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龐大的國際研究正在對癌症的原因進行分類,該研究揭示了驅動癌症發展的DNA破壞過程的遺傳指紋。來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新加坡杜克大學-國立大學醫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及他們在全球的合作者迄今已獲得了這些基因指紋的最詳細清單,關於每種癌症如何發展的線索。
這些指紋將使科學家能夠搜索導致癌症的先前未知的化學物質,生物途徑和環境因素。
這項研究今天作為全球泛癌項目的一部分在《自然》雜誌上發表,將有助於了解癌症的原因,提供預防策略,並為癌症的診斷和治療指明新的方向。
泛癌項目的22項進一步研究也在今天的《自然》和相關期刊上發表。這項合作涉及來自37個國家的1,300多名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分析了38種不同腫瘤類型的2,600多個基因組。該項目代表了對癌症基因組的前所未有的國際探索,這極大地增進了我們對癌症的基本了解,並進一步完善了癌症發展機制。
在英國,每兩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癌症,每年有363,000例新癌症病例。該病每年在英國造成約165,000人死亡。
癌症是由細胞DNA的遺傳變化(突變)引起的,從而使細胞無法控制地分裂。許多已知的癌症原因,例如紫外線和吸煙,都會在DNA中留下特定的損傷指紋,稱為突變特徵。這些指紋可以幫助您了解癌症的發展過程以及潛在的預防方法。但是,過去的研究還不足以識別所有潛在的突變特徵。
指紋研究發現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新突變特徵,從單字母「 typo」突變到更大的遺傳密碼插入和缺失。結果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參考突變特徵資料庫。所有突變特徵中只有大約一半具有已知原因,但是現在可以使用此資源來幫助找到更多這些原因並更好地了解癌症的發展。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惠康桑格研究所所長邁克·斯特拉頓教授說:「使用我們詳細的癌症DNA突變標誌範圍的詳細目錄,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現在將能夠調查與哪些化學物質或過程相關的這些簽名。這將增進我們對癌症如何發展的了解,並發現癌症的新原因,有助於為預防癌症制定公共衛生策略。」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第一位作者Ludmil Alexandrov博士說:「在該項目開始時,我們確定了幾乎所有可公開獲得的癌症基因組,並分析了它們的全基因組序列。來自這數千種癌症的數據使我們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詳細地描述突變特徵,並且我們相信我們現在知道大多數存在的特徵。」
新加坡杜克大學國立醫學院的資深作者史蒂文·羅森教授說:「這些DNA指紋或突變特徵的某些類型反映了癌症對藥物的反應方式。對此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有助於診斷某些癌症和他們可能會回應什麼藥物。」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廣泛研究所以及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的資深作者Gad Getz教授說:「大量全基因組的可用性使我們能夠應用更先進的分析方法來發現和完善突變特徵並擴展我們的基因組。我們新收集的特徵可以更完整地描述破壞或修復DNA的生物學和化學過程,並使研究人員能夠破譯影響新測序癌症基因組的突變過程。」
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泛癌項目》中的另一項研究發現,重新排列DNA的更大,更複雜的遺傳變化也可能充當突變特徵,並指出了致癌的原因。來自惠康桑格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廣泛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發現了16種特徵,涵蓋了從單個基因重排到整個染色體的整個過程。
全球泛癌項目是迄今為止對整個癌症基因組的最大,最全面的研究。這項合作創造了巨大的原癌基因組資源,可供全球研究人員用於推進癌症研究。
惠康桑格研究所泛癌指導委員會成員,癌症,衰老和體細胞突變負責人彼得·坎貝爾博士說:「整個泛癌工作正在幫助解決長期存在的醫學難題:為什麼兩個患有相同癌症的患者對同一藥物的反應不同,我們證明了造成這些不同治療效果的原因已寫在DNA中,每位患者的癌症基因組都是獨特的,但是DNA中的重複模式,因此通過足夠大的研究,我們可以識別所有這些模式以優化癌症的診斷和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bD5IXAB3uTiws8KtM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