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抖音、網易和阿里後,他們創立了最懂年輕人的功能性品牌糖果

2020-10-08     Foodaily每日食品

原標題:離開抖音、網易和阿里後,他們創立了最懂年輕人的功能性品牌糖果

BuffX的最大優勢,是它的創始團隊自帶流量和供應鏈資源。它的確如亢樂所說,是目前最懂抖音邏輯的功能性品牌,能夠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台,達到投放的最大化效果。

「吃了這顆糖,給美好生活加個buff!

繼美國知名DTC品牌Hims以一款幫男性解決羞羞之隱的產品風靡全球,拿到3億美元估值後,許多商家都將目光投向了保健品這塊香餑餑。

近期就發現了一個功能性增益食品品牌BuffX。BuffX成立於2020年4月,在產品尚未正式上市前,就已經獲得了紅杉中國和梅花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BuffX是專門針對中國年輕人打造的功能性食品,通過創新改造,使食品在補充營養的同時滿足味蕾需求。初代產品線包括BUFF X EAT(健康飲食),BUFF X SLEEP(舒壓助眠),BUFF X EYES(潤眼護眼),BUFF X SEXY(男性提振),BUFF X VC(日常免疫)五大類別,每款產品都是純天然的糖果劑型。

該品牌最吸引我們的是創始團隊的強大營銷資源。創始人亢樂是前抖音Brandstudio部門負責人和前網易嚴選品牌總監,擁有投放和供應鏈的雙倍經驗加成,團隊中還有巨量引擎的市場總監、網易嚴選的供應鏈leader、抖音的戰略合作負責人和整個網易嚴選初創市場部。此外,目前功能性食品賽道的增速也值得我們關注。近年來諸如超級補丁、Heybro等初創品牌紛紛投身這一藍海,讓這條賽道異常火熱。

那功能性食品賽道真的有增長潛力嗎?雖然保健品有零食化和年輕化趨勢,但中國的功能性食品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新品牌如何冷啟動?如何進行市場教育,幫助消費者形成品類認知?

為回答上述問題,我們特意邀請BuffX的品牌創始人亢樂和公司增長負責人趙一粒,進行了一場官方獨家採訪。文末會有分析師和亢樂的對談,一起來看看!

為什麼切入功能性食品賽道?

BuffX之所以選擇功能性食品賽道,主要有三個原因:創始團隊背景優勢、賽道整體增速快、新消費者的需求未被滿足。

創始人亢樂曾擔任位元組跳動部門負責人和網易嚴選的品牌總監,積累了豐富的投放經驗和供應鏈資源。因為懷揣著「消費品是中國的未來」這一信念,他毅然決然離開抖音,開始消費品創業。

通過大數據的篩查,亢樂將目光聚焦在了功能性食品這條賽道上。功能性食品市場是一片未被開拓的藍海,增速非常迅猛,品牌集中度低,沒有頭部玩家。

根據數據提供商Tastewise發布的《健康時代:讓食品發揮作用——2019年功能性食品報告》,目前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超過2750億美元,有超過1/3的消費者特別在意食物的功能性益處,而主動去尋找功能性食品的消費者較前年增加了23%。美國是全球第一大功能性食品市場,其產品滲透率超過75%,用戶粘性在50%左右。雖然中國的市場滲透率只有10%,但身為第一消費大國,中國市場的成長空間非常可期。

同時,近年來保健品市場也出現了年輕化趨勢。根據天貓數據,中國60%以上的年輕人有服用保健品的習慣。隨著90、95後年輕人成為主要消費群體,人們對保健品的追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功效需要,而希望集功效與好吃為一身。

年輕人既希望享受美食,又希望能減少美食帶來的負罪感,如果能再加一點營養功效就再好不過。這些年輕化的需求反映到市場,就變成了零食逐漸健康化,保健食品逐漸零食化的大趨勢。

而目前中國傳統功能性食品發展受阻,傳統品牌形象老化,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海外功能性食品品牌。傳統品牌不能滿足新消費者需求,功能性食品的市場滲透率又低,這都為新興品牌提供了生存和發展機遇。

如何洞察消費者需求並設計產品?

