、杭州、寧波、無錫、蘇州。
固定資產投資最高的十大城市:重慶、天津、成都、北京、武漢、青島、鄭州、長沙、西安、上海。
根據百強城市排行榜,北上廣深連續五年穩居前四,這也說明這四座城市綜合實力最強,穩居「一線」城市。華頓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秘書長田曉紅表示,「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顯示出中國城市發展中的諸多積極趨勢性特徵:
第一,百強城市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
儘管此次上榜的百強城市GDP占全國總量的73.87%,占比同去年(75.22%)相比有所下降,但百強城市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百強城市出現下滑,未來提升百強城市的經濟實力是振興中國經濟的核心發力點。
第二,從城市分布而言,「一線」城市層次分明,「准一線」城市競爭激烈。
從前十強的得分來看,北京(94.65分)和上海(91.07分)綜合得分達90分以上,顯然是強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經濟水平相差不大,但北京作為首都,資源優勢明顯,軟經濟實力強勁,尤其是在環境、科教和衛生方面均顯著高於上海。
廣州(80.91分)和深圳(79.22分)得分在80分左右,兩者相差較小,同屬於一線城市,但與北京和上海仍存在一定差距。相比而言,深圳經濟實力略高於廣州,但在軟經濟實力方面與廣州差距較大,尤其是在科教與醫療衛生方面差距明顯。
第五和第六位的杭州(74.26分)和蘇州(73.61分)綜合得分在74分左右,可視為「准一線」城市。蘇州經濟實力高於杭州,是經濟「第五城」,但軟經濟水平不敵杭州,拉低了綜合排名。杭州作為省會城市,擁有豐富和完善的科教、文化和醫療資源,是軟經濟「第五城」。其它70分以上的城市涵蓋了第七至第十位的成都(71.91分)、天津(71.78分)、武漢(70.91分)和南京(70.22分),這四個城市同樣可以視為「准一線」城市,但其得分更加接近,競爭激烈。
第三,從空間結構來看,百強城市由東向西呈階梯式遞減,三大經濟圈集中度最高。
從數量上看,東部地區上榜城市62個,中部地區上榜23個,西部地區上榜15個,百強城市呈現出由東向西階梯式格局。此外,三大經濟圈中百強城市高度集聚,長三角地區上榜城市23個,珠三角地區8個,京津冀地區8個,三者合計上榜39個。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長三角有上海、杭州、蘇州和南京四座城市躋身前十陣營。從中部地區來看,安徽和江西雖上榜城市不多,但進步顯著。安徽上榜的兩座城市合肥和蕪湖排名分別提升6位和9位,其中蕪湖是中部地區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第四,從經濟結構來看,強化經濟和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應是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趨勢。
從排行榜可以看出,得益於行政機製作用,省會城市軟經濟指標普遍得分較高,但地級市的軟經濟指標得分普遍偏低,如蘇州、無錫等經濟排名第5、第12的城市,其軟經濟排名在第16、第28位。經濟實力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但軟經濟實力可以體現出城市在科技教育、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及生態環保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水平,這些產業都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動能,更是決定城市品味和層次的關鍵。因此,經濟和軟經濟全面綜合協調發展,將是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會上,還同時發布了居民儲蓄、公共財政收入、消費能力、工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等五個單項的十大城市榜單。
據悉,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全面發展論壇將在12月6日—7日與第19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再度聯合舉辦。今年論壇將以「新格局、新方向、新動力」為主題,進一步推動百強城市和百強企業間的緊密合作,並聯合舉辦全球百強科創大賽,以提高百強企業和百強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與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對接。
關注公眾號【湖北地產聯盟】
了解更多武漢樓市新動向
掃碼加小億(微信號 NPC19990402)加入武漢購房微信群(加群時務必報意向購房片區),如有需要可以找小億幫忙推薦武漢樓盤靠譜置業顧問。
文章來源: 網際網路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