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治理,刁江生態環境得到恢復,水質達地表水三類水標準
廣西法治日報記者 吳志剛
2019年廣西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採訪團一行在河池市採訪期間,記者從河池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刁江的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刁江流域水質達到地表水三類水標準。
自治區人大環資委牽頭,會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廣西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已多次組織媒體記者深入南丹、河池等地對刁江水環境狀況進行採訪報道。刁江水質從上世紀90年代的「醬油水」到現今的「一江清水」,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
消除污染源:礦井涌水循環利用,廢水處理後達標排放
「2015年11月正式生產,目前每天處理廢水達6000立方米,處理後的外排水質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7月2日,在廣西高峰礦業有限公司(下稱高峰公司)廢水處理站,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廢水處理站項目設計最大日處理能力為1.2萬立方米,主要用於處理富餘的礦井涌水,涌水中含鉛、鋅等重金屬。
高峰公司經營錫礦開採,開採方式為地下開採,每年採礦、選礦33萬噸。高峰公司負責人介紹,礦井涌水、採礦工業場地初期雨水經沉澱後送至巴里選礦廠作為生產用水,循環利用。在枯水期,礦井涌水量每天約4000立方米,供選礦廠使用;豐水期(7—9月),礦井涌水量每天高達1萬立方米,除選礦廠生產用水外,多餘的涌水送進廢水處理站處理。」
記者從南丹縣生態環境局獲悉,目前,南丹縣涉重(金屬)生產企業共18家,企業均配備了污水深度處理設施,並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經處理後的外排水達到地表水三類水標準。
涉重企業不再排放超標污水,刁江的水質明顯變好。
環境修復:制定計劃實施重金屬污染治理
記者從南丹縣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因歷史原因,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刁江南丹縣大廠銅坑河段以及車河支流亢馬至拉洋河段、拉洋至拉里河段上游的礦區採礦選礦企業無序生產,產生含有砷、鎘、鉛等重金屬元素的大量固體廢物,經雨水沖刷大量堆積於河床,使得整個刁江流域環境惡化。
刁江起源於南丹縣,流經南丹、河池金城江、都安三縣區後匯入紅水河,全長236公里。
對刁江流域重金屬污染的治理,集中在南丹、金城江河段。據了解,1997年5月,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治理刁江污染的緊急通知》,河池市、南丹縣拉開了全面治理刁江污染源的序幕,整治、關閉、取締礦區內非法小選廠、小礦窿……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2012年開始,南丹縣關閉54家選礦廠和冶煉廠。2016年,河池市實施刁江流域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行動計劃,共計20個項目,其中涉及南丹縣的項目15個。目前,南丹縣的15個項目已完成。
刁江車河支流亢馬至拉洋河段治理工程是其中一個項目。
刁江車河支流亢馬至拉洋段全長12.5公里,該治理工程獲得自治區重金屬專項治理資金2010萬元。項目建設包括河道尾砂疏挖與清運工程、疏挖尾砂安全處置工程、護岸建設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等。項目於2017年2月15日正式動工建設,2018年3月30日通過工程竣工驗收。同時,南丹縣實施了刁江大廠銅坑河段、車河支流拉洋至拉里河段治理工程。
南丹縣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通過治理,刁江的生態環境得到恢復,極大的改善了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
此外,金城江區實施該防治行動計劃,加大對刁江金城江河段的綜合治理。
「河水斷面監測顯示,目前,刁江流域全線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河池市生態環境局一位副局長告訴記者。
環保世紀行:見證了刁江清水的輪迴
1997年8月,廣西首次開展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當年,新聞媒體刊發了多篇有關刁江水污染情況的報道。1997年9月1日《廣西日報》報道:8月21日,記者隨1997年廣西環保世紀行新聞採訪團來到河池市九圩鄉六萬村鴛鴦江河口,站在那浪橋(地名)上,只見刁江河渾濁、呈棕褐色的洗礦水滾滾而來……檢測數據表明,刁江河水水體中,鎘、總砷、鉛等5項指標檢出值均嚴重超標,破壞了水生物的生活環境,導致河中魚蝦死亡。
1998年6月,廣西環保世紀行新聞採訪團一行再次來到南丹縣,沿車河(刁江上游)兩岸採訪。南丹縣全面清理整頓礦區污染源取得階段性成果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
2009年8月,廣西環保世紀行組委會組織有關新聞媒體對刁江流域的水資源、水環境的基本情況以及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現狀進行宣傳報道。本報記者應邀到九圩鎮(原九圩鄉)那浪橋採訪時,看到刁江河水清澈見底,兩岸草木鬱鬱蔥蔥。但是,刁江河口斷面水體砷超標,水質污染出現反彈。對此,本報刊發文章《刁江污染歷史欠帳多,治污工程艱難前行》報道了這一情況。
近年來,記者多次到南丹等地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採訪,親身感受到刁江水環境質量在發生變化。回望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無序采洗礦,清清的刁江水變成「醬油水」,鉛、鎘等重金屬污染水體;經過多年的治理,刁江清水輪迴了——歷次參與廣西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的新聞記者是刁江水質變遷的見證者。
刁江河水清了,河岸綠了,再現青山綠水的美麗景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_RpH2wBmyVoG_1Zwc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