BuffX是一個從裡到外都貼近年輕人的品牌。它的核心客群是20-35歲的新中產階級,在設計產品時,BuffX也處處體現了對年輕人喜好和需求的洞察。

在品牌名上的選擇上,BuffX的意思是「加個buff」,讓年輕人知道這個產品有增益的效果;而X則是聯名時常用的「和」,為了方便在宣傳時與場景做關聯,比如BuffX擎天柱、BuffX靈隱寺等,一舉兩得。

而在洞察用戶需求時,BuffX會根據抖音的基本數據、淘寶的功能性搜索數據進行調研,同時在調研群和消費者直接溝通,根據消費者的精細化場景需求,比如熬夜想要提神、早起需要醒腦等,開發和疊代產品。

BuffX對年輕人的使用場景洞察非常仔細。亢樂發現,年輕人使用功能性食品是與場景強關聯的,比如開車要喝紅牛,上班要喝咖啡。於是品牌在開發產品時,就從年輕人的三大痛點入手:工作、感情、樣貌。工作場景是年輕人容易用眼過度,因此開發了護眼糖果;而感情場景則是年輕男性需要提振,由此開發了提振糖果。

BuffX在目前共有5個SKU,分別涵蓋飲食、助眠、護眼、男性提振和日常免疫五大類別,第二階段會擴充到15個SKU。

在包裝設計上,BuffX也努力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和80後喜歡的極簡、性冷淡風格相比,BuffX發現90、95後年輕人更需要圈層感和社會認同感。所以在包裝上,他們採取了動漫風格的誇張設計,甚至還畫了一個類似暴力熊的魔性IP。這個前衛風格,因為契合年輕人的朋克養生邏輯,「熬最黑的夜,敷最貴的面膜,吃最酷的保健品」,在抖音和淘寶的轉化率非常高。

在產品形態上,BuffX也做了AB測試。品牌一方面通過調研公司調研,另一方面邀請年輕人,最終發現年輕人更偏好乾凈利索、方便攜帶的產品,比如軟糖、壓片糖果,但像果凍、粉狀物就不受歡迎。這一測試結果與天貓大數據相吻合,品牌也就此開發了軟糖形態的產品。

新品牌如何做營銷?

目前BuffX正處於測試階段,僅靠紅人帶貨、朋友帶貨宣傳。在此階段,品牌會將重點放在收集產品使用反饋上面,以此來制定上架天貓後的營銷策略。

品牌主打的爆品是睡眠軟糖,主要引流款是VC軟糖。VC的客單價相對較低,而且關於VC的市場教育已經相對成熟,消費者認知程度較高,也更容易由此接觸到品牌。

BuffX目前的主要流量來源是快手,曾投放過趙本山的女兒球球,帶來了不錯的轉化率。從10月開始會在抖音上進行投放。

Buffx的快手投放

最好的營銷就是投其所好。BuffX非常重視消費者的參與感,它將對年輕人的洞察運用到私域中。它將私域整體遊戲化,消費者掃碼引流到私域後,會參加一系列遊戲活動,比如網遊、副本、盲盒等。私域的客服叫NPC,NPC會給消費者一些任務,引領消費者打怪升級,提升體驗度。BuffX還會和一些品牌合作,將遊戲中加的Buff替換成BuffX。

此外,BuffX還鼓勵消費者共創產品。有消費者認為目前的產品包裝過於輕浮,品牌因此拿出10萬元設計基金,和消費者進行共創,鼓勵消費者自行設計包裝,一經採用立即獎勵,增強用戶粘性和忠誠度。

與創始人Q&A

刀法:你覺得你創業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亢樂:團隊吧。其實做好BuffX只需要四件事:產品搞好,營銷搞好,商品賣好,公司組織好。我們的商品由特醫公司和科學家團隊協作完成,營銷部分是網易嚴選初版市場部的整體團隊負責,商品銷售由抖音電商的同事負責。聯合創始人有抖音電商,抖音戰略負責人和網易供應鏈負責人。我們是市場上最懂抖音的團隊。而抖音恰恰又是目前最品效合一最好的平台,所以我們有信心能做好。

刀法:為什麼你們覺得自己的產品功能性最強呢?

亢樂:目前整個市場主打功能性的團隊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傳統供應鏈團隊,如超級補丁。成員都來自傳統公司和供應鏈,以線下驅動+科學家創業為主要形式;二是連續創業者的風口型創業,如HeyBro。我們應該是屬於第三種,模式是產品自己研發,營銷也用自己的團隊。食品創業和網際網路不一樣,網際網路要求長板非常長,食品創業要求每一塊都非常好,我們的每一塊都非常好。

刀法:那你們的競品是誰?國內保健品嗎?

亢樂:對。傳統保健品最大的優點是它的銷售模式。中國的直銷和傳銷就是90年代從保健品行業流行起來的。我們發現儘管一些傳統保健品的質量和功效還不錯,但由於銷售模式,一定會出現過度營銷的情況,因為需要一層一層的忽悠,才能一層一層的接盤,這樣很容易讓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產生抵抗情緒。因此我們想用消費品的邏輯做出真誠的功能性品牌,用消費品的方法去做保健品。

刀法:你怎麼看待有些代餐做得很難吃?你覺得功效和口味,哪個更重要?

亢樂:這要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我不認同一切不好吃的東西。我們不能反人性,不能吃不好吃的東西。第二,功能性的賽道有三種細分場景,一是讓不爽的變爽,二是讓爽的更爽,三是讓還沒發生的不爽不要發生。對於消費品來說,最好狀態就是第二種,因為它能給人一種積極的正反饋。

刀法:你的核心競爭力和壁壘是什麼?

亢樂:我們的營銷能力是最大的差異化,產品創新則作為核心驅動。我們產品的最大差異點在於,好吃、安全、有用、無糖。其中好吃、有用就是非常大的差異。市面上有些VC軟糖,但VC含量實際排在配料表的最後,這種產品就只是概念營銷。

刀法:品牌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亢樂:在商品層面,就是要探索一種能和年輕人合理平等溝通的方式。解決方法,就是要麼反向標準,要麼更相信團隊中的年輕人。

分析師點評

功能性食品賽道的火熱,與消費者越來越複雜多變的需求不謀而合。新時代消費者越來越難滿足,他們既需要好吃的零食,更需要吃起來無負擔的零食。就像元氣森林的氣泡水,喝起來是甜的,但又不含糖,既健康又好喝,就非常受歡迎。如果這個無負擔的零食還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那簡直就是錦上添花。

而功能性糖果本身,就是把人們印象中不好吃的藥,和好吃的糖果結合起來,滿足年輕人既要好吃也要有用的心理,達到1+1>2的效果。

BuffX的最大優勢,是它的創始團隊自帶流量和供應鏈資源。它的確如亢樂所說,是目前最懂抖音邏輯的功能性品牌,能夠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台,達到投放的最大化效果。不論是做功能性食品,還是任何其他消費品,這樣自帶buff的創始團隊,成功的可能性都很高。

它切入這條賽道的真正優勢,不在於它產品的專業性,而在於它真正洞察到了年輕人的需求,把零食變得有營養,把保健品變得更好吃。

BuffX選擇功能性食品,它的實際優勢不在於產品專業性,而在於把零食變得有營養,洞察到年輕人的需求。

然而想要未來做強做大,BuffX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功效型產品需要極強大的信任背書,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會更傾向於品牌力較強的傳統產品,新品牌很難輕易取得消費者信任。其次,功能性糖果這樣的新品類,需要砸錢對市場進行教育,以此提升消費者的品類認知。品牌需要更細膩的場景洞察,並通過反覆投放對消費者進行場景洗腦,才能達到「要上火喝王老吉」的效果,但這需要較大的營銷預算,而初創公司往往很難負擔這樣大的開銷。

作者:女子刀法行研;來源:女子刀法研究所(ID:BusinessofWomenClub),轉載已獲得授權

優質原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SAfB3UBeElxlkka3Dya.